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气功中医术语英译问题探析❋

2019-12-06王珊珊曾佳俪张存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宣传册招式心火

王珊珊,曾佳俪,张存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29)

在我国健身气功源远流长,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与中医药有着天然的联系。健身气功因其极富东方特色的修身养生理念、简单易学的功法以及显著的疗效在海外越来越受推崇。近年来,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气功专家学者,在继承传统气功功法基础上,先后编创了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十二段锦、大舞、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马王堆导引术、太极养生杖,为目前流行的9种主要健身气功。中国外文出版社自2007年来,先后出版了9种气功的外文译本,对气功对外宣传及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本文以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这9种气功英译本(即“对外宣传册”)为研究对象,拟探讨健身气功中医术语英译的特点及问题,并对其中的误译进行修订,以期为更深入地气功翻译研究及对外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1 健身气功与中医

从历史渊源看,健身气功是基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的认知和把握,是在古代人体生命观的基础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和锻炼。因而在功法动作编排及在习练时一招一式的技巧上,既遵循了运动生理学规律,也反映了中医对人体生命的认识。如“八段锦”涉及的中医内涵丰富深刻,包括了中医养生理论、中医藏象学说、中医治未病思想等,倡导阴阳平衡、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主张将精、气、神等理论运用于日常锻炼之中,以达到健身驱病的功效[1]。又如东汉时期医学家华佗,观察多种禽兽自然活动生态和特性,选取虎、鹿、熊、猿、鸟5种禽兽的活动形象融入医理体疗之中编创出的“华佗五禽戏”,就综合运用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和气血运行等理论,使习练者获得防病、祛病、健康长寿的功效。因此,对健身气功功理和功法的阐述及对健身效应的阐释都必不可少地涉及到中医学理论。可以说,深刻了解气功的中医文化内涵,对于学习气功具有重要意义。

2 气功英译研究现状

气功对外宣传翻译工作是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具体手段,也是中国体育与世界体育接轨的重要媒介。凝结着中国哲学思想、中华文化以及中医科学知识的气功,要翻译到让外国人看得懂并不是一件易事。在长期的中医对外翻译活动中,气功的翻译最为少见。迄今国内对气功文化翻译的研究较少,对已出版的气功英语版书籍及对外宣传资料也缺乏相关研究。近20年来,能够搜索到的相关文献仅有寥寥数篇,且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气功翻译原则、方法的研究[3-5],对气功名称及套路名称翻译的研究[6-7],对气功常见术语翻译的研究[8-9]以及基于某一方法术语的研究,如基于受众分析的气功术语英译研究[10]。从现有文献可知,对气功文化翻译策略与方法的研究未能形成体系,对气功的中医内涵翻译研究重视度不够。

3 健身气功中医术语英译问题例析

九套健身气功系列丛书中,在功理作用、注意事项等解说中涉及大量中医术语。通过分析翻译方法与特点,发现对外宣传册各译本多以意译为主,即根据原文大意翻译而非逐字逐句翻译,基本达到文本的交际功能。但对于中医术语,因多采取简化译法,甚至省略不译,致使中医文化内涵在语言转化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流失。此外,译本也存在术语不统一及误译现象,主要问题举例分析如下。

3.1 术语不统一

表1显示,鉴于气功与中医学的密切关系,气功术语翻译中势必会涉及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翻译。然而当前中医术语标准问题尚未解决,直接影响之一就是相关术语的翻译难以达成一致。九套气功译本的译者可能不尽相同,在翻译过程中参照的术语标准不一致,甚至可能在无参照的情况下自行翻译,致使各译本出现了术语不统一的现象。

作为同一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书籍,基本名词术语至少应保持一致。况且这些术语在国际上已经有几个较为流行的标准,可以统一参照其中一个标准进行翻译。此外,对于名词术语译者更不可根据个人喜好自行翻译,否则将影响读者的理解和译本的宣传效果。

