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策略的研究

2019-12-08程红宇王倩沈阳工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6期
关键词:双创意识思维

■ 程红宇 王倩(沈阳工学院)

2014年9月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双创”概念,2015年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自此掀起一股创新创业潮。目前中国经济格局正处于转型期,创新创业是我国一个必然的且重要的历程,其目的在于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意识,集聚中华民族智慧的力量使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国家给予的资金、政策、或优惠条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就高中以前的教学体系来看,它属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延缓了学生们创新创业思维的开发。当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他们卸下高考包袱,开始忘乎所以虚度光阴。其次学生所学习的课堂知识仅与考试相关,与实践干系浅薄。导致学生没有途径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其横向逆向发散思维受到阻碍,学生存在普遍创新创业意识浅薄的现状。

(二)学生创新作品含金量低、社会认可度低

各大高校为了响应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号召,举办了多种多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吸引大学生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投资商和企业。参加比赛的学生人数众多,但是最后被选择成功上岸的项目却寥寥无几。其普遍存在创新创业项目单一,可行性不够高的问题。他们未经社会,往往对项目的风险、成本等有所顾忌,导致其出现的作品含金量较低,社会认可度低。这就需要优秀的指导老师在他们稚嫩的作品中给其专业的指导,更需要优秀团队创新意识。

(三)高校教育体系不健全

虽然国家竭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兴创业,但目前各高校的教育模式依旧普遍古板沉闷。高校教育模式普遍为“一问一答,一题一解”,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没有激情,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另外,各大高校缺乏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开设和普及,教师往往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教育设施不齐全,教育资金力度不大。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大学生加强自身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首先大学生本人应当对一切新事物有好奇心,在生活和学习中要经常问“为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会不由自主的把新事物与其所好奇的信息连起来,然后提出问题最后激发自己潜在的创新思维。其次大学生要善于观察。最后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项目,或者利用假期做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兼职等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高校为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当代大学生接受了十二年的应试教育,埋头苦学不闻不问,没有激情没有想法以至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教师要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上做出改变。实行“翻转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主动激励学生多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灵活教学。其次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邀请或聘请具有双创丰富经验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潜能。最后关于创新创业比赛项目,高校可以自主举办校内比赛或者联合其他高校共同举办。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本校知名度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也能让一些企业在大赛中有找到自己心仪的“伯乐”。

(三)社会给予帮助和支持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社会对具备创新创业的学生需求极大。社会可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时给予降低注册资本、减半税费、延长贷款期限等优惠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支持。社会提供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四)国家提供更多优惠及鼓励政策

作为发展中国家,人才储备和挖掘是很重要的。首先国家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体制,给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学生初入社会缺乏经验,法律的完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其次完善资助政策,比如在住房,医疗等方面都要提供相应补贴,使学生承担小部分。

三、结论

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其创新作品含金量低,高校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国家和高校需要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打破这样的局限性在于: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国家也应当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使大学生今后踏入社会的求职道路具有更多选择,为国家长远的未来及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双创意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