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

2019-12-06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隐者秋思衬托

1.正面描写

(1)空间视角。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答题时常用到的术语有“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俯仰结合”等。

(2)动静关系。诗歌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采用互相映衬的手法来开拓意境,表达情感。它包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和“以静衬动”,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便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3)多种感觉相结合。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高明的诗人不仅善于观察,而且还善于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来表达对外界的感受。

(4)渲染。即对环境、景物或人的作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的某种本质和特征。很多时候,渲染和烘托同时出现,但渲染属于正面描写,烘托属于侧面描写。一般用于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5)联想想象。联想、想象是两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联想是由甲事物说到乙事物,它属于“记忆”的范畴。想象是说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它比联想更为重要。

(6)虚实结合。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7)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如实地勾勒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画面。可用于写景如《天净沙·秋思》,写人如《卖炭翁》,叙事如《寻隐者不遇》。

(8)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言行举止、神情意态、心理活动、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典型情节的描写,如张籍《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侧面描写

(1)对比、衬托。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达技巧。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做背景来陪衬的一种手法。

(2)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达技巧,简单说就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

(3)對面落笔。是指在思乡、怀人、送别等类型诗歌中,作者往往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着力描绘对方如何思念自己的一种手法。

猜你喜欢

隐者秋思衬托
秋思
寻隐者不遇
秋思
《寻隐者不遇》续篇
寻隐者不遇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老妪都解未必解——浅谈《观刈麦》中的几组对比、衬托的作用
寻隐者不遇
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