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式孔板排水采气工艺设计及性能对比

2019-12-09王其伟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排液孔板气井

王其伟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天然气燃烧主要产生水及CO2,废气中粉尘及氮、硫含量低,随着能源绿色环保化,气代煤、气代油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天然气的生产显得日益重要。气井生产多数伴有地层水产出,严重影响气井的产量,出水严重时,产气量降低,甚至关井停产[1~6]。在气井生产过程中,排水采气是常用的有效手段。目前气井排出地层水、提高采气效果的方式主要包括氮气举排液、更换小直径油管、下连续油管、泡沫排液(加泡沫剂,投泡沫棒)、井下加排液泵[7~13]等方式,上述方式对某些类型的气井都有一定的效果,能够将井底积液部分排出,维持气井正常生产。但常用的加入泡沫剂的方式一方面增加生产成本,同时返排的泡沫剂对环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气举有效期短,且成本较高,因此,新型排水采气工艺不断涌现。

井底积液的根本原因是气液两相流的非均质性,在井底压力的作用下,产出的天然气总是向上流动,当地层能量充足,气井产量较大时,气体流速较快,液体克服重力作用,随气体向上流动,从井口产出;但当气体流速较低时,向上运移的液体会沿井筒壁回流到井底,在井底积累,井底流压增大,影响气体的产出。气液两相沿着井筒向上流动与回流,受重力和气体流速的影响,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14~19],气井液体回流的根本原因是气液两相密度不同、运移速度不同,受到的重力影响不同,如何克服井筒垂直状态下气液两相流的液体回流,是解决气井积液的根本方法。

1 层级式孔板排水采气工艺设计

图1 层级式孔板排水示意图 图2 漏斗式孔板示意图

在气井井筒内安装多个可以将积液泡雾化并能限制液体回流的孔板,形成功能组群的方式,对沿井筒向上运移的井底积液采用逐级泡沫化或雾化,利用气流动能将液体逐级上移,并且通过雾化装置的边沿部分限制液体的回流,从而将井底积液排出井筒。层级式孔板排水装置包括油管以及安装在油管内部的孔板,如图1所示。既能有效克服积液回流,又能减少化学剂的用量,节约成本。在光滑的井筒中,低速气流呈层流状态,井壁附近气体流速慢;在气流速度较快时,气体呈紊流状态,但井壁处的气体流速仍然较慢,液膜也较厚,无法阻止液体的回流,为液体沿筒壁向下流动创造了条件。加入孔板后,其上口较小,且上表面与井壁呈一定角度,液体不能沿着井壁向下,需要改变流动方向,经过气体流速较快的孔喉,被上升的气流托起,使气体携带液体旋转上升。该装置通过在井筒中有规律地添加多个阻止液体回流的孔板,将井筒单一均匀结构改为层级变径结构,改变气流形态和局部气流速度。同时,为了提高装置的排水效率,减少气体上升阻力,阻止液体回流,优化后的装置类似于倒置的漏斗,并且出口内表面带有可以使上升气体旋转的旋流槽,使气体呈涡流状运移,改变了气流的方向和流速,提升了气体的携液能力,如图2所示。

图3 井筒携液模拟装置示意图

该装置设计的孔板与节流阀不同,固定在井筒接箍处,进口直径与井筒相同,出口略小,上下孔连通,在阻止液体回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孔板对气体流动的影响,尽可能保持气体在孔板两侧压力不损失。内表面沟槽或凸起形成导流线,雾化装置上部孔的上表面与油管管壁近似直角,对沿着管壁向下流动的液体起到阻挡和改变液流方向的作用,利于旋流而上的气液流将液体二次泡雾化携带向上运移。该装置的孔板出口界面改变了向下流动的液流方向,是目前改正油管均匀光滑、液体易回流的有效手段,其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效果明显。

2 层级式排水采气方法性能评价

2.1 试验设备

试验所用模拟井筒是一个总长度为300cm的有机玻璃管,每段长50cm(外径50mm,内径44mm,壁厚3mm),由长度为10cm的短有机玻璃管(内径50mm、外径60mm)连接而成,如图3所示。试验所用气体为空气,由空气压缩机提供。试验用水为自来水。

2.2 试验方法

将有机玻璃管垂直固定在高3m的支架上,底部与进气管和进液管连接,上部出口通过橡胶管与液体收集量筒连接,2根有机玻璃管的连接处根据试验要求,可以安装限制液体回流的孔板,将水装入连接好的有机玻璃管中,按试验设计通入不同流量的气体,记录液体上升的高度,或不同时刻从出口排出的液量。

2.3 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室温;气体流速:315mL/min(压缩机供气);孔板内径:15mm。

2.4 试验结果

管筒没有孔板时,在315mL/min的气体流速下,液体可以到达240cm的高度,但不能到达出口,随着时间的延长,情况没有变化。当添加孔板限制液体回流后,水可以从出口排除,进入收集液体的管筒。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长,安装孔板时,排液量逐渐增多,当充气40min后,液体平均排液量达到600mL,并且剩余液体都集中在管筒的最上一级孔板处,底部的几节孔板没有水积存。从试验现象也可以看出,液体是从底部逐级向上运移的,类似于给液体装上了向上攀登的阶梯,可以逐级向上传递,达到比较理想的排液效果。液体逐级上升的方式对于井筒较深、气体流量较小的气井,具有良好的辅助排液的功能。

