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改进策略分析

2019-12-08陈伟凡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营销界 2019年46期
关键词: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

■ 陈伟凡(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但这些因素都是人在创造,所以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离不开良好的人力资源的,但再好的资源也需要科学的管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进入信息技术的时代,企业正在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迈进,不仅大大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也有效地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但从实践经验来看,在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企业进行探索和解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析。

一、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一)决策层的意识觉醒

企业的任何重大改革都是决策层观念的产物,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企业领导特别重视的策略,在进行目标策划的时候,管理者要清楚本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评估,进行科学的配置,制定出准确的企业发展策略,并且从短、中、长期都制定发展计划,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优化是关键的步骤,所以说,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高层管理效率的体现

现代企业的特点要求管理者必须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是对员工的劳动关系、薪酬、福利、奖金等具体事务的管理,务必把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去布局,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机遇。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促成企业人力资源多元化的态势,劳动力在区域之间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力资源的全球化趋势也逐渐明显。在这样的形式下,企业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人力资源多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制定整合人力资源的管理计划,这就要求企业提升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的水平,这样才能对企业员工的各种信息和需求进行精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制定对人力资源合理管理的计划,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三)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的需求

现代企业员工对信息化并不陌生,在生活的很多方面已经享受到信息化的便利,从而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也充满期待。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在悄然改变,从以往的只是对自身生活的基本需求逐步向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转化,在努力实现工作岗位目标的同时,更萌动了自主创新的意识,在工作的自主发挥中实现更广阔的人生价值。由此可见,企业员工对建立企业信息化的资源平台也是感同身受的,在了解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整体状态的情况下,更能确定自身的奋斗方向和工作价值。另一方面,员工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对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进行清晰的了解,不仅可以参与企业策略规划,更有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把自己的工作效率发挥到极致,为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自觉努力。总之,广大职工对信息化管理的积极认知,对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的设计策略

第一点,联网管理。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主要载体就是网络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上优势更明显,以往的企业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新旧交替,即有纸质的档案也有电子档案,但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对这两个类型的档案都是一样的对待,而企业内部系统的联网制,降低了管理者的工作强度,提升了企业资源的管理水平,强化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点,建立局域网。在一些企业内部都在建立局域网,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局域网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网是整个局域网的分系统,可以将企业的各种资料和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档案进行整理和保存,为其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数据信息,在企业需要的时候能快速找到相关的资料,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第三点,实现图情联网。图情联网是信息化的又一个重要的标识,是企业职工全面信息查询的重要途径。通过企业的建立的网络信息中心,对部门信息的查找,职工个人信息以及人事部门的信息利用实行一体化的管理,真正实现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

三、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视不够

从我国的企业发展状况而言,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还不健全,很多企业在内部人力资源整合的时候,只是就事论事地对人事部门进行调整,忽略了人力资源的整体管理,对企业内在架构的改革缺乏认识,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例如:很多企业舍得投入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购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确实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但没有把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价值发挥出来,致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企业的发展不配套,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竞争力,而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因素在于领导者的不重视。

(二)管理者的素质问题

在我国的企业当中,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的基础不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不够,更缺乏专业的从业人员。随着互联网数据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引进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就算有好的技术,好的平台,没有能掌握技术的专业人员,也不能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浪费了企业资源,更让信息化的建设流于形式。由此可见,企业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才能让企业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和技术,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得到提升。而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人员缺乏和技术缺乏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造成制约,在具体行为上直接影响到相关的软件开发。例如: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中,因为技术的落后或者人员不掌握相关技术,无法采取相适应的技术和操作程序,致使信息化的相关软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在运行中还有很大的障碍,再加之对烦琐的信息化系统不掌握,机会给企业的管理造成很大的浪费。

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策略

(一)提升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

尽管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不成熟,人力资源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而且专业人员还很匮乏,但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企业领导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真正认识到位,就能投入人力物力引进人才和技术,把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用信息化的平台管理企业员工,促使企业员工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人翁精神,在这样的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中,企业才能真正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人力资源信息化工作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是涉及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大策略,又是一项比较复杂需要技术支撑的工程,需要企业内部齐心协力进行建设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

人才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本,基于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对人才的价值造成浪费,由此也制约了一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决策层在制定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策略的时候,必须将这样的差异性进行评估,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管理上的个性化,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另一方面,在网络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也给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要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的动力。同时,企业不定期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培训也是提升素质的最有效措施,只有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另外,要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必须要完善和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专业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企业的管理归根到底也是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也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信息化必定是企业发生的必经之路。用数据信息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不仅是本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企业内部而言,只有高层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整体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