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约之间显音乐文化传承情怀
——杨赛主编《中国历代乐论选》书评

2019-12-08吴玉堂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历代音乐文化

●吴玉堂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100101)

复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建构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须对中国历代的音乐思想和文论有全面的把握和了解。然而,这些文本散存于纷繁浩渺的各类书籍中,逐一查询这么多的音乐文献资料,实在是一项费时费力且难免挂一漏万的事。要在阅读音乐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特质,更需要有一本博约取舍得当的教材。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相关成果主要有《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和《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略述如下:

1961年,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在编写《民族音乐概论》的过程中,曾由吴钊、赵宽仁、伊鸿书、古宗智等前辈编写过一本《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作为内部参考资料出版。1981年5月,吉联抗加以修订,署名“文化部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2011年9月,此书作者署名变更为“吴钊、伊鸿书、赵宽仁、古宗智、吉联抗编”并再次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原版出版。

2011年6月,王耀华、方宝川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了《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第一辑,收录《二十六史》中的《律志》、《乐志》和《十通》中的音乐文献,全14册,定价13000元;2012年10月,又影印出版了第二辑,收录宋元以前(包括宋元时期)的57种音乐专书,全12册,定价9800元;2014年12月,出版第三辑,收明代音乐专书63种,全38册,定价24000元;2016年10月,出版了第四辑,收清代音乐专书105种,全54册,定价33000元。

《中国古代乐论选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我国古籍中音乐文献进行整理的早期成果,具有开拓意义。在各种古籍文献尚未全面点校出版时期,能有此著,前辈们做出的努力和辛劳是可想而知的。《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将古籍善本影印出版,作为研究之用,实为不可多得的好资料,但是全套四辑共118册,总价79800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内容之庞大,还是价格之高昂,都难以承受,加之很多大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薄弱等因素,因此,此书很难作为大学生的教材来使用。

在前述成果的基础上,由上海音乐学院的杨赛主编,杨和平、孙晓辉、黄虎、康瑞军、齐江、冯雷、喻意志等八所国内知名高校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共同编写的《中国历代乐论选》正式出版。该著旨在解决中国古今乐论方面的教材问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2月出版,全书18.2万字,定价54元。

作为介绍中国古代音乐思想观念、管理机制、方法途径的教材,使学生在阅读后,对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所产生的各种音乐基本问题都有所了解,实现“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之效果,且不使其陷入文献的海洋里无法自拔,这就要求教材的内容针对性强、涵盖面广、选文损益得当。《中国历代乐论选》是否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一)针对性强,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便利。

本书面向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指向十分明确。在书的“后记”中明确指出“本书是作为教材使用的”[1](P423),书后的附录附有《课程标准》,明确了书的功用:“可作为音乐学专业基础课程、音乐教育专业主干课程、艺术管理(音乐)专业基础课程。”[1](P418)并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给予了完整而充分的说明。在本书的文献来源上,力求体现编者“让读者满意,让教师、学生、研究者满意”的学术追求,绝大部分文献来源于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知名出版机构出版的各类古籍,且在文后均注明了文献依据。如第一章第一节《尚书·尧典》文后注明“孙星衍撰:《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版”[1](P8);第十一节《韩非子·十过》后注明“陈奇猷著:《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P52);第三章第五节《文心雕龙·乐府》后注明“[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P139)等。

古文的艰涩难度使很多学乐者对中国古典音乐文献望而生畏,殊不知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往往凝聚在这些艰涩的古文里。要了解这些优秀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必须阅读当时名家们的乐论。为了逾越现代汉语和文言文之间的鸿沟,《中国历代乐论选》在编辑体例上做了很好的安排:每章前有“导论”,介绍这一时期的历史、政治、文化等背景,把所有的乐论选段置于特定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中来理解,在总体把握和具体理解的互相建构中,找寻我们今天传统音乐文化的根脉。如第六章明清乐论之导论,作者将贯穿宋、元、明、清的音乐文化发展的戏曲音乐作为整体背景,“以最早全面论述北曲演唱的《唱论》为始,并以演唱理论为主要线索,兼及伴奏、宾白、宫调、曲牌、板式等”[1](P283),并依此将戏曲音乐的相关论述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燕南芝庵《唱论》为代表的声乐演唱时期,二是以王骥德《曲律》为代表的全面论述期,三是以李渔《闲情偶寄》为代表的舞台搬演时期。”[1](P283)在这一论断基础上,对《唱论》、《曲律》、《李笠翁曲话》做出简要述评,并对戏曲音乐的伴奏、曲白、宫调等问题作了评价。这样,在内容上凸显了“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①的特点,再补之以王守仁的《传习录》、萧鸾的《杏庄太音补遗序》、徐上瀛的《溪山琴况》、冯梦龙的《山歌序》、张廷玉的《明史·乐志》等内容,既对明清时期的音乐文化特征有了明确的认识,又对这一时期的各项音乐文化发展与精彩论断有所了解和掌握。

