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碱性溶糖工艺在精炼糖加工中的应用

2019-12-11王长海蔡吉祥

中国甜菜糖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原糖糖浆碱性

王长海,蔡吉祥

(1.大丰英茂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盐城 224145; 2.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来宾 546199)

0 前 言

精炼糖加工主要是以原糖为原料经过溶糖、饱充、脱色、蒸发、结晶、干燥等工序后制得精制白砂糖的生产过程,其中溶糖工序为整个加工过程中的首个工序,其处理的糖浆好坏对后续的糖分回收、产品质量、废液处理等都有直接的影响[1-2]。

传统的精炼糖生产工艺中溶糖工序采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甜水直接溶解原糖,得出的糖液的pH在6.0-6.5左右,这导致在进入饱充工序之前的糖浆始终在酸性条件下,而蔗糖溶液在酸或酶存在下,常温即发生转化作用,且蔗糖溶液的转化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温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因此传统的加工工艺中原糖从溶解开始蔗糖转化始终进行,蔗糖的转化一方面造成糖分损失,另一方面蔗糖的转化产物还原糖对制糖过程又有不良影响,其中增加的色素及还原糖等非糖份又是严重的造蜜因子,能造成部分蔗糖份不能结晶而进入废蜜,因此在制糖生产中要防止和减少蔗糖的转化[3-4]。

1 技术改造的原因及方案

1.1 技术改造原因

通过对废蜜中的还原糖检测发现其含量高于从原糖中正常进入废蜜的还原糖,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有较多的还原糖转化,所以需查定还原糖来源,以减少还原糖生成,降低生产过程的工艺损失。而通过对生产中各个环节的糖汁品质检测发现在溶糖工序糖汁较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因此可以考虑改变原有工艺方案来减少还原糖生成,降低损失。

1.2 技术改造方案

为了提高溶糖过程中糖汁的pH值需要向糖汁中加入碱源,因此需要考虑碱源的选择。碱源要廉价、安全、且对生产无不利影响。由于在后期饱充工序会加入石灰乳,而石灰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糖浆的酸碱度,因此本改造考虑在溶糖工序加入石灰乳来调整pH值。选择石灰乳做碱源既满足了溶糖工序的需要,也不会对后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改造前工艺:原糖采用巴西原糖,溶糖过程中控制溶糖温度在85℃,溶糖时间22 min,并记录好原糖及溶解后糖浆的色值及还原糖、pH等相应数据。

改造后工艺:用石灰乳调节化糖用水pH的方法来改善蔗糖溶化后糖液pH值。先用石灰乳把化糖用水pH值调整至pH8.8-9.0之间,再用调节pH后的化糖水溶糖,在相同原料及改造前的工艺条件下进行试验,并记录好原糖及溶解后糖浆的色值及还原糖、pH等相应数据。

2 技改结果与数据分析

技术改造前后溶糖过程中相应数据见表1-2。

表1 技改前溶糖各项指标

表2 技改后溶糖各项指标

技改后为3月份采集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在技术改造前溶糖的糖浆平均pH 6.28,为酸性环境,溶糖后的糖浆平均色值为2299 IU,相较原糖色值增加22.06 %,同时溶糖糖浆中还原糖含量0.341%(占总固形物)也较原糖中的还原糖含量0.240 %高,整个溶糖过程还原糖增加42.5%。

从表2可以看出,技术改造后溶糖后的糖浆平均pH 7.12,为弱碱性环境,溶糖后的糖浆平均色值为2299IU,相较原糖色值仅增加21.25%,同时溶糖糖浆中还原糖含量为0.212%(占总固形物)较原糖中的还原糖含量0.181%仅增加17.1%。

通过表1和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采用碱性溶糖后不但能大大降低蔗糖的分解阻止还原糖的增加,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降低色值的增加,与原工艺相比不但降低了蔗糖损失同时可适当提高糖浆的品质为后续的生产提供良好条件。

3 经济效益分析

全年原糖还原糖平均含量0.24%,采用碱性溶糖后还原糖增加由42.5%降低至17.1%,[该段表述层次不清晰,请改变一下描述语言。]按该厂年产优级白砂糖15万吨,白砂糖按0.6万元/吨计算,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可多回收白砂糖150000×(42.5%-17.1%)×0.24%=91.44吨

增加效益:91.44吨×0.6万=54.9万元

除直接经济效益外采用碱性溶糖还能降低溶糖后的色值,减少后续处理的难度及原材料的消耗,以及糖分分解生成的非糖分作为造蜜因子造成的部分蔗糖损失。其中石灰乳添加成本可忽略不计,因为添加量较少,另该处加入石灰乳可以减少饱充工序石灰乳的添加量。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采用碱性溶糖后不但可以降低蔗糖份损失,同时可以提高糖汁品质,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精炼糖生产企业提供一个新的工艺方案可以参考。

猜你喜欢

原糖糖浆碱性
酵母片不宜与碱性物同服
12Cr1MoV焊接接头在碱性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糖槭树——流糖浆的树
喝止咳糖浆别兑水
碱液喷涂对原糖储存过程中品质劣变的影响
日常生活的碱性食物
试析蒸汽锅炉碱性排污水的综合利用
枇杷糖浆
学习煮糖浆
基于时间序列法的广西原糖价格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