表1 同一术语的不同译本

3.2 中医术语省译

表2显示,由于对外宣传册面向的读者是海外气功爱好者及习练者,考虑到受众的中国文化水平及中医知识理解能力,译者在翻译相关术语时多使用意译法,以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理解困难。然而,这种译法也造成了文化内涵的流失,虽不影响习练气功的动作,但对于深刻理解功法的历史渊源及气功之精髓则是一种损失。如健身气功八段锦,8个招式名称分别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其命名就体现了该功法的中医藏象学说理论基础以及每一招式所具备的独特养生效果,这在南宋·曾慥所著的《道枢·众妙篇》中有详细记载。其中有3个招式名称涉及中医术语,八段锦部分招式英译,分别列出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外宣传册[11]以及研究组修订的译文。

表2 八段锦部分招式英译

对外宣传册的译文省略了“三焦”“五劳七伤”“心火”这3个术语,将“理三焦”“(治疗)五劳七伤”“去心火”转译为regulate the internal organs,prevent sickness and strain,relieve stress来泛指健身气功的习练效果。该译文作为招式名称来讲,简洁且易于读者理解,不足之处是未凸显每一招式的特有疗效,可传意却不精准。翻译时不妨保留原文内涵,显化出八段锦每一招式间的区别。如“五劳七伤”意指“五脏劳损、七情伤害”,可译为five consumptions and seven damages,文外加注释说明“五劳七伤”的出处及中医内涵。

如今的气功受众已不同以往,习练者大多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素养或中医文化知识,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译文可以更多地展现中国文化内涵,体现气功文化之美。为此,研究组设计并发放问卷,对表2中3个招式2个英译本的接受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对象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的留学生,要求母语为英语或学习英语达3年以上,且学习中文2年以上,即问卷对象可以较好地理解中英双语。共发放问卷31份,回收问卷31份,有效率100%。其中,61%的留学生了解气功甚至习练气功至少1年以上。调查结果显示,81%的留学生倾向于译文保留中医意象,表示将“三焦”译为the Triple Energizer (Sanjiao)比internal organs更具体明了,“心火”“五劳七伤”直译为heart fire、five consumptions and seven damages更有助于理解功法功理。当然,也有少数受访者担心将这些中医概念解释给缺乏中医背景知识的人会比较困难。事实上,早期将“心火”译作heart fire时,曾使西方读者颇感困惑,不知heart之中的fire从何而来。然而经过几十年来中医在西方的传播和应用,西方读者现在基本上理解并接受了“心火”“肝风”这些中医里不同寻常的概念[12]。因此,直译此类术语已经在海内外逐渐达成共识。

调查中,对于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71%的留学生建议使用“音译加直译加解释”或“直译加解释”,认为此译法“保留了中医内涵和功法功效”“更能传达原意”。可见,受众的文化审美视阈发生了变化,其“期待视野”有所提高,这种新的读者期待势必会影响到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3.3 过于浅化翻译

对外宣传册中,在翻译某些中医术语时使用了浅化手段进行去异化(dealienation)处理。“所谓浅化,就是把特殊的东西一般化的一种译法”[2]。其好处是可以降低译文的文化陌生感,增强可读性,易于为目的语读者接受。但使用时应注意把握尺寸,做到浅而有度。部分译文在处理中医文化信息时过于浅化其文化内涵。

(1)颠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

Tapping the heels on the floor can stimulate the spine and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along the spine,and improve blood and inner energy circulation,to achieve an internal balance[11].

(2)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从而达到疏经泄热的作用,有助于去除心火。

Swinging the head stimulates such points as Dazhui at the nape of the neck,thus helping to regulate the inner energy circulation and get rid of internal stress[11].

例(1)中,“督脉”被译为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along the spine,回译为“沿脊柱的经络”表述不够准确。而“阴阳平衡”被简化为internal balance,指代不明。例(2)中,“疏经泄热”“去除心火”是对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一招式功效的阐释,指出习练该招式有助于治疗心热火旺之证。译文泛泛而译,没有体现这一点。宣传册中有多处类似的处理方式。事实上,现在普通的西方大众对中医也并非一无所知,有些术语已被广为理解和接受。2018年2月17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在国外的接触度、理解度急剧上升。其中,认知度排名前十名的中国文化词语中就有“阴阳”(第2名)“气”(第7名)“气功”(第8名)。鉴于受众的理解力和接受度已提升,可以尝试将“督脉”译为Dumai meridian,“阴阳平衡”译为the balance betweenYinandYang。