每一个乐论选段,都有指导读者加深理解的“解题”,对乐论的出处、产生的具体文化背景、思想取向等加以说明。如第二章两汉乐论中,刘安的《淮南子》文后的“解题”:“刘安(前179-前122)……好读书、鼓琴,善文辞,作《离骚传》。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著《淮南子》……《本经训》为第八篇,取本经造化出于道,治乱之由得失有常之意。”[1](P69)这样的内容编排,无论对于思想史研究者、音乐表演者,还是音乐各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都适于阅读而毫不费力。

每篇乐论之后,都对文中的生僻字、关键点、通假字等逐一做了注释,对于古文基础较薄弱的读者,免去了生僻字查阅的费时费力。如在第一章第九节的《庄子·齐物论》中,“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1](P43)若无注释,读者将十分费力,而本书便可参看文后注释:“子綦:南郭子綦,楚昭王庶弟、楚庄王司马,字子綦,住南郭。其人怀道抱德,虚心忘淡,庄子羡其清高而托为论。偃:姓颜,名偃,字子游。而:犹‘汝'。吾丧我:我自忘。”[1](P44)这样,边读古文边看注释,阅读事半功倍,轻松多了。

编者们还为每段乐论加了“说明”,对乐论选段的价值地位、思想主旨、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做了总结和说明。如在第十节燕南芝庵的《唱论》后“说明”:“‘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理'和‘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之说,是《唱论》中最为明确的曲唱美学思想表达。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文化均有深远影响,其思想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唱情'、‘唱性'、‘唱理'则是对各家思想的艺术化表达。而文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则是一种崇尚自然之美的主张,顺应了自‘丝'到‘竹'再到‘肉'的‘渐近自然'之理,更是肉声胜于器声的审美追求……”[1](P278)这样,把音乐置于文化中来理解,把乐论置于特定时代、特定政治和宗教等诸多文化背景中看待,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是可想而知的。

综上,《中国历代乐论选》的解释准确到位,引导深入浅出,对古文功底薄弱、古代音乐思想把握不准的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而言,实乃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根脉的“福音书”。

(二)博约得当,内容涵盖了从古至今的典型乐论。

中国乐论文献始自先秦,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再加上先秦儒家礼乐思想的支撑,音乐相关的记载、论述不可胜数。那么,在如此多的音乐文献中如何取舍而编成教材,乃十分不易之事。选文既不能偏于一隅,又不能繁于枝叶使得树干难辨,要在博约间得乎法而显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之内在机理。《中国历代乐论选》的编订却合乎于这样的使用条件。

