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方法探讨

2019-12-08房艳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兰高镇人民政府

营销界 2019年46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农作物机械化

■ 房艳(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兰高镇人民政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管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新农村经济管理的问题,国家必须制定适合新农村发展的对策,对新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进而使农村的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现阶段新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上存在不合理

第一,我国目前农村的经济模式依旧是家庭承包的种植模式,这种小范围承包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现在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劳动力持续降低,导致农村土地种植的劳动力大都是妇女和老人,他们对农村土地种植方式及农作物培养缺乏必要的知识,导致农村土地种植经营水平处于低位,甚至还会出现经济效益为负值。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存在不符合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比如:农村土地无法进行市场流转,不能充分利用好土地的价值,导致农村经济生产效益受到影响。第二,地区不同,农村从事农业制造企业质量有所差异,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甚至存在一些质量偏低的企业,这些企业却直接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农业经济水平。如今,现在农村经济企业中,有一大批食品加工企业规模比较小,产品单一,无法适应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方式,无法抵抗市场风险,甚至出现企业和农户之间没有形成效益共同体的机制。由于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受到限制。

(二)农业产品销售机制与金融贷款体制缺乏

第一,我国在农村经济政策中缺少金融政策的支撑,严重影响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农村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关键点就是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专业型,这种转化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我国农村经济中,金融政策支持的速度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也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第二,在现如今农业经济中,土地生产者不能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也没有有效的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生产与销售结构不完善,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三)农村基础经济建设不足

目前,很多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地区农产品的发展,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很多地区的政府不重视农村基础经济设施建设,资金支撑不到位,但在很多地区有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修建。除此之外,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农业经济中科技创新不足,尽管国家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政府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与支撑不足,不利于农村创新科技的发展。并且,在我国缺少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所以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缺乏技术驱动。

二、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方法

(一)建立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流转制度

第一,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建立不同的流转制度,确保农村土地归属权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建立完整流转体制。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对农村土地建立完整的档案,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对已经归入城乡建设的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农村不同性质的土地进行准确的信息收集,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进而提升农村土地的使用率,使农村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第二,政府在制定土地流转政策时,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进而使农村土地流转更加科学,便于管理。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也能带动农村企业的发展,合理的制度能够将农村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能够为农村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完善

不同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必须改变固有的土地只能种植粮食的传统观念,因为这种经济方式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使用率,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普遍存在的农村经济问题,必须对农村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让农村经济更加多元化,丰富农村中职产业,进而通过多维度种植农作物来提升农民的收入。政府在调整这些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发现当地的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农业经济规模化发展,进而才能盘活农村经济,提升农村经济技术,才能使农村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绿色食品,更好的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并且还要提升农产品销售链水平,通过市场需求来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传统的农作物无论在生产还是销售环节,产生的效益都是非常低的,所以要想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必须重点发展农产品的二次加工,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入加工来提升产品的价值,增加收入。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大力推荐农村企业采购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保鲜设备,降低加工及运输过程中农产品的损耗,降低种植及销售成本。此外政府也应该完善对采用先进设备企业的支撑政策,促进农产品企业的技术升级,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及生产设备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落后,将会直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土地的基础设施,比如:对农村公路网的建设、水资源的配送、农业用电及配电设施的建设,进而帮助农村快速实现机械化种植、收获。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必须重视水利建设,只有对土地配套完善的水利工程,才能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并且在完善水利设施过程中,一定要将节水融进去,这样才能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其次,政府应该在农村推广机械化作业,通过使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但是由于机械化设备在操作上比较复杂,农民操作比较难,所以政府还要积极与生产设备企业进行沟通,鼓励其研发既简单、又实用的机械化设备。并且政府还要对机械化设备质量加强监管,确保农用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最后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学习机械化作业,充分利用机械化设备既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降低农产品的损耗。

(四)加强农业生产者的培训

生产者的素质能够直接决定生产效益。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生产者进行农业知识和机械化生产知识的培训。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特点,针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者进行培训,比如:根据土地状况种植适合生长的农作物;不同农作物需要的水分、肥料不同;不同时间点,需要对农作物做不同的处理;等等,只有从事农业生产者熟知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政府也应该对操作农用设备者进行设备操作培训,操作者只有熟练掌握机械化设备的操作,才能充分发挥农用设备的作用,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最后,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生产者和设备操作者的安全知识培训,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生产者应该使用绿色肥料,尽量少使用甚至不用化学制品,减少农作物的化学成分含量,让产品更加绿色;对于设备操作者一定要进行安全培训,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由于操作不当使设备损坏;操作者应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造成人员伤害。

三、结语

在现如今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发展的前提下,各级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经济管理发放也要进行更新,必须摒弃传统的农村土地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农村土地进行统计分析,合理利用土地,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率,提升农村的经济效益。在农村经济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使农村经济得到转型,提升农民收入,为国家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农作物机械化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