APP下载

稳健性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影响
——基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透明度的视角分析

2019-12-11张芬芬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稳健性透明度盈余

张芬芬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南 济源 459000)

一、引言

在上市公司的种种市场行为当中,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一直是投资人投资的一大难题。一家上市公司具有较高质量的披露报告也是对投资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政府为了保障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推出了稳健性的盈余管理政策。然而这项政策所带来的效果是优还是劣,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学者所争论的热点问题。有部分学者认为较为稳健的披露政策在解决企业与投资人的不透明问题中,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个观点以watts为典型。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稳健性的盈余披露方式与会计学科所提倡的中立性原则相矛盾[1]。即稳健性越高,所披露的信息越扭曲,很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性和不合理性,这样反而加剧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不透明程度。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较为稳健的盈余管理方式到底能否缓解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呢?基于这个目的来考虑,全文通过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角度来分析稳健性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力效应。

与以往大多数的国内外文献相比,本文的主要意义在于站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角度首次阐明了稳健性盈余管理方式对上市公司的运营产生两方面的效应:首先在合理的盈余管理强度内,稳健性的提升有助于上市公司信息透明程度的增强[2]。第二,如果某些企业采取了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方式,对公司的业绩进行大洗澡,那么,这种表面上看似更加稳健的盈余管理方式其实是加剧了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不对称问题。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假设:企业盈余管理的稳健性强度与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化水平之间是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

二、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一)上市公司稳健性的盈余管理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关联性分析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外的学者对稳健性盈余管理方式究竟能否解决上市公司与投资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Cressey D R认为,虽然上市公司的稳健性盈余管理方式有助于解决企业和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问题,但这种管理方式所存在的缺陷我们也不能忽略掉。在会计学,我们一直提倡的是中立性原则,而企业的稳健性盈余管理方式与会计中性特点相违背。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程度越高,则会造成企业真实信息的严重失真,从而使得一家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程度越来越严重。支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学者Jensen M.C和Meckling W.H,他们认为,上市公司所采取的稳健性盈余政策对于收入、费用、收益、损失、资产与负债等科目都采用了主观偏差的处理方式,这样很容易扭曲了企业的真实业绩,违背了会计学所倡导的中立原则。Davis M提出了企业采用稳健性盈余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方给他们所增加的代理成本[3-8]。

