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引领”的高职跨境电子商务跨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19-12-08刘丹娜孟迪云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6期
关键词:跨界跨境职业院校

■ 刘丹娜 孟迪云(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持续驱动下,社会商业、技术和人文正在深层次、多渠道进行融合,行业及产业间的充分交融不断推进着新兴业态的发展,而易操作、见效快、效果好的跨境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新抓手。我国政府正在持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及商务部等多部门持续加大的对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的扶持力度,在此背景下,固定化、单一技能型高职人才培养远不能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模式以及行业交融化的需要。因此为行业企业输送人才的高职院校努力探索适应新时期商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对接新产业、新职业,培养新时期跨界高素质、技能型商科人才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一)单一型专业人才培养已无法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新需求

随着产业间融合、升级不断催生着新兴业态,各类复合型、融合型商科职业不断涌现,商贸类专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新商业跨界融合的特质深刻影响了电子商务、物流、营销等多个行业,不断革新传统行业与产业模式,带来了对高职商科人才需求的新要求。

以跨界为典型特征的商贸类复合人才成为产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迫切所需。2019年10月,教育部公布2019年高职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增补了包括跨境电子商务等在内的9个专业,由单一的由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专业衍生出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其人才需求特质也在发生变化: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亟需兼具熟悉相关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推广,知晓跨境支付结算、贸易关务、供应链及物流等国贸、报关、物流等相关知识储备,同时具有良好外语沟通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跨界人才。

(二)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多方共育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已成新要求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所需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要求高职院校引入多方力量共同协助培育,诸如“训研创”一体化模式、“订单培养”“引企入校”“工作室”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均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但由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及行业边界外延大、内涵纵深性强等特点,整体来看,多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仍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而基于企业真实项目进行引领的培养理念较缺乏,难以指导真实项目情境下学生能力培养与探索。因此如何进一步整合相关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资源与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搭建平台聚集协同优势效果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三)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与职业院校的教学与实践资源条件与水平不无关系。由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正处在探索初期,虽然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定探索,但其人才培养在整体上还未形成系统、规范、统一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同时多数专任教师缺乏创业经历与实践能力,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师资结构存在不平衡等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人才培养,在理实并重的教学方法、高水平的双师型双导师,以及具有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特点的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等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完善。

二、基于“项目引领”的跨界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可以发现,固定化、单一型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对于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亟需通过引入行业、企业的资源力量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项目引领”的跨界人才培养模式是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商学院为适应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培养适应市场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全新探索。其模式旨在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中,在项目化导师团队的指导下,打破校企边界,突破专业、年级、班级界限,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知识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从而打破现有专业、学科、校企边界,重塑专业群核心技能,实现人才的跨界培养。

基于“项目引领”的跨界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整合产业、产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优势资源,促进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在培养符合社会和行业企业所需高质量人才的同时,推动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区域及社会经济发展。

三、基于“项目引领”的跨境电子商务跨界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一)调动多方力量联合共同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商学院在针对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在明晰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基础上,与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同时利用如“8创校园”等产教融合真实项目开展教学活动,将项目对接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岗双薪”的项目导师团队,实现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化。

(二)以专业群跨界为导向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在某个具体专业,而是应该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注入多元、复合及创新等时代内核。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商学院通过确立高职商科“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通过建设商贸类专业群共享及相关跨界课程,打破了专业、学科及校企人才培养边界,从而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更好的实现产教融合与资源共享。

(三)引入新手段、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跨境电子商务速度快、效率高、创新强的特点,要求职业院校持续不断的输送具有最新技术、理念及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商学院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将新技术、新智能等方式应用于课程与项目管理过程中,进行项目的开发、实施、控制等活动,瞄准产品的品牌培育与运营推广,不仅实现了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更新理念、创造价值,提升复合型竞争力。

(四)建立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及评价体系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商学院通过借助产业、行业、企业等力量,利用“项目引领”的跨界模式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多方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协同共育:在合作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以及学校内部均设立项目工作室,对接项目的前期培育、过程监控及全程指导,共同保障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效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课程+项目”的双轮驱动,引入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企业的评价标准,建立起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双线考核评价机制,根据项目完成质量以及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学习评价与学分转换。

猜你喜欢

跨界跨境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