此外,过于简化的翻译因概念表述不够明确,也会给读者带来困惑。“五劳七伤”,因为译者多使用意译法,致使译文五花八门。“五劳七伤往后瞧”除以上提到的版本,还有Looking backward to Treat Overstrain and Injury[13]等,各版本回译后使得译文多种多样。李照国在讲中医术语名词翻译原则时就强调了译文的回译性,并指出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气功术语的翻译。“回译性”指的是英译的中医名词术语在结构上应与中文形式相近。“具有回译性的译语能较为准确地再现原文所含信息,减少翻译过程中对信息的损益程度……有利于中医走向世界并保持其固有特色”[2]。注重译语的回译性,也有利于提高交际效率,限制滥译。当然,“由于气功是多学科、多教义、多文化的融合产物,其语言外壳与实际内涵的关系十分游离。若不深究其实际内涵而只是一味地追求译语的回译性,必然会以形害意”[2]。此外,如能建立统一的气功术语标准体系,则能有效避免理解多样化。问题是,正如中医术语、气功术语所具有的独特性,使得翻译很难达到形式上的完全统一,如果一定要统一,那么能够统一的也只是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14]。

3.4 误译

健身气功对外宣传册中也有一些误译之处,多数是由于译者对中医概念不够清楚而导致的误读。

(3)加强了人的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交流。

…to communicate congenital Qi and postpartum Qi[15]。

“后天之气”指的是后天水谷之精气,是人出生以后,通过食物、阳光、锻练等因素生长的,应译为postnatalqi(出生之后的气)。postpartum意思是“产后的”,与原文大相径庭。

(4)中医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经之气。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lds that the Dumai meridian (governor vessel)is one of the Yang meridians,and governs the Qi or the vital energy flowing through the Yang meridians[16].

根据中医理论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所以督脉与各阳经都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将“督脉为阳脉之海”简单解释为the Dumai meridian is one of the Yang meridians不够准确。此外,也有宣传册中将“阳脉之海”理解为the source of Yang meridians亦不恰当。建议将“督脉为阳脉之海”译为The Dumai meridian is the site where all the Yang meridians meet。

(5)两手握拳,瞬间点抠劳宫,有助于清心降火。

Clenching the fists and touchinglaogongacupoint help to clear the heat of heart and reduce temperature[17].

将“降火”译为reduce temperature显然属于理解有误。中医里的“降火”并非西医里的“降温”。“清心降火”意思是清心火,可译为clear the heat of heart/heart fire。

4 结语

气功文化中涵盖了大量的中医术语,为翻译增加了难度,也为气功的对外宣传提出了挑战。作为译者,首先要正确理解气功术语的中医内涵,从而保证准确地传递源语信息。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医术语及气功术语体系,译者在翻译时往往面临选择困难,而自行翻译的译文又可能难以被读者理解。有时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译者采取意译、转译、省译等策略来简化译文以迎合读者,但随之而来的中医文化内涵的省略也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审美缺憾。从受众的反馈可知,当今的气功爱好者和习练者对气功中医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对异质文化审美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译者就必须立足于对文化传播策略和翻译方法的探讨,并逐步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具体到翻译策略,译者应倾向于保留气功的中医文化内涵,避免随意省译或过于浅化翻译,尽力达到既能满足受众期待视野,又能推广气功中医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注: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写、外文出版社出版的9种健身气功英译本分别为:健身气功·易筋经(英文版)、健身气功·五禽戏(英文版)、健身气功·六字诀(英文版)、健身气功·八段锦(英文版)、健身气功·十二段锦(英文版)、健身气功·大舞(英文版)、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英文版)、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英文版)、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英文版)。

猜你喜欢

宣传册招式心火
学院派宣传册设计作品
降心火不能单用“苦降”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教你增分三招式
综合材料在宣传册设计中的多感官创新研究
等比数列解题十招式理论与实践
接受美学理论在陶瓷会展宣传册英译中的应用
劳宫穴断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