先从《中国历代乐论选》的涵盖范围窥其概貌。第一章,先秦乐论,有《尚书·尧典》、《周礼·春官宗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国语·周语下》、《老子》、《论语》、《墨子·非乐上》、《孟子·梁惠王下》、《庄子》、《荀子》、《韩非子·十过》、《吕氏春秋》共十二节。第二章,两汉乐论,有《淮南子》、《春秋繁露·楚庄王》、《礼记·乐记》、《史记·乐书》、《说苑》、《新论·琴道》、《白虎通论·礼乐》、《汉书·艺文志》、《论衡·感虚篇》共九节。第三章,魏晋南北朝乐论,包含《列子·汤问》、《乐论》、《声无哀乐论》、《宋书·乐志序》、《文心雕龙·乐府》、《南齐书·乐志》、《高僧传·经师》、《魏书·乐志》、《刘子·辨乐》、《古今乐录》共十节。第四章,隋唐五代乐论,有《隋书·律志》、《隋书·音乐志》、《贞观政要·礼乐》、《乐府解题》、《乐书要录·辨音声·审声源》、《太乐令壁记》、《素琴传》、《教坊记序》、《琴诀》、《琴会记》、《送孟冬野序》、《乐出虚赋》、《羯鼓录序》、《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共十五节。第五章,宋元乐论,有《琴史》、《乐书·序》、《碧鸡漫志》、《通志·乐略》、《朱子大全》、《大乐议》、《文献通考·序》、《词源》、《琴律发微》、《唱论》共十节内容。第六章,明清乐论,有《传习录》、《杏庄太音补遗序》、《南词叙录》、《曲律》(魏良辅)、《曲律》(王骥德)、《度曲须知·收音问答》、《溪山琴况》、《山歌序》、《闲情偶记·演习部》、《明史·乐志》、《乐府传声》、《顾误录·度曲八法》共十二节。第七章,近现代乐论,有匪石《中国音乐改良说》、王光祈《欧洲音乐进化论序》、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乐曲学》、郑觐文《在大同乐会演说》、青主《我亦来谈谈所谓国乐的问题》、黄自《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钱学森《机械音乐》、吕骥《中国新音乐的展望》、贺绿汀《中国音乐界的现状及我们对于音乐艺术应有的认识》、萧友梅《复兴国乐我见》共十节。

时间上,从先秦至近现代,时间跨越了各个历史朝代;内容涵盖儒、道、法等各家观点,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司马迁、刘向、班固、阮籍、嵇康……,辑录了散见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时期的各类文献中有关音乐起源、音乐功能、音乐机构、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雅乐、俗乐以及音乐美学等方面的代表性论述,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历代思想家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及各类音乐文化事象,可谓博约得当。

《中国历代乐论选》的选文也较典型。仅第一章就比《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多了《尚书·尧典》、《周礼·春官宗伯》等,这些文论全面反映了当时的音乐美学追求“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也指出了当时的乐教机构是“大司乐”以及“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的乐教条件以及乐教目的、对象、方法、内容、功能等多方面内容,[1](P8)对于全面了解周代音乐文化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不应被忽视。第二章“两汉乐论”第一节刘安的《淮南子》,其“美学思想上承先秦,下启魏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历史环节”[1](P73)。而对于《乐记》,蔡元培曾评价:“吾国言乐理者,以《乐记》为最古,亦最精。”[2](P397)但在《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中,仅选取了刘向《说苑》中的相应内容,相对而言,减弱了《乐记》在中国古代音乐史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也未收录。在《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中成为漏网之鱼的重要文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多,如沈约的《宋书·乐志序》、萧子显的《南齐书·乐志》、慧皎的《高僧传·经师》、魏收的《魏书·乐志》、智匠的《古今乐录》;在隋唐五代的乐论中也不少,如魏征的《隋书·律志》和《隋书·音乐志》、刘贶的《太乐令壁记》、司马承祯的《素琴传》、柳识的《琴会记》、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南卓的《羯鼓录序》、刘昫的《旧唐书·音乐志》、欧阳修的《新唐书·礼乐志》等。这些乐论,要么代表着一种新的音乐见解和思考,要么反映着当时的音乐文化现实,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纵观全书,时间贯穿古今,选文汇集了各个朝代乐论之典型和代表。可以说,阅读此书,犹如求教于历代音乐大家之间,聆听古代先贤讲述中国传统音乐肇始、发展和未来之文化长河的感觉。

在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势面前,我们很多音乐学习者,甚至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者,对中国古代和前辈们的音乐思想、观念、方法、理论等诸多问题关心不够,对问题的关注仅仅局限于专题论文写作的某个点或者一个小面,很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中国历代乐论,是我们阔步迈向未来,步入世界音乐之林的基石,意义如下:

