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分析研究

2019-12-08胡晓梅安徽佳力奇碳纤维科技股份公司

营销界 2019年46期
关键词:部门制度信息

■ 胡晓梅(安徽佳力奇碳纤维科技股份公司)

在市场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制造企业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各制造企业一定要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内部控制管理的完善是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内部控制管理,能够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有效开展,帮助管理者制定发展发展方针与主要决策,为企业的基本权益提供保障。对于制造业来讲,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与产品生产流程,降低发展风险,加强信息沟通,通过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一、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含义

内部控制实质上是企业为了能够保障各项活动顺利实施、保护资产的真实完整、避免舞弊行为,为了实现企业发展制定的管理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与措施。内部控制工作会始终贯穿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具体划分并且制定工作标准,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价与纠正,通过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实现企业发展预定目标。

二、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针对生产制造企业来讲,主要将制度流程作为内部控制与管理的载体,所以对业务流程的掌握至关重要,根据数据表明,大多数国有制造企业及上市制造企业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稳定

首先,许多制造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虽然大型制造企业会建立监事会、股东会等,但是仍然存在部门的职责不明确,在销售环节中忽略了市场管理职能,这样一来会对客源产生较大影响。有些企业会将生产制造与原材料的储存划分再统一部门,很容易出现舞弊行为,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其次,有些制造企业的企业文化缺少核心竞争力,不能通过有效的制度来对员工进行约束,仅仅依赖管理经验是很难推动内部控制稳定发展的。最后,缺乏员工激励机制,对于制造企业来讲,员工的工作压力较大,在缺少激励制度的情况下员工无法参与到内部控制当中,很难达到内部控制预期效果。

(二)控制活动不够完善

控制活动不够完善是制造企业比较常见的问题,例如缺少预算控制、缺少授权审批等,预算控制的缺少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管理风险,而非正式的授权审批也很难达到预计的控制效果。经营者仅从经营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治理层面,更多关注经营目标,忽略效率目标。

(三)对风险的管理不够严谨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会有潜在的风险点,有些生产制造企业对风险的管理不重视,不能够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对供应商的信誉度以及原材料质量进行分析,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四)信息传递不畅通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信息是重要的控制要素之一,信息的传递是企业发展的神经系统。在进行企业控制管理过程中,严谨管理层级较多,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够全面不够准确。制造企业各部门之间接触很少,大多各负其责,只要将部门业务信息公示即可,但是一定要考虑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以免对企业运营带来负面影响。在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的条件下会直接制约内部控制效果的发挥。

三、优化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企业法》的相关规定,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合适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例如会计制度、实物保管制度、审计制度等,建立授权控制制度与岗位责任制,设置作业流程与工作目标,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内部控制管理,定期对各部门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到真正落实,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二)对内部控制环境加以完善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管理有效执行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实现制造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目标,必须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与氛围,首先,管理层要对企业内部控制高度重视,提升经营管理理念,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与风格,完善各部门组织机构,对各个部门进行单独授权并制定职责,保证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诚信与道德观念,加强员工素质能力培养,发挥内控的具体作用。其次,要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完善,能够正确认识到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根据国家对制造企业的根本要求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每个员工都能够各司其职。最后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制造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会涉及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所以在对内控环境优化的过程中,要对人才进行合理规划与分配,加强员工的内部培训,使员工们了解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都会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影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合理制定人才招聘机制,完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促进权责利三者统一,保证内部控制管理顺利实施。

(三)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一定要将各种风险降至最低,通过合适的手段来对各种风险进行分析,找准业务风险点,采取恰当的方法来避免风险的发生。以碳纤维行业为例,该行业属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高技术密集型产品,所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生产技术复杂,产业的发展会涉及学、研、用等多个环节,在对产品研发方面,由于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行业壁垒高,所以存在的风险也较大,碳纤维行业在对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建立起内部监督机构,及时对企业高风险区域进行排查,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帮助企业提升风险防御能力。在实际行动中,需要将风险防范融入到企业文化中,结合制造业自身所处环境以及发展特点加大风险控制力度,提高内控风险管理的执行力。

(四)构建信息管理平台

信息的有效沟通是促进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有利条件。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能够对内控标准的制定、活动成效的反馈以及控制报告的修改进行及时传达,有效缩短信息传达时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企业各个部门以及每个员工都能够通过该管理平台了解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打下坚实基础。

(五)设置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洞,通过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能够及时发展内控缺陷,为内控管理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制造企业领导要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各部门的执行活动进行审计,彻底治理舞弊行为,发挥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

四、结束语

对于制造企业来讲,内部控制管理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各职能部门进行职责分工与协调,降低利害冲突风险,高效、有序的完成生产经营活动,促使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完成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另外,内部控制能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对其进行控制并改善。制造企业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从体制层面、业务层面来建设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出科学的管理方案,从根本上保障经济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部门制度信息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订阅信息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展会信息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