(二)稳健性的盈余管理与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关联性分析

Somnath Das和Kyonghee Kim认为所谓“资本市场的公正性报告”是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来设定的,也就是说当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均拥有获取同等信息的机会时(即信息对称),这才是所谓的公正。姚颐,赵梅(2016)认为稳健性的盈余披露管理理念就是为了防止因信息不对称事件所导致的风险的发生。与会计学所倡导的中立性原则相对比,稳健性原则的实施很有可能会扭曲一家企业真实的业绩情况。然而一家企业业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将会导致投资者对这家公司未来的判断,从而会继续影响这家公司的股票行情。因而,如果一家公司实施了稳健的盈余管理方式,同时也不希望投资人因为企业业绩被低估而造成了股票价格的下滑,那么,企业管理者就有必要进行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程度。换而言之,稳健性盈余管理政策的实施使得企业在公司信息披露方面更加具有内在的驱动力。相反,很有可能会出现财务状况的虚高。因此,当一家企业实行了较为稳健的盈余管理政策的时候,上市公司将会更加的倾向于提高公司信息的透明程度来确保投资人对企业有一个基本的信任程度[9-14]。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一家企业实施了稳健性的盈余管理政策时,出于理性人的选择,公司内部管理者将会更加的倾向于提高本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但是在现实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某些企业假借稳健之名,来实行过度的盈余政策,即大洗澡行为(秘密的实施大量的减值准备)。为了不被人轻易的拆穿,企业的管理层很可能会采取不透明的披露政策。一家上市公司在变更高管的过程当中,也可能会对企业当年的营业收入进行大洗澡,从而等待来年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个人业绩。因而,无论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发展,对企业进行大洗澡都是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的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这种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方式不但不会使得公司的外部信息变得透明,反而还会让信息不对称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不同的适度范围内,稳健的盈余管理方式将会有利于提高企业报表中的信息透明度,从而有利于缓解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当超过了一定的适度范围后,盈余管理的稳健性就有可能会被一家公司当作是一种极端向下的盈余工具,并且进行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从而会使得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透明程度有所提高[15]。在本文当中,笔者进行了假设: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稳健性的强度与“企业-投资人”信息的对等程度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所以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一家公司稳健性管理强度一直在增加的时候,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因此,在适度的范围内,企业管理的稳健性强度与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透明程度之间呈现的是一种正比例关系。但当超过了一个适度点的时候,企业的透明度将会随着稳健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所以在本文当中,笔者将会着重来讨论这一话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在全文中,我们首先选用了沪深两市从2001—2006年这六年间的A股情况作为上市公司的原始数据来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筛选掉了保险公司以及有残缺的样本。其次,为了得到更加准确地结果,我们还排除掉了0-1%以及99-100%的分位数作为样本的极端值。在全文中,需要保留的是过度计提的资产准备作为样本,除此之外,我们还不能完全按照以上的方法来删除TW的异常值,具体的方法步骤我们可以罗列如下:在全文中,首先我们剔除了TW在分位数为0-1%的时候的极端值;然后,当TW>=1时,这意味着一家上市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量的综合值>=期初全部总资产值。这是一种非正常的异常极端现象,并且我们需要把这种现象给剔除掉。通过了一系列反复的筛选后我们一共得到了5 939个样本,并且从2001到2006这6年当中,各年的样本数量分别是701、917、1 008、1 055、1 122、1 136个。

(二)主要变量定义

在本文中笔者假设上市公司信息的透明程度与公司盈余管理的运营方式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型”关系。为了检验稳健性的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影响,我们设立了以下几个非平衡性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运算:Tran=a0+a1writeoff+a2writeoff2+a3State+a4Lev+a5Size+a6Roe+a7HHI+a8Auditor+a9Smallprofit+β∑Itnd+&.

(1)

对于各变量的选取及解释如下。

1.被解释变量。我们通常用(Tran)来表示会计信息的透明程度。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采用的是某些能够反映财务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指标作为替代指标。在这种财务披露方式当中,以Bhattacharya(在文中简称为B)为代表,他采用的方法影响力较大,总结了不透明的三个因素,这其中包括了三个衡量指标:盈余规避度、激进度以及平滑程度。在以上三个指标中,企业的盈余规避度反映的是一个国家中全部的企业的信息透明化程度的情况综合,因而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以盈余激进度和盈余平滑度为主来计量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问题。根据B的观点,盈余激进度将会随着企业管理层以及企业经营业绩的粉饰程度的增大而变大,来掩饰公司实际的经营业绩,所以伴随而来的便是企业对外披露的透明程度更加的不明显。按照B的研究,我们计算盈余激进度的公式可以表示如下:ACCit=ΔCAit-ΔClit-ΔCashit+ΔSTDit-DEPit+ΔTPit.

(2)

在上述的公式当中,下标i代表的是i公司,t代表的是所计量的所在年份t。EAit代表的是盈余激进度,ACCit表示的是应计项目,ΔCait表示流动资产增量,ΔCLit表示流动负债增量,Cashit表示的是货币资金的增量,ΔSTDit表示的是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增量。DEPit表示的是所计提的是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额,ΔTPit表示应交税金的增量,Assetit-1代表了i公司第t-1年的年末总资产。在本文的研究中还是以透明度以及其他控制变量作为本研究的外生变量,但透明度有可能也会受到企业经营情况以及企业的特征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企业的内生性问题由此产生。所以,在本文中我们通过联立方程组来处理内生问题,并且通过回归模型采用二阶段最小平方法来证实结论与假设大体一致,且不受内生性干扰。盈余的平滑度。这是本文中衡量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它反映的是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报表EAit中所报告的盈余情况与真实的盈余情况之间的关系,以及上市企业中的业绩盈余平滑水平的偏离程度。B等学者认为若一家企业的盈余水平越高,那么这家公司会向投资人提供较为平稳的假象的可能性的结果就越大,从而提升了公司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在此,笔者借鉴了李斌等人的研究,从而采用了财务信息平滑度的计算公式:

