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瓦利治疗难治性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

2019-12-06刘瓦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腠理鳞屑瓦利

刘 洋,刘瓦利

(1.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 100081;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银屑病,中医学称之为“白疕”。《外科大成》称“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屑,俗称蛇虱。[1]”现代医学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寻常型最为常见。本病病因复杂,易于复发,难以治愈,对患者的心身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成为当前皮肤科领域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2]。笔者有幸在临床跟随刘瓦利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难治性银屑病的经验,从理论与临床实践探讨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寻常型银屑病病机较为复杂,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国内中医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占主流的治疗思路亦是从血论治,其中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为公认的辨证分型,但是对于某些肥厚斑块型银屑病,从血论治疗效往往不理想。刘瓦利认为银屑病发病风寒为先,阳气闭郁、寒凝血瘀是难治性银屑病的发病原因之一,治疗以宣通腠理、温经通络为主,兼清热解毒,标本兼治。

2 辨证分型和选方用药

刘瓦利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将难治性寻常型银屑病分为阳气闭阻型和寒凝血瘀型。

2.1 阳气闭阻型

《灵枢·五癃津液别》记载:“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寻常型银屑病多于冬季症状加重或复发,至春夏季节减轻或消失,正符合这种特点。因阳气升发敛藏失常,便无法发挥“卫外而为固”的作用,以风、寒为主的外邪侵犯人体,致卫阳郁闭,外邪郁拂化热,郁热内迫血分而发为银屑病。临床所见,可以是进行期银屑病,也可以是久病不愈患者,皮损颜色淡或淡红,干燥,鳞屑不厚。可伴有四肢怕冷,胸中燥热,运动、热水浴后症状有所减轻,舌质红或淡红,苔薄白,脉紧或涩。“腠理郁闭”常与“血热”相互为患,壅滞玄府,腠理开阖失司,气机壅滞,而气机壅滞则热毒更盛。血热邪毒易耗伤气血津液,加之腠理郁闭,气血津液不能输布于肌肤,肌肤失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治法应温散解郁、开郁热外达之路。“火郁发之”是调动机体正气、驱邪外出的治则,而不应局限为发汗,宣散气机与清热泻火并用,以清热解毒凉血药为主,加用小剂量麻黄、桂枝,起到内引阳气、外散风邪、温通腠理、发越郁阳的作用,使内外通达,鼓舞正气,驱邪外出,并且使用桂枝、麻黄发汗,可以使汗液润泽肌肤,对于较厚的干燥角化型银屑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2.2 寒凝血瘀型

图1 治疗前后比较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干癣候》曰:“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3]”明确指出风湿、寒湿为外在的致病因素,内有血热,复遇寒湿或风寒外侵,内外之寒热相搏,其病乃生。后世医家亦秉承上述寒、湿、风在“癣”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思想,相应配伍出许多祛风燥湿散寒的方剂。如《太平圣惠方》的白蒺藜散,药用白蒺藜、防风、细辛、麻黄、独活、秦艽、苦参等辛散温燥之品,也配伍一些滋阴补气活血之剂,辛温燥湿以祛外邪,甘寒滋润而和内变。

此型患者多由血热证转变而来,患者在前期的用药过程中多以清热解毒为主。初期常可取得较好疗效。“血得寒则凝”,长期应用清热解毒之品,伤及机体阳气,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血瘀证。刘瓦利认为,对于本型患者如果只单纯运用活血化瘀疗法,皮损消退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消退,往往不能有效缓解病情。若加入温阳通络之品,气血得温则运行通畅,所谓“血得温则行”,皮损则更容易消退。

3 典型病案

案1:徐某,女性,29岁,银屑病史10年,本次复发1个月,在外院服用抗生素、复方青黛胶囊等,皮疹不能控制且迅速发展。症见躯干、四肢多发点滴及斑片状红斑,覆以白色鳞屑,伴有心里燥热,四肢怕凉,无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诊断寻常型银屑病,辨证属血热内蕴、阳气闭阻。

