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本科生出国留学的原因分析及问题解决的初步探究

2019-12-10苏玉宁严长杰杨泽峰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20期
关键词:学分制

苏玉宁 严长杰 杨泽峰

摘   要:十八大以来,我国留学规模持续扩大,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人数同步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输出国,同时也是亚洲学生重要的留学目的国。相比较而言,我国本科生出国留学一直处于一个低位。影响我国本科生出国留学主要原因是:学分互认政策缺失、培养方案制定中课程安排学期相对固定和学生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解决本科生出国留学率低的问题关键是从国家层面出台学分互认相关规定,同时高校在培养方案制订中合理安排不同属性课程修读时间并提前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在如何鼓励本科生出国留学的问题探究中抓住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本科生出国留学率较低这个问题。

关键词:学分制  本科生留学  学分互认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7(b)-0247-04

我国对留学人员的总方针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本科生留学主要受国家政策、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自身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对本科生留学的政策力度逐渐加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讲到:“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从在校的本科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由国家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鼓励本科生到国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这种国家层面上的扩大留学规模,鼓励高层次人才出国学习的做法,即使资助人数不多,也对本科生出国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从家庭经济状况来看,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工薪阶层的工资稳定增长,国外发达的高等教育水平,吸引了无数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一切的众多中国父母。2016年我国自费留学人数高达49.82万人,相比同期国家及单位公派留学人数的4.63万人,自费留学比例高达91.50%。我国自费留学人数比例连续8年达到91%以上,说明我国学生留学继续保持平民化、大众化态势。同时,留学学生归国后在激烈的求职过程中占有先机,因为国内机构在人员招聘中对有留学经历的学生更加青眯,这也是国内父母倾其所有,送孩子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学生自身来看,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开拓了学术视野,丰富了人生经历,体会到多种文化、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了他们对人性多面性的理解和面对失败的坦然和自信,留学也使学生以更全面的眼光了解社会,为未来事业成功和人生圆满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全球化智库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留学生发展报告(2017)》显示,2007年我国留学总人数14.4万人,2016年我国的留学总人数达54.45万人,10年期间,我国的留学人数增长率大约为278%,但其中本科生出国留学一直徘徊不前,是什么影响了本科生出国留学。

1  影响本科生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

1.1 国内高校与境外高校学分互认政策缺失,本科生学分互认困难重重

“学分互认”(Credit transfer)亦被称为“学分互换”、“学分转换”。所谓“学分互认”,一般是指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学分在合作高校之间实现相互认可与换算。我国各高校和地区政府都在大力推进学分互认,但由于我国学分互认启动较迟,推进进程缓慢,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法律支持和保障学分互认。教育比较发达的西方有些国家已有成熟和完善的学分互认体制。研究西方经验发现,无论欧洲的委员会,英国的国家学历颁布委员会,韩国的教育科学技术部和终身教育振兴院,还是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等都是從国家层面上设立专门机构或委员会来管理学分互认。由于国内无国家层面的政策作为依据,国内高校对本科期间出国学生学分认定,大多参照国内高校间或高校本校内不同系科或专业之间学分互认政策。国内高校学分互认政策各异,就有可能出现境外同一高校、相同专业的一门课程有可能在我国同等层次的一个高校可以实现学分转换(假设学分转换的国内高校与境外高校是同一专业领域),在另一个高校相同专业却无法实现学分转换,这无形中会降低境外高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认可度。因此,构建国内高校与境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甚至与境外培训机构之间的学分互认平台,使出国留学学生顺利实现学分转换,是未来实现教育国际化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教育是最先需要实现全球化的一个领域,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先成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体现就是我国的培养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的教学时数、教学考核方式及学生的考试成绩、培养学生的理念以及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被各国认可、接受直至学习。搭建国家层面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互认平台,使我国教育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不断学习国外发达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传向世界,这与目前我国积极参加国际事务的对外政策甚为切合。为了加快我国学分互认步伐,2004年起,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如:《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的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文件中分别对跨校学分互认、学生交流、跨校选课机制、国际课程合作、教师互派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但对于国内与境外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还没有制定一个成文的章程或规章制度,也没有成立专门的学分管理机构或委员会。