(3)

在本节中,作者主要解释的是变量的含义,其中ESit表示的是i公司在t年的企业盈余的平滑度水平,SD(.)主要计算的是括号以内的标准差,CFOit-k(K=n n是不小于0的整数)用来表示第i家企业的第t-k年的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情况,Assetit-k-1表达的是t-k-1年内第i家企业中的期末总的资产。

(4)

Tranit主要表示的是公司i在t年中的信息透明度的水准,其中Deciles(.)主要表示的是括号内的数用十分位来表示。在上述的公式当中,值越大,则表明了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的水准就会越来越低。因而十分位在排序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同化处理,EAit和 ESit的值越大,对应的排名就越靠后。对数据进行趋同性处理之后得到数值量越大,则代表了一家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水平就越高。

3.对解释变量进行说明。在衡量一家上市企业的会计盈余准则的时候,我们通常采用的是资产减值准备与该年度的总资产的比值来表达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程度的稳健性,即在我们计量公式当中所强调的(write off)。B随后又指出,条件稳健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中应当采用期末库存价格与市场价格孰低的方法来进行计量,是用来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和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因此,盈余管理的稳健性的重要表达方式就是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当一家企业以资产减值的计提准备作为盈余管理的特征的时候,我们进行大胆的假设,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为负号的在稳健性的盈余管理方式与上市公司透明度之间呈现出了倒U型的关系:即在适度的范围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随着文件披露强度的增加,其透明的信息程度将会增加。但当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以后,其透明度反而也会下降。在通篇当中,为了检验盈余的稳健性强度与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我们把二次变量writeoff2加入到了计量模型当中。我国的会计行业发生了大的变革主要是在2007年,新的规定中涉及到关于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也将会发生变化。为了防止某些上市公司达到盈余增长的目的从而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方式来进行大洗澡,我们可以根据2001-2006这6年的数据来积极的进行考察并选取数据。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对2012-2017年期间的数据的检验来验证。2007年会计改革后新标准下我们的推理是否成立?在考察稳健的盈余管理方式的过程当中,分析盈余管理强度与企业信息透明程度之间的过程当中,用TW、CW和LW来代替公式中的虚拟变量write off来进行检验。通过2007年实施的第8号新准则的内容来看,企业已经被计提了的长期资产准备是不允许被回归的,因此在新的大的环境下,企业实行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在市场上是更加容易运行的。

4.控制变量。在全文当中,作为一个虚拟的指标,state反映的是一家上市企业的管理者所拥有的管理权的管理属性,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的属性是国有公司的股东,那么state它的取值为0,如果不是的话,它的取值为1。在本文当中Roe通常是讲一家上市的企业的年资产收益状况,这里更多是在指净资产收益情况。HHI在本文中是一个指数,我们用这个指数来表示一家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能力指数,用公式来表示如下:HHI=∑(X1/X)2, X=∑X1,在这篇文章当中企业i的营业收入我们用Xi来表示。在全篇文章中我们对所有行业的分类的标准主要还是依靠证监会的文件,文件中按照大的分类标准把它分成了21个行业,然后分别考量每一个行业本身的HHI指数。当HHI指数值变得很小的时候,就代表了这家企业在市场中同行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就会越来越大。在全文当中,虚拟变量Auditor代表的是对企业开展审计工作的事务所的规模概况,一般的事务所我们取值为0,四大事务所Auditor的取值为1。在本文中,smallprofit作为一个虚拟的指标,它反映的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微利情况。当Roe的取值(0,0.01)时,上市企业的Smallprofit的取值为1,否则是0。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

