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似看山不喜平

2019-12-09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纪晓岚金花继父

清人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纪晓岚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纪晓岚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顿时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纪晓岚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在这里,纪晓岚运用了误会法,让人物一方对另一方,或者人物双方产生误解,形成矛盾,促使故事情节发展,使情节扑朔迷离,跌宕起伏,高潮迭起。

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由此可见,平铺直叙、见头知尾的文章,是没有吸引力的。

爱隔三道山

◎徐立新

①当监狱的最后一道大门“吱呀”一声被打开后,阳光顿时洒满她全身,她比当初判的早出来了五年。

②20岁那年,刁蛮任性、野气十足的她,因为和另一个女孩“争夺”同一男孩,失手造成对方终身严重残疾。爱女心切的母亲,禁不住她惊慌失措的苦苦哀求,把她藏在家里一个极其隐蔽的地下室里,致使前来的警察一连扑了几次空。不承想,在外打工的继父却突然赶回了家,给警察报了信,她锒铛入狱。

③继父所谓的“大义灭亲”,在她看来完全是“借刀杀人”。由于没有血缘关系,她与继父的关系一直不好,可姜终归还是老的辣,继父终于抓住了这个绝好的机会,将她一举击败。

④她坐牢的那些年里,继父很少来看她,她还隐隐得知,继父希望她最好一辈子待在里面。但继父越是不想她出去,她越是要早日出去。她开始积极、主动接受改造,处处争取表现优秀,拼命立功。果然,她一次次被减刑,从最初的15年减到13年,从13年减到11年,再到10年后被放了出来。

⑤此刻,她仰天大笑,自己重见天日了。但很快她又低头流下伤心的泪水,10年前,她是一个青春无敌的少女,美丽妖娆,可十年后,她已经人到中年。十年的监牢使她错过了爱情、错过了家庭、错过了一生中那些再也不能重现的美好时光,也使得她的明天异常艰难。而这一切恰恰源于当年继父的告密。

⑥夏日的西北黄土高原,一路上都是处处干燥,尘土飞扬,日头晒得人眼直冒金花。她真想坐下来,有一口水喝。可是那是不可能的,这里常年严重缺水,很多年来,要想多取些水,就必须要翻过三座山头,跑到20多公里外的山下去拉,而山路又特别崎岖难行,因此,这里的水比金子还贵,当地的人很多年都难得洗上一次澡。

⑦爬过一座山顶后,她突然看见在不远处的另一座山腰处,有一个拉板车艰难前行的男人,车上放着一个大圆桶,虽然看不清桶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但她能确定,那东西一定非常沉,因为男子一步一叩首,拉车时都要艰难地将腰深深地弯下,几乎要把整个身子都躬贴到地面上了,且每移动一步,腿都会严重地瘸一下,好几次遇到上坡都上不去,在原地反复尝试回旋……

⑧晌午时分,她终于出现在阔别10年的家门口,出乎意料的是,母亲竟然站在门口等她。她深情地呼唤了一声妈,然后与母亲抱头痛哭。

⑨被母亲引进屋后,她把所有的房间都扫了一遍,母亲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说,一大早就去山外给你拉水去了,说,要让你好好洗个澡,把身上的晦气都洗掉……

⑩她立即想起路上看到的那个人,冷冷地问,他是不是腿有问题?母亲点了点头,然后低头掩泣道,他怕你出来后不好找工作和婆家,就拼命地挣钱,没日没夜地在城里的拆迁工地上捡旧钢筋卖,希望能多给你置些嫁妆,好嫁人。一次,在和人争抢钢筋时,不小心被挖土机扎中了右腿,人家给他赔了钱,他却把钱存了下来,不去医院,结果落了后遗症。

{11}母亲还告诉她,事实上,继父这些年几乎每年都去偷偷看她,也正是如此,他才从管教人员那里得知,她今天要回家的。刹那间,她冰封多年的心,毫无抵挡地被炸开了一个口子,她开始拼命地朝外跑,她要跑过那崎岖的三道山,她要亲口叫那个人一声爸。

(摘自《环球人物》2012年第24期)

各抒己见

老师:平静的湖面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但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能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文章平铺直叙,见头知尾,则索然寡味;文章情节曲折,波澜迭起,才有无穷的魅力。那么,这篇文章中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的目光呢?

王林晖:第①段巧设疑点,造成悬念:她为什么被判刑?又为什么早出来五年?这重重的疑问,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去探求事情的原委。

杜圆红:第②段继续设疑,欲擒故纵。“继父却突然赶回了家,给警察报了信,她锒铛入狱。”继父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范超颖:第③段曲径通幽,层层深入。继父所谓的“大义灭亲”,在她看来完全是“借刀杀人”,真是这样吗?

范瑞雪:第⑦段继续铺垫,引发联想:男子一步一叩首,拉车时都要艰难地将腰深深地弯下。这个男子是谁?文章并未点明,引导读者,误入歧途。

魏金燕:第⑩段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了,继父是真正爱她的人,大爱无声。

毕月晨:第{11}段照应了前文,误会解除,使故事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老师:同学们的分析非常到位。这篇文章跌宕生姿,波澜起伏,吊足胃口。我们要学习这些写法,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有的放矢

要想使文章跌宕生姿,波澜起伏,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开篇设疑,夺人眼球

开篇设疑,就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头即是“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小女孩是干什么的?这么冷的天,还是个大年夜,她为什么一个人在街上走?還光头赤脚?读者自然而然想往下读。

二、巧设悬念,欲擒故纵

悬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欲望和急切期待的心理,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电影《五朵金花》,小伙子阿鹏去找与自己定过情的“金花”,却误把“水上金花”“畜牧场金花”“钢铁金花”“拖拉机金花”当成自己要找的恋人,而其他四朵“金花”的爱人也误会了阿鹏,从而引出一系列故事。设置悬念能使文势跌宕曲折,给读者以新、奇、美的享受,引人入胜。

三、曲径通幽,层层深入

写文章好比唱戏,唱腔要有高低、有缓急、有顿挫,才能铿锵悦耳,耐人寻味。如契诃夫的小说《柔弱的人》,一开始便设置了一个误会:“我”要克扣家庭教师的工资,扣除星期日,扣除节假日,扣除所谓打碎的配套茶杯……让这个误会在“我”越来越变本加厉的盘剥和家庭教师越来越无力的反抗中向纵深发展,直到“我”的盘剥最终完成,由本应给八十卢布的工钱降到十一卢布,家庭教师还道谢接受,“我”才“一跃而起”,在“憎恶”中揭开误会:原来,“我”在做一个“剥削”的试验。

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终于拨开云雾。如中考满分作文《心灵的地震》:清早,办公室里的一张写有“刘老师!你要小心一点!”小纸条,在老师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竟然有学生写纸条警告老师,谁这么胆大包天?读者读到这里急于探求事情的原因,原来是一位成绩普通,被老师忽略的学生小强对老师善意的关心、提醒。“昨天您和我谈话时,我看您嗓子沙哑,又不断咳嗽,听天气预报说,这几天会有冷空气入侵,我想提醒您注意,不要感冒了……”

猜你喜欢

纪晓岚金花继父
一头卖不掉的牛
一头卖不掉的牛
纪晓岚的行酒令
金花银花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learn the vocabulary well
一头卖不掉的牛
神机妙算纪晓岚①
神机妙算纪晓岚②
和继父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