1.2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修读学期相对固定,本科生出国留学时间受限

自从1872年哈佛大学实行分制开始,学分制一直被认为是“以学生为主题,尊重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为了与国际教育接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因此1999年被认为是我国全面推行学分制之年。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实行学分制。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即就是学分制教学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体系下制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被分为三类:即必修课、选修课、任选课。必修课是指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 对于必修课,学生一旦选定专业,要想取得所选专业的学位,是必需修读的课程,对于必修课学生没有选择权。选修课是指按照专业范围和方向,学生在本专业选修课程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修读一些课程、学生达到本专业选修课程要求的最低学分方可毕业的课程,选修课学生有一定选择权。任选课也称为校级公选课,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全校范围内选修非本专业开设的任何校级公选课程,一般对理工科学生要求校级公选课中必须研修2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对于文科学生要求研修2个学分的理工类校级课程,目的是为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我国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第一、第二学年安排的课程大多是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都是必修课。通识课大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例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而专业基础课是高等数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大学物理和计算机基础或一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一些基础学科课程。我国开设的通识课程在境外大多数是没有类似课程可以进行学分转换的,专业基础课是每个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为学生以后更好学习本专业课程而设置的一些基础理论课程,这些课程的掌握程度决定学生未来可否在本专业做更进一步深入研究,所以不论学校还是学院都对其学分转换的门数和学分比例有严格规定。学分转换要经过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系科专业主任,本专业所在学院教学院长和教务处处长层层严格审核,层层把关,这种为保证本专业学位含金量的做法却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分转换难度。因为在一系列严格审核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不通过,就无法完成学分转换。本科生为了毕业后求职或考研进修不受影响,大多选择在大学的第三或第四年出国留学,其中选择大学第三年出国留学人员比较多。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培养方案中,第三、四学年中安排的大多是专业选修课程和校级公选课程,其中专业选修课各个专业都有充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因为对于选修课程专业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即就是本专业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学分必须是学生所要求修读最低学分的1.5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扩展学生选修课程范围,防止有的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学分和学生应取得的最低学分一致, 使选修课程名存实亡。这种要求使学生学分转换容易性加大,因为课程设置的增加,使学生更容易研修到对应课程,回国后在国内高校容易转换为本专业学分。公选课是在全校所开公共课程中选修课程,它的范围更广,也更容易修读学分,更容易实现学分转换。要想提高本科生出国留学比例,就必须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对课程的安排既符合教学先后顺序,又使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每学期都有安排,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真正做到鼓励学生出国留学。

1.3 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对未来的担忧,减弱了本科生出国留学积极性

受传统求定、求稳观念的影响,我国本科生在求学生涯中也求定、求稳。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本科生出国的积极性。由于国内至今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和政策保障学分转换政策的可持续执行,这种没有任何保障措施的政策,造成学生认为学分转换可能随时会停止执行,尽管这只是学生潜意识中的一种假设。在学分转换执行过程中,一旦有人回国不能实现学分转换,原因可能课程内容不一致、课程安排和课程要求不一致、或者是需要转换的学分总数超过本专业可以接受的最大学分转换比例等等各种各样原因,但都无疑会加重本科生对未来这种不确定性的担忧。如果本科生回国无法顺利进行学分转换,学生要想顺利获得本专业学位证和毕业证,必须重新修读本专业要求修读的课程,这就会加重本科生回国后的学业负担。因为不论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或直接工作,都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考研要参加国家统一进行的研究生升学考试;考公务员,要参加公务员考试;找工作要准备花时间了解面试单位和制作个人简介,并参加企业面试和人才招聘会,这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此时还有未通过的课程,学生怎么可能全身心投入目前的考试或面试中。这种学分转化的不确定性和回国后学业是否可以顺利通过的担忧,都降低了国内本科生出国留学的意愿,使本来有出国打算的学生可能由于担忧学业受到影响,而放弃出国留学打算。目前各大高校纷纷推出与国际化相结合的“2+2”、“1+2+1”、“3+1”灵活人才培养机制,就是针对学生的这种顾虑,也是鼓勵国内本科生出国留学一种尝试和探索。

2  构建学分互认过程中面临两个关键问题

2.1 学分作为课程互认的依据是否合适

在我国,学分设置以课程所需授课时间(即学时)为依据。即1学分相当于1个学分理论课学习时间。按照国内大学本科教育情况可以做如下假设:假设一学期中,每周上一次课,假设一个学期上课时间为16周,高校一般每次上课时间为45min,根据假设可以得出l学分的理论课的上课学习时间为12h;理论课一般有课后作业,如果假设课后完成作业或复习时间大约和上课时间一致,也为12h;另外,国内本科院校考试时间一般为两周,两周每天复习8h,假设每学期开设5门课程,就可以得出每门课程每天复习1.6h,两周10d,周末不计算在内,最终得出一门课程复习时间为16h,期末考试一门课程的考试时间一般为2h,以上所有时间合计得出:我国1学分大约花费学习时间为42h。表3中我们整理了四个国家学分对应的学习时间:

在表1中日本、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1学分对应的学习时间相差不多,四个国家的平均1学分对应的学习时间是40h,只有意大利1学分对应学习时间只有25h,相比其他三个国家相差比较大。对于境外所修课程学分转换,大多国内高校普遍参照校内学分转换的原则执行,即就是在境外所修课程学分必须大于或等于国内课程要求的学分才可以进行学分转换。但由于国内高校缺少境外学校学分设置规范,境外和国内学分设置依据不同情况下设置,就连最基本的学分和学习时间之间这种最朴实的相关度的差异如此之大,再加上国外和国内高校学分的构成及其价值的诸多差异导致二者之间学分互认困难重重,如果仅仅依靠学分大小来转换课程,而不顾各国的学分设置规则不同的这种想当然的学分转换思维方式,严重影响了国内高校学分转换的严谨性。学分作为课程替换的标准一直饱受各界诟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学分并不能真正能反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学分制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学业水平的计量单位,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知识的获得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学分制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此外,教师授课时间的长短也不等同于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学分制能够衡量学生在教室内的学习时间,但在课堂外学生学习的时间就很难控制了。如实验室研究,行业锻炼等操作性学习的课程比一般的课堂教学课程,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课余时间准备。为了获得学分,学生可能会选择容易完成的课程;而不选择那些有难度,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学习,却真正有助于自身成长的课程。