注:Panel A、Panel B均略去常数项和年度、行业固定效应的结果,Panel B还略去了控制变量的结果;括号内

均为t值, ③ 、②、①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四)描述性统计

根据表1中的统计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在透明度的中位数和均值相对接近,都接近于5.5左右,偏度几乎全部都在0左右,其分布的特征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对称的。站在偏度大于4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TW、CW、LW的偏度总体还是呈现出向右分布的趋势,这个结果充分的体现出了三个变量所在的极端值的情况。其次,从表中不难发现三个变量TW、CW和LW的90%的分位数分别是0.109,0.076以及0.036。在所有的5 939个采集的样本中,90%以上的样本的8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量的比重都没有超过10.9%,同样,有九成以上的流动资产的样本中,期初总资产是不能超过7.6%,并且在这里还有九成以上的流动资产在期初的总的资产比例中也是不超过3.6%。这恰恰的表明了21个行业当中90%以上的样本的资产减值计提比例是属于正常的范畴之内的,这样真正的属于过度的计提的比例就是比较少了。

四、结果与分析

首先,我们对第一个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经过了最初步的检验我们得出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量之间的初步关系;其次,在检验的过程中还排除掉了稳健性与盈余管理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就是说变量的内生性,然后来分析真实的稳健性盈余管理政策对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来考虑稳健性盈余管理政策对上市公司透明度的影响力效应,最后再进行敏感性测试。

通过最初的检验可以得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之间的效应分析。在全文当中模型的(1)~(3)中,我们仅仅来分析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量的变化与财务信息透明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LW、CW、TW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问题的解决力分析。在整篇文章当中,计量公式(4)~(6)考虑更多的是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效应力分析。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可以通过选择计量模型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回归分析,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哈斯曼检验来对随机效应进行检验,如果检验的结果小于5%,就是固定效应分析,否则的话,就是随机效应。我们从回归的最终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当所有的模型的资产减值准备的系数在1%的水平之上的时候显示的结果都是显著为负,显示的指标是TW、CW和LW。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了结论就是当一个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量在适度的范围内逐渐增多的时候,即实施了较为稳健的盈余管理方式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透明度也会逐渐变好,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比例远远超过了一定的规模以后,那么这家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反而将会下降。所以,我们假设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与财务信息的披露状况之间是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这从而进一步的论证了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的稳健性盈余之间的假设推理是成立的:即当一家企业在适度的盈余管理范围内,信息的透明程度与上市公司的稳健性盈余管理之间是成正比关系的。

并且通过了上述的回归结果,我们大致可以估算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稳健度之间的极值点的大概方位,大体上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表述: Tran=7.545+8.597TW-12.033TW2-0.319State+3.509Lev-0.168Size-2.147Roe-4.19HHI+0.427Auditor-0.112Smallprofit+行业控制变量。

(5)

根据上述的计量方程我们可以大概的推断出TW的极值点8.973/(2×12.033)=0.37,所以,只要在0到0.37的范围内,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的水准将会随着稳健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然而超过了0.37后,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水准反而会不断地下降。我们通过计量模型5和模型6也可以大致的推算出CW和LW的极值点是0.33和0.157。因此,当一家上市公司的CW或LW的值分别取0.33和0.157时,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情况将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一) 稳健性与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关联性分析

沙文娜与保尔通过对以往的控制性测度计量模型进行研究之后得出观点:由于计量模型中是没有稳健性因素的,因而作为一种解释变量来讲,可以使得模型的归回残差值包含了财务会计的稳健性因素。因此沙文娜和保尔在提倡计量模型的过程中,把稳健性与操控性两个特征分离开来:

TACC=a1+a2REV+a3PPE+a4CFO+a5DCFO+a6DCFO×CFO+&.