表1 孔板对携液能力的影响

3 排水采气方法对比

当气体流速小、油管直径较大时,液体很难被携带到地面[20],加入泡沫剂提高携液能力,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措施之一。在气体流速很小、油管直径较大的井筒中,即使加入孔板阻止液体回流,也很难使液体上升到井口,达到排出积液的效果。目前层级式孔板排液技术还不能完全取代泡沫排水等常规工艺,将泡沫排液与层级式孔板相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泡沫排液的效果。室内利用有机玻璃管,验证了有泡沫剂存在时,层级式孔板排水装置对排液效果的影响。

采用图3所示试验装置,室温;在两段50cm长的管子之间加装下口内径44mm、上口内径35mm、高20mm的喇叭口式立体孔板作为减少液体回流的装置,共5片;气体由压缩机提供; XG-1泡沫剂,由陕西广贸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表2 孔板对泡沫剂携液能力的影响

试验方法:在有机玻璃管内加入1000mL水或质量分数为0.5%泡沫溶液。按2.2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对比加入孔板前后的气液运移特点和充气10min后排出的液体量,可以看出加入孔板对泡沫剂携液能力的效果,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泡沫剂存在时,有孔板,相同的排液时间,3个气体流速下,排液量都比不加孔板的排液量大,管筒中残余液量明显低于无孔板的量,说明加入限制液体回流的孔板可以增加气体对泡沫的携液能力,减少回流量,加入多级孔板可以明显提高井筒的排液能力。但从表1与表2中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有孔板、没有泡沫剂时,10min平均排液量仅为150mL,排液速度要低于有泡沫剂、无孔板装置10min排液900mL的速度。因此,孔板排水技术目前的排液效率还不是十分理想,有必要在孔板装置的形状及排液机理上进一步研究,提高装置的排液效率,使之高效发挥排液功能。但加入泡沫剂在实际气田排水效率也与室内试验相差较大,试验用有机玻璃管仅3m高,新生成的泡沫致密,携液能力强,泡沫性能在有机玻璃管中几乎没有变化,而实际管柱中,井筒通常数千米长,泡沫的性能不断衰减,泡沫稳定性差,随着向上运移时间的增长,泡沫的稳定性及携液能力会随之大幅下降。从有孔板并加泡沫剂的试验可以看出,孔板和泡沫剂同时存在,具有协同作用,其效果好于单独的2种方式。

该方法与在井筒安装排液泵及气动排水采气装置有相同点,都是通过在井筒添加装置辅助排液,但存在根本性的差别,其工作原理、设备结构都不同。安装排液泵需从地面连接电缆,消耗动力;气动排水装置是采用射流泵原理来排液,在射流泵上下两端有压差损失,损耗了地层的能量;层级式孔板排水是采用孔板排水装置来提高排水效率,中间的通孔可以允许小型井底设备通过,与气井管柱结合形成有效的功能体,其特点是进口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对气液流体的阻力。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法是一种间歇性的排水采气技术,通过在油管中安装一个上下运动的柱塞,人为地在产出液与举升气(包括地层气和注入气)之间形成一个机械界面,以减少滑脱损失,提高举升效率。柱塞气举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层。缺点是地层气体流量不能太低,产液量不能太高,且不能连续生产,每天开井几次,每次生产一段时间[21,22]。

层级式孔板排水与其他的排水采气工艺及技术相比,优点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不需要外加动力和日常维护,一次投入,后续费用低。缺点是安装该装置时老井需要进行作业施工,费用高;新井安装该装置,对于后续作业造成一定影响,需要更换匹配的小直径入井设备。

4 结论

1)加入孔板后,能够提高气体的携液能力,阻止液体在井筒中的回流,提高气体排液效率。层级式孔板排水装置用于气井增产的方法和原理是成立的、有效的。

2)孔板排水装置能够提高气体及泡沫携液效果;但从排液效率来看,层级式孔板排水装置排液效率还不理想,试验中与加泡沫剂还有一定的差距,该项研究只是起到了开拓的作用,距离工业应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同时,层级式孔板排液技术与其他排液方式也并不矛盾,可以共同发挥彼此的协同作用。

3)试验条件与实际的井筒条件相差较大,试验结果只能证明层级式孔板排水装置可以明显提高气体排液效果,但在实际生产中气体流量和装置的匹配性、装置的最优化设计,还有待于在现场的试验中进一步验证和提高,不断完善成熟。

猜你喜欢

排液孔板气井
核电厂高压安注系统再循环管线节流孔板的分析与改进
一种应用于高含硫气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统设计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絮凝菌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响应面优化
长距离矿浆管道系统中消能孔板的运行优化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排液设计综述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舱排液装置设计方法研究
船用大压降给水管道多级孔板设计及节流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