为了使学分能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高校在学分管理体制中加进了学分绩点,就是每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中被赋以不同的权重。如果同一门课程在A专业中是专业核心课,那么它就被赋以较高的权重,如果在B专业中只是选修课,那么它就被赋以较低的权重。学分转换是否可以依据课程内容或教学大纲,或其它更科学的方法来实现课程转换,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国家、高校、行业等各方通力合作,才可以实现。如果以学分作为课程替换的唯一依据,如何处理国内高校与境外高校之间学分设置依据问题,即如何处理不同国家学分对应学习时间不一致问题。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学分替换不能仅仅依靠学分这一唯一标准,国家首先应确定学分替换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应有专门人员负责学分替换的认定、审查和管理,对标准课程之间学分的认定可根据课程知识点、技能点的比较来进行,非标准课程之间学分的认定则可通过学分的折算和补偿等方式解决。应成立境外与国内学分互认的专门机构,邀请高校和行业中的专门课程专家组成学分互认专家组,认真研读境外课程大纲,深入了解每个国家学分设置的规则,对照国内学分设置规范,教学大纲,专业知识点,对各专业学分互认必须有严格的限制,只有制定严格的学分互认规则,严守学分转换流程,才能保证我国本科学历含金量,才能真正提高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2 国内课程和境外课程相关性的判定依据

在学分替换的过程中,如何判定国外、国内课程内容一致或相关也是一个棘手问题。在出国留学学生手续办理过程中,咨询是否可以进行学分转换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由于高校主管学生留学的外事部门不可能拥有所有境外学校的详细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出国学生在出国前更是无从了解境外学校的具體课程安排,在出国前只能向曾经在此境外高校留学的学姐和学长了解大概情况,国外课程设置的详细情况只能等学生到达境外高校后才能详细了解,然后学生自己对照国内本校的培养方案,选修国内培养方案中自己尚未修读的课程。学生对于所选课程是否和本专业国内课程内容一致或相关,教学是否可以达到本专业预期目的,回国后可否进行学分转换等等问题,只有了解双方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内容的专业人员才能确定,而现在大多高校将这样一个严肃而专业性极强的问题交给一个只修读了境外课程和了解自己将要修读课程大概情况的学生,这种做法是否有些轻率而为。为了严肃学分转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国内要尽快规范高校学分转换流程,出台严格的学分转换规章制度,从宏观方面规范学分转换的原则,使高校学分转换有政策依据.而不是每个学校随意为之。尽早和境外高校签订学分互认协议,尽早探讨具体课程相互之间的学分转换以至学分互认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尽快实现国内课程之间的学分互认,国家留学基金委东方教育中心与部分美国高校合作签订“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简称为ISEC项目),为了促进国内学分互认工作的推进,教育部已于2016年颁布了《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目的就是为了是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体系更加完善,为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3  结语

本科生出国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国家层面学分互认和学分转换政策缺失是影响我国本科生出国的一个瓶颈,近年来,国内高校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和大胆尝试工作。目前我国的“学分互换”按地域有三种典型类型:同城学分互换、跨地学分互换以及跨国或跨境学分互换。其中跨国或跨境学分互换针对的主要是派遣出国访学或留学的学生群体,它主要遵循高校之间以及国家之间所签署的合作协议进行学分认可或换算。同城学分互换和跨地学分互换在我国已有成功先例。我国高校正在通过各种形式探索适合我国的学分转换和学分互认政策,助推我国早日成为世界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 吴宏元,郑晓齐.学分互换:高校教学联盟与合作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6(7):71-74.

[2] 吕继群.法国本科学分子改革及其多我国高校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8(3):76-80.

[3] 殷双绪,姚文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2(12):27-34.

[4] 刘明生.美国社区学院学分转换制度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4):51-56.

[5] 张海虹.意大利本科学分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高教探索,2018(1):57-61.

[6] 顾瑶.日本大学学分制独创性对临沂大学学分制改革的启示[J].临沂大学学报,2017,39(4):136-144.

[7] 马杰.中外大学学分、学位互认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6):121-125.

[8] 潘洁,翟红华.我国高校学分互认制度改革实践及推动策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34-38.

[9] 院松鹤.欧洲学分体系中ECTS和ECVET的分析与启示[J]. 中国远程教育,2011(5):30-39.

[10]陆航.近十年(2006-2016)来中国高校赴美留学学生发展状况、特征及展望-基于《门户开放报告》的分析[J].比较教育,2018(2):123-128.

猜你喜欢

学分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学分制条件下产品设计专业指导教师制教学模式实践与分析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高校实践育人学分制模式构建研究
学分制下的校院教学运行管理思考与实践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