(6)

全文当中的TACC主要是指总的应计,可以用净利润-现金流量来表示,一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值我们用REV来表示,在文章当中,我们用PPE来表示合计的固定资产值,一家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经营活动一般用CFO来表示。当CFO<0的时候,表示的是坏消息,我们用1来表示。当CFO≥0的时候,一般代表的是好消息,我们用0来表示。在这里DCFO×CFO的交乘系数当取正号的时候,表示的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盈余对坏消息反应的灵敏度要比对好消息的灵敏度强烈一点,从而我们得出了这家上市公司的总体经营状况是非常稳健的。沙文娜和保尔主要倡导了把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稳健性看成是TACC在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他们通过TACC变量中重要的解释变量,在卓恩模型的基础上来剖析出了第七个计量方程式。在这个方程当中,我们用&来替代操控性应计,并且在公式中还用DA来表示。非操控应计我们用NDA来表示,在这里我们需要抛去操控应计的部分,其公式如下所示:NDA=TACC-DA=a1+a2REV+a3PPE+a4CFO+a5DCFO+a6DCFO×CFO.

表2 资产减值准备对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分析表

注:③ ② ① 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7)

由于在上述计量方程中与现金流指标有关,现金流指标的披露也是从1998年才开始有的,并且在2007年的时候还发生了变动,在计算NDA的时候,本文选取2001-2006年期间的所有上市公司的数据来作为所有的初选样本,分年度来进行回归,从而得出相应的NDA指标(在这个方程式中我们删除了少于20的上市公司样本)。通过对上述方程式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将总的应计划分为操控和非操控性应计。借鉴了国外多位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t-n,n)共n+1年的时间来分析平均累积的非操控应计可以表示出较为真实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稳健性表征。上市公司平均累积的非操控性程度越低,就代表了一家企业的最真实的稳健程度越强,为了方便记忆和表述,用(-1)(非操控性盈余的平均累计值)来描述一家上市企业的最真实的稳健性程度。

(二)真实的稳健性与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程度之间的关联分析

剔除了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政策的影响以后,我们把最真实的稳健性用符号CONS作为一种变量来解释被解释变量Tran,并且选取了2006年以前的近4年数据作为参考,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Tran=a0+a1Cons+a2cons2+a3State+a4Lev+a5Size+a6Roe+a7HHI+a8Auditor+a9Smallprofit+β∑Ind+&.

(8)

此方程和本文的第一个方程相比,除了将参数write off 替换成为cons 以外,其余的全部相同。从表3中我们可以发现,二次项系数表现的并不显著,一次项系数在模型中5%的范围内显著为正。结果表明,在排除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后的,财务会计真实稳健性原则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通过计量模型来进一步的证实本文开头的假设。

(三)敏感性分析

在全文的分析当中,我们首先提取了2012-2017年这六年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来进行敏感性检验,检验本文当中的所有的假设条件是否能够成立。其次,我们通过上交所的考评分析结果来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程度来替代解释变量,然后通过检验我们来剖析这两组关系:(1)剔除了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模式后来分析真实的稳健盈余政策与企业信息透明情况之间的关联性,并把分析得到的结果与深交所的考评结果相对比。(2)过度稳健的财务盈余管理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之间测评结果的关联性。

1. 新准则环境下的假设检验。 我们采集了2012-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来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的结论是:CW与LW的均值分别为0.032 3和0.007 7。在新的会计准则出台以后,我国企业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大幅度的有所下降,而短期的计提却明显的增多。从新的会计准则出台以后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很大程度上的减少是因为在新准则中是不允许计提已被计提了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由于CW和LW的最大值分别是0.98和0.578,从这一点可以充分地得出结论,自2007年新的会计准则实施以后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数量明显的有所缩减,但依旧会存在着资产减值准备的过度计提的情况。因而我们采用2012-2017年的数据,对计量方程进行了分析回归,其结果如表4所示。除了第14个计量模型以外,其余的模型的二次项系数均在1%或5%的时候显著为正,这个结果恰恰反映出了在适当的范围内,上市公司的企业信息透明度水平随着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量的增加而逐渐的增加,而超过了一定的额度以后,会下降。总而言之,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水平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数量呈现出的是一种非线型的倒U型关系。从2007年以后,在会计新准则制度的出台下,本文的推断假设依旧还是成立的,但仍会有很多的企业为了达到来年创收的目标对上市公司进行过度的稳健型盈余管理,这样会不利于企业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表3 真实的稳健性与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关联分析

