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多种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10王芳菲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应用

王芳菲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全民“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医疗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也随着现代医护发展趋势而发展。为适应新时代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和改进,通过科学组织教学,树立正确生命护理理念,扎实妇产科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等方式,以传统、新技术、信息化等为依托,最终达到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较快适应临床妇产科岗位需求,更好地为实习与工作打基础。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 多种教学法 应用

2016年8月,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召开,健康中国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健康中国以实现全民健康为目标,为居民提供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全民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管理体制,在此背景下,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符合高职高专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专业课程的发展与优化,《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有助于人们对生殖健康和医疗保健的认识,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妇产科护理学》教育培训的良好发展能够为护生未来从事护理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实现全民“健康中国”添砖助力。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护生在学习本门课程的同时,要求思维活跃,具有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同时具备“南丁格尔”职业精神,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高职高专的护生较本科护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尤其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课上课下都变成了低头族,致使听课期间注意力不集中,参与课堂互动较少,课前与课后预习复习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针对不同的护生,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新科技、信息化等手段,进行策略性的引导和教授。笔者查阅了近几年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分析总结如下。

一、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是指妇产科护理教学课程上应用多媒体设备给予学生直观的知识输出。多媒体教学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包括:可以使用现代的教学仪器,将知识的点、面、维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相結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分娩机制中正常分娩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变化章节时,使用的三维动态视频模拟过程,能够让护生直观地观察到分娩的步骤和胎儿变化,比单纯的通过骨盆模型讲解更清晰透彻,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讲解妊娠变化时,通过视频、动画、音频、gif图多媒体方式将胚胎及胎儿的发育成长变化播放给学生,增加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感悟。多媒体教学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加重点难点理解程度,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法的缺点是学时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不能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无法把控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过程。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课堂积极学习氛围,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法,能够让护生体验到真实、紧张的模拟环境中。情景模拟是指在教学环境下模拟真实的病例,包括场景再现、角色划分,角色扮演,教师总结点评和学生互评等步骤。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利用教学模型和相关教学仪器模拟真实病例全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达到了99%。例如,讲解到难产章节时,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肩难产的相关资料,寻找真实病例,编写剧本。课上要求学生以5人为一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医生、助产士、护士、家属、患者等人物,情境再现分娩室内突发肩难产的急救与护理,要求学生进行口述为患者制定的抢救计划个实施的急救措施。每组抽两名学生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情景模拟教学法培养学生整理护理思维,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方法学生热情度高涨,教学效果明显,这种教学法的缺点是环境、场地、设备都有所约束,对于实践课程效果更佳明显。

三、病例讨论教学法

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模式代替“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以学生之间的讨论为主,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病例讨论教学中,教师只做引导、推动和管理课堂气氛,如讲解妊娠高血压疾病章节,课前教师给予学生完整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诊断时间、治疗经过及护理措施等。学生仔细阅读和搜索相关病例知识,课堂上与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分析病例,最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整合教过程。病例讨论教学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法的缺点是没有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做到资源共享,具有资源设备的局限性。

四、信息化技术教学法

随着大数据时代和5G时代的到来,我国加强发展教育教学信息化,使用信息化新技术教学势在必行,教师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包括云班课、微课、慕课、课程网站、公众号等网络手段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联络,分析答疑。例如,骨盆结构章节中,课前可以通过云班课视频预习、课上随机抽取学生问答问题,课堂现场测验和答疑,课后教师私信学生的方式单独辅导。最新报道显示已将AR和VR新技术引入到教学当中,极大地降低了课程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受教学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学习更加的方便有效。信息化技术教学法必然成为未来教学的主流。当然,此种教学法的缺点是,需要专业人员设计开发,并且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已经做了较多尝试,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整体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在不断尝试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发展妇产科护理教学事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临床培养更多的妇产科专业人才,为提高全民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娟.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8B) :2151.

[2]赵风霞.利用护理实训中心进行妇产科护理教学[J].中华护理教育,2005,(2) :125.

[3]张英华,颜君,高玲玲.护理专升本《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护理研究,2005,(8B) :1587.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度高教科研课题(JGJX2018D32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学应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中职精品课程《妇产科护理学》建设及体会
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