(一)中国历代乐论是我国乐思之河

霍华德·加德纳曾说:“如果脱离了与自己过去文化和传统的延续性,在教育方面的任何发明都是不能持久和有效的。”[3](P429)黄翔鹏先生“传统是一条河流”的论断,因概括文化传承的准确、贴切而形象,被广泛接受、引用。如果从舞阳贾湖骨笛算起,我们至少具有七八千年以上的音乐传统。在传统长河中,很多民间的音乐和支撑音乐产生、发展的思想观念,有的随着社会历史变迁而消逝,有的融进民间成为传统音乐得以继续的文脉之根本。好在各个时代都有关于音乐不同方面的记载,因此,今天所见古人著述中的音乐思想,也大体能够反映当时全社会秉持的音乐思想观念,由此,也奠定了我国音乐文化之独特风貌的基础。我们今天提倡的“中国乐派”之文化根基,不外乎我们丰富厚重的历代音乐论著。学习我们的历代乐论,就犹如在前人所开凿的传统音乐文化之河中行舟、遨游,将我们的音乐文化之舟驶向未来人类文明的汪洋大海。

(二)中国历代乐论是音乐成长之本

中国历代乐论能让音乐学习者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支配作用或者有过重大影响的音乐思想。比如我们了解了道家老庄的音乐思想,对理解近现代有道家文化身份之阿炳的音乐就有很大帮助: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和相反相成的辩证观,这是阿炳《二泉映月》之所以恬淡自然的根由,而高低呼应、对比相成的音乐结构手法,则是其相反相成辩证观的体现;庄子的“动于无方,居于窈冥;或谓之死,或谓之生;或谓之实,或谓之荣;行流散徙,不主常声”[1](P42),此说不是形象地揭示了《二泉映月》之乐旨吗?至于歌唱方法,燕南芝庵的《唱论》则较全面地做了论述:“歌之格调:抑扬顿挫,顶叠垛换,萦纡牵结,敦拖呜咽,推题丸转,捶欠遏透……声要圆熟,腔要彻满……”[1](P273)这些歌唱方法,对于掌握中国传统唱腔曲目(如京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对于研究者而言,也能很快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韵腔之法。所以,无论是音乐理论研究专业,还是音乐表演专业,对中国历代乐论的研读都能对优秀音乐素养的形成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历代乐论是音乐创新之源

在现代社会, 诸多的财富和价值源自于创新能力和求异思维, 由于现代社会的进步更多地取决于人的独特的创造能力,故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追求的基本目标。[4](P77)但是,任何领域的创新都需要有丰厚的相关知识积累才行。人类通过知识的学习,由“自然人”逐渐成为“社会人”,并进而成为“现在文明人”,最终实现“自由人”的终极目标。学乐者首先得理解并掌握中国音乐的历史知识,能够理解古今音乐思想、方法之要旨,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精神要旨,才能进而去粗取精,自我升华,达到创新的目的。创新,是针对于传统而言的,没有传统积淀的所谓“创新”,就是瞎折腾。创新也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被广泛接受而不致于成为没有文化负载的噱头。而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国历代乐论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再看《中国历代乐论选》,取中国历代乐论之精华,是浓缩了的中国历代音乐思想、理论、方法。所以,此书的编著,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史等专业学术研究者的需要,为广大学乐者提供了步入前人丰硕音乐成果的捷径。

当然,作为教材的《中国历代乐论选》也存在一些问题。既然以教材定位,那就得按照教材使用的实际,按照乐论内容要求作出课程进度设计和总课时方面的大体要求,这是教学单位和老师们设计课程进度计划的重要基础之一。为更好地引领学生吃透内容,课后应留一些思考题以方便上课内容的巩固和进一步思考。要让学生快速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音乐思想、理论,应对所选内容做个大体的分类,如按儒、释、道分类后依时间先后顺序列出,则各家思想脉络更加清楚了然;按器乐、歌曲、戏曲等分类后,则更加有利于不同专业爱好者快速找到自己要找的乐论内容等等。

但瑕不掩瑜,在中国历代乐论教材建设之路上《中国历代乐论选》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不能过分苛责而忽视了其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内在要求使我们每个学乐者都不能忽略对中国历代音乐思想观念、方法技术的了解和研究。《中国历代乐论选》以教材定位,细致地做导读、解题、注释、说明,旨在让每一位学乐者读懂,进而让读者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多样、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可谓煞费苦心。笔者相信,《中国历代乐论选》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中迈出的坚实一步,将会为我们的音乐文化自信,起到切实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黄翔鹏先生将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概括为:起源于人类社会的远古时期,经历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参见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发表在《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历代音乐文化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历代画谱类编》
音乐
历代名人与股市的渊源
湖南历代散曲初论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