注:③ ② ① 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2. 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测量数据主要是以深交所的数据为主。深交所对企业信息的质量等级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如果用变量rating1和rating2来表示的话,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在rating1中分别用4、3、2、1来显示。当结果为优秀和良好时,rating2取值为1,当为及格和不及格时,rating2取值为0。

表4 新准则环境下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

注:③ ② ① 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表5 真实的稳健性与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关联性分析

注:③ ② ① 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3.真实的稳健性盈余与深交所的结果的对比分析。 在剔除了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之后,我们以Rating1和Rating2为被解释变量,以Cons为因变量,并且采用了2001至2006年的数据使用有序逻辑回归方程和逻辑回归方程两个模型来进行回归分析,计量方程如下所示:Rating1=a0+a1Cons+a2State+a3Lev+a4Size+a5Roe+a6HHI+a7Auditor+a8Smallprofit+β∑lnd+&.

(9)

Rating2=a1Cons+a2State+a3Lev+a4Size+a5Roe+a6HHI+a7Auditor+a8Smallprofit+β∑lnd+&.

(10)

综上所述,变量Cons的所有系数在计量方程中在1%或5%的时候均显著为正,这个分析结果充分的说明了在提出了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之后,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文件程度越高,则该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也就越好。

4.当一家上市公司采取了过度稳健的盈余政策时,过于稳健的盈余管理模式与深交所的考量结果的关联性分析可以利用以下两个计量模型来进行检验分析:

Rating1=a1Overwriteoff+a2State+a3Lev+a4Size+a5Roe+a6HHI+a7Auditor+a8Smallprofit+β∑lnd+&.

(11)

Rating2=a0+a1Overwriteoff+a2State+a3Lev+a4Size+a5Roe+a6HHI+a7Auditor+a8Smallprofit+β∑lnd+&.

(12)

这两个方程分别是有序逻辑回归和无序逻辑回归,在方程中的Overwrite off 是一项虚拟变量,主要用来表示一家公司是否存在着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现象。

在本部分中选取了2001-2006年之间深交所对非金融保险类的A股公司的数据作为回归分析数据。筛选了2 756个完整的样本,根据上述报告关于TW指标的描述性统计,我们得出结论:上述样本的TW均值为0.061 1,90%分位数为0.149,标准差为0.104 3,偏离度为5.896。站在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随机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的条件是均值上下2个标准差的范围的总数占所有比重的95%。 所以,对这些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不符合正态分布,然而TW所呈现出来的依旧是向右方向偏离的形态,并且出现了许多离均值较远的极端值。所以在计量模型当中,我们把TW右边的两个标准差作为数据的样本来进行资产减值的研究分析,即以TW+2作为资产减值研究的临界点来进行分析,可以初步的估算出TW的临界值为0.269 7(0.061 1+2×0.104 3)。当一个TW大于临界点的时候,虚拟变量的值取值为1,否则为0。在这里我们的虚拟变量用Overwrite off来表示。除此之外,令TW的值分别为0.2、0.3和0.4,将这个点作为临界点来进行检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检验的记过和临界值的选取没有太多的相互影响关系。

表6 过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深交所考评结果关系

为了能更深一步的研究极端向下的企业盈余管理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考评的记过之间的相互关联,我们首先采取了2001到2006年的所有的样本(在这其中还包括了过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样本)并进行了分析对比,相对于总的样本而言,过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样本当他的因素TW>0.2、0.3、0.4时所披露的信息透明度水准及格和不及格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但是优秀和良好的比重则相对较少,也就是资产减值准备在样本上的总体的考评结果是非常差的。例如,在全体的样本当中,上市企业所披露的信息被评为优秀的占了全部比例的7.84%。

