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IS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9-12-10陈美凤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属性数据校核数据库

陈美凤

(平远县国土资源技术中心,广东 平远 514699)

1 引言

现阶段农村地籍调查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阶段,尚缺乏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撑[1],时下主流的技术理论方法并未在农村综合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本文详细分析了农村地籍调查任务,论述了GIS 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并对GIS 技术在地籍调查、统计分析、成果出图及图件规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为后续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等工作提供参考。

2 农村地籍调查的基本概念

农村地籍调查是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章程,在已有土地登记申请记录的基础上,对土地权属和地籍属性信息进行调查和测量的一种资源规范化配给和科学规划的管理办法[2]。其最终目标是要查清村镇每一宗土地的宗地归属问题,划清宗地界线,核准土地面积、数量和位置概况,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与管理。

从概念上看,农村地籍调查内容与城镇地籍调查内容相似,但两者又存在明显差异,农村地籍调查拟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调查,主要包括宗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面积核算,以及编绘地籍图、地权宗地图等,最终形成统一的图元材料,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3 GIS 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现状

3.1 农村地籍调查面临的技术难题

自从我国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以来,土地管理部门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但受我国农村规模和地缘复杂性的限制,农村地籍调查任务远比城镇地籍调查任务复杂得多。现阶段,我国农村地籍调查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主要有三类:

(1)宗地划分问题

宗地是我国农村地籍调查中的核心单元,一般是指受权属界线约束所形成的全封闭地块,但这一地缘分割单元在农村却并非使用者之间的权属界定,一块宗地的使用权往往由多个使用者共同拥有,这给使用者之间的权属界线划分带来很大困难。

(2)地籍图的比例尺优化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登记农村地籍的信息属性,形成对应的地籍图,以规范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地籍调查通常包含属性数据的采集和高精度的地籍图编制两个环节。其中,地籍图编制是农村地籍调查的核心环节,图中界址点的绘制精度将直接影响地籍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因此,地籍图的比例尺选择对于图纸编制精度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目前受地籍图中相邻界址点间距测量等因素影响,缺乏一套完整的比例尺评价和优选方法,导致地籍图编制有一定的误差。

(3)相关技术规范尚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现有的农村地籍测量技术规程尚不完善,甚至有关技术调查的具体方法,部分地区也正处于不断摸索中,因此,要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积极探索高效、可行、经济的调查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与城乡地籍统一管理的切实要求。

3.2 GIS 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从GIS 技术的主要功能和侧重的应用特点来看,目前GIS 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为3S 技术(即GIS 技术、RS 技术、GPS 技术)提供基础集成[3],并负责地理信息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加工,属性数据的IO 处理,信息源的后期统计分析、加工检索,以及最终的数据可视化展示,实现农村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的内部架构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数据的IO 处理、信息数据字典的建设、拓扑关系处理、地缘属性信息处理、宗地编码、界址信息编号以及资源信息检索等功能。农村地籍信息数据库整体架构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农村地籍信息数据库整体架构

4 农村地籍调查及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GIS 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及信息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从地籍数据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来看,利用GIS 技术绘制地籍图会更方便、快捷,地籍属性数据查询将更加精准、迅速,属性数据的统计分析效率会越来越高,将为农村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基础保障。

4.1 地籍属性信息的管理数字化

地籍属性信息的管理应朝着数字化、图形化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与CASS 城镇版图构建行政区建设相类似的数字化地籍图。要对数字化地籍图纸建设加强组织和管理:(1)遵循外业手册记录,结合外业测量数据对数字化地籍图纸进行修正;(2)内业数据要遵循有关规范,按照图号、属性类型编码、权属关系、宗地性质、面积等字段在数据库建立对应的数据索引和存储记录;(3)除数据库存储字段的架构工作外,还应加强字段之间内蕴连续的有效组织,以便在数据检索基础上,理清属性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联,为数据分析和后处理提供数据支撑;(4)数据的校核、补录和完善要更加科学化、数字化,同时要确保数据补录和校核不影响数据库的高效检索能力。

4.2 加强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

未来,基于GIS 的地籍调查和信息管理系统将更加依赖底层的数据质量[4],因为这些底层数据是实现后处理的基础。但目前对于外业数据经常难以校核,这主要因为缺乏有效的自动化校核理论模型,单纯的人工校核难以满足精度和效率的要求。因此,要着力加强数据校核:(1)建立完整的数据校核与评价体系 。数据完整性对于数据管理和检索影响不大,仅反映为特定数据的统计缺失,但对于整个模型统计分析和决策往往会造成毁灭性损失,直接影响整个模型的趋势导向。(2)地籍信息数据采集及制图标准化。要建立有效的地籍信息数据基础分类,按照图件中的分类建立层级关系,并对各层子图进行规范,保证后期图纸的标准化。(3)图例手册及制图流程记录的标准化 :地籍图是数据存储的最终文档,要确保文档的可视化和可读性,因此,要详尽解释图集图例,确保文档质量的标准化。

4.3 注重属性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后处理

图纸仅是数据的一种展现形式,数字化管理的目的在于编辑、检索、管理方便,形成图纸的终极目标在于为后续决策所用,因此,要充分提高GIS 空间数据、时空数据的分析能力,让GIS 原生的数据分析模块为农村地籍信息管理提供便捷的数据后处理能力,为农村用地、地权划分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5 结语

本文以农村地籍调查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结合现有技术和实践,总结了现阶段农村地籍调查和信息管理工作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并将GIS 技术作为3S的基础数据服务,详细分析了GIS 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以期完善现有地籍调查技术方法,为推动GIS 技术的应用发展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属性数据校核数据库
发电机进相试验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配合关系的校核
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基于GIS的房产测绘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
无源多传感器综合数据关联算法研究
FPSO火炬塔海运绑扎方案及强度校核
属性数据分析教学改革初探
智能变电站虚端子自动校核技术研究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