图2 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比较

治宜清热解毒、宣通腠理。方药:土茯苓30 g,草河车15 g,白鲜皮15 g,北豆根6 g,大青叶10 g,金银花10 g,生地20 g,麻黄6 g,桂枝9 g,生甘草6 g。其中土茯苓甘淡而平,为除湿解毒、治疗银屑病之要药;草河车、白鲜皮、北豆根、大青叶均为苦寒之品,清热解毒消斑;金银花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宣散风热;生地清营凉血护阴;更用麻黄、桂枝宣通腠理。经过4周辨证加减治疗患者皮损基本痊愈。

按语:本例患者病程较长,每于冬季复发,说明患者感受风寒邪气,郁闭于皮肤腠理,证属血热内蕴、阳气闭阻。“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如果仅仅使用清热解毒凉血法,一味地使用寒凉之剂,阳气内郁,不得宣散而不易透邪外出,皮损难愈。因此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为主,同时加用麻黄、桂枝宣散气机、驱散风寒,引邪外出。通过清热凉血、透汗排毒共奏痊愈之功效。

案2:王某,男,42岁,周身起鳞屑性皮损20年,曾服过阿维A及中药,病情反复发作。本次加重约3个月,患者已服用各种中药,病情不能控制。症见背部、前胸、头部、四肢多发大小不等的鳞屑性斑片,色暗红,浸润肥厚,覆以较厚鳞屑。自觉畏寒,便溏,舌质淡暗苔白,脉沉弦滑,诊断寻常型银屑病,寒凝血瘀证。治宜扶正温经通络为主、辅以消斑解毒。方药:自拟温经通络汤:生黄芪20 g,桂枝10 g,当归尾10 g,黑附子6 g(先煎20 min),川芎9 g,鸡血藤15 g,川牛膝15 g,土茯苓30 g,紫草10 g,蛇舌草15 g,白蒺藜9 g,僵蚕10 g。黄芪扶助正气,桂枝发汗解肌,共助温通而行血之功,为方中主药;川芎、紫草、鸡血藤、川牛膝活血消斑通络;土茯苓、蛇舌草除湿解毒消肿;白蒺藜、僵蚕祛风散结止痒;方中更用附子助阳温通散寒,“血得温则行”,以助驱邪外出。全方温而不燥、活血而不伤正,经过8周辨证加减治疗,患者皮损痊愈。

按语:本患者发病数十年,长期服用清热解毒之苦寒药物,日久导致正气受损,阳虚寒凝,阴血耗伤,因而久病不愈形成顽症,在治疗上如果仅以“从血论治”,用活血化瘀法往往难以奏效。因此我们在治疗上应以扶正助阳、温经散寒通络为主,佐以活血消斑、解毒化瘀之品,使久病导致的顽固难愈性银屑病患者得以痊愈。

刘瓦利在临床中应用该方药加减治疗了数十例患者,并整理了相关病案,初步证实了这一法则和方药的有效性。

4 结语

在临床工作中,刘瓦利运用温散法治疗银屑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这并不代表摒弃了从血论治的理论。她认为银屑病的本质是毒热内蕴,所有证型中毒热表现始终存在,所以在银屑病的治疗中,清热解毒凉血治则贯穿始终[4]。如在清热凉血的基础上加温阳、散寒、宣通腠理之品,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临床中需要全身辨证和局部辨证相结合,抓主证才能正确使用温阳宣散药物。其次,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药物,避免长期使用辛温之品,耗散阳气。虽然使用温法治疗银屑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需要长期随访,并需要规范和准确辨证,如果能够通过一些严格规范的研究,提供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将会对银屑病的治则治法起到很好的启发补充。

猜你喜欢

腠理鳞屑瓦利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美欧关注纳瓦利内健康问题
俄对纳瓦利内发出“最后通牒”
拥抱鳄鱼解抑郁?谨慎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字里藏医》之——腠理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