当TW>0.2的时候,优秀的占了0.51%;而TW>0.3或0.4时,被评为优秀的比例为0。因而,一家上市企业当打算计提它的资产减值准备时所带来的考评结果的效应也将会越来越差。

表7 “过度的稳健盈余政策”与深交所考核结果的关联性分析

注:③ ② ① 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对计量方程(13)和(14)进行回归,其结果见表7:所有的虚拟变量Overwrite off在1%或5%的水平上呈现出显著为负。这个结果再一次证实了当一家上市企业打算计提它的资产减值准备的时候所带来的考评结果的效应也将会越来越差。从而这家上市公司的信息报告披露的质量也会越来越低,这就进一步证实了在本文的前一部分所假设的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与财务信息透明度的关联性。

五、研究结论及理论启示

(一)研究结论

金融市场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存在着中介结构以及舆论监督机构。这些都是现代金融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元素。本文以企业的稳健性盈余管理作为研究点,以2006-2017年的沪深A股数据为研究对象,以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计提额度为反映指标,采用了非平衡性面板模型来分析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程度与盈余管理的稳健性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研究发现:当稳健性的盈余管理程度在适度的范围内时,增加企业的稳健盈余程度将会有利于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程度的提升。如果这种稳健程度超过了临界值,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就会随着稳健程度的上升而下降。但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员打着盈余稳健性的名义进行了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政策,这样不但不会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程度,反而还会加重企业与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程度。

(二)理论启示与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剔除了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的情况后,真实的稳健性盈余管理会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这充分的反驳了FASB和IASB的观点。以FASB和IASB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稳健性盈余管理虽然有利于缓解企业与投资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重大的缺陷所在。在会计学科当中倡导的是中性原则,然而稳健性原则与会计的中性特点其实是相互背离的,也就是说企业稳健性的程度越高,那么最后扭曲实施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的结果更容易造成企业财务披露信息的失真。两位学者的观点虽然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财务信息的稳健性虽然具有一定的有偏性,但真正实施了以后,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者有较强的动机在对外披露公司的财务信息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公司的信息足以被投资者看穿,低迷的业绩是由于被这种稳健性的盈余管理政策所低估。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打压稳健性盈余政策实施的生存空间,在考虑防止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以及财务披露的信息质量的过程中还应该给稳健的盈余管理政策生存的一席之地。

然而在现实中,某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被ST或者被退市,很有可能会假借稳健盈余之名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一次大洗澡行为,使得来年的业绩达到增长的效果。但这种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更加的稳定,但在实际上不但没有增加财务信息的透明程度,反而还有可能会再一次的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大大的降低。因此,虽然适当的稳健性盈余披露可以对上市公司的信息不透明问题有所缓解,但如果成为了企业进行极端向下的管理的一种工具,反而会加剧企业和投资人之间的不对称性,这也正是FASB和IASB等学者所一直担心的问题。因而,在本文中笔者倡议政府及社会有关部门推行稳健性盈余管理政策的同时,还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防止某些公司假借稳健之名对企业进行极端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稳健性盈余政策保持一个适当的度,从而使得企业的运营绩效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笔者给出的具体建议总结如下:(1)企业应该为金融市场的监管部门提供一个更为便利的平台,来充分的发挥出企业盈余管理的稳健性政策实施的主观能动性,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的举报和披露上市公司的信息的舞弊造假行为,来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2)作为社会第三方,应当正确发挥舆论向导的职责来约束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精神和企业的自律性,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有序进行。(3)通过建立健全的财经法规以及金融监管条例来创建一个由社会舆论监督、国家法律法规规范以及企业自律的健全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良好环境。(4)企业应该自律性的披露公司的盈余信息,并且及时的与新闻媒介、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交流,把企业真实的盈余业绩传递给公众。

猜你喜欢

稳健性透明度盈余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中国FTA中的透明度原则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
贵阳:政府透明度居九市州之首
Effect of Ammonia on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1-Methylnaphthalene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
提高基金会透明度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