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多穴位针灸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2019-12-05文庆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针灸

【摘 要】目的:观察多穴位针灸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20例,按诊断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多穴位针灸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较于一般药物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痛苦,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针灸;骨质疏松;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骨性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局部损伤及炎症和慢性劳损引起关节面软骨变性,软骨下骨板反应性骨损,导致膝关节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骨性膝关节炎的患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及地理因素有关,现代医学认为骨性膝关节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因素有软骨基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失调、软骨下骨板损害使软骨失去缓冲作用、关节内局限性炎症等。骨性膝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年龄多在50~60岁,且女性多于男性[1],绝经后的妇女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临床上对于骨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有药物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等,每种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在个体患者身上不易体现,本文就多穴位针灸治疗对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性膝关节炎的效果做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有男性22例,女性38例;其中单侧39例,双侧21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53.61±7.15岁;病程7个月~18年,平均8.96±1.19年。对照组患者有男性19例,女性41例;其中单侧37例,双侧23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51.37±8.32岁;病程9个月~20年,平均9.61±1.37年。两组接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所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在临床中无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或原发性疾病[4];患者均为临床上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有X光片等诊断依据;患者对本研究知晓,并愿意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口服氨基葡萄糖钾胶囊和塞来昔布的疗法治疗。氨基葡萄糖钾胶囊用法是一日三次,一次0.628g;塞来昔布的用法是一日两次,一次200mg。此种疗法15日为一个疗程,本病的治疗总共需要两个疗程。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多穴位针灸的疗法治疗,并且严禁患者服用任何药物。针灸治疗主要穴位包括内膝眼穴、外膝眼穴、承山穴、足三里、委中穴、阳陵泉、三阴交[3]。患者取屈膝坐位,内膝眼穴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从前内向后外与额状面成45°角斜刺1.5寸;外膝眼穴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从前外向后内与额状面成45°角斜刺1.5寸;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直刺1.5寸;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直刺1.5寸;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避开血管后直刺1.5寸;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直刺1寸;三阴交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直刺1寸。对于内外膝眼穴实施平补平泻法,其余针刺部位给予留针30分钟。实验组患者每天施针1次,10天为1疗程,治疗完成需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参照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2]。所有临床症状及体征都消失,膝关节无压痛、活动自如为治愈;临床症状或体征大部分消失,膝关节无压痛、日常活动偶有疼痛为显效;临床症状或体征小部分消失,较治疗前稍有改善或疼痛时轻时重为有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包含治愈显效和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組患者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1.6%)患者,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根据有无局部和全身致病因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原因有:

(1)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髋关节发育异常,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陈旧性骨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急慢性损伤。

(2)炎症性关节疾患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贝赫切特综合征、湿疹样癌。

(3)代谢异常痛风、溶酶体贮积病、糖尿病、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软骨钙质沉着症、羟磷灰石结晶。

(4)内分泌异常肢端肥大症、性激素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伴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5)神经性缺陷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关节病。原发性骨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除了用药物治疗,也可用物理疗法,包括热敷、电疗、磁疗、红外线、水疗、矿泉浴、泥疗、蜡疗及离子透入法等,对解除急性期炎症和慢性期的恢复也有一定效果。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可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如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锻炼,增强肌力的锻炼等,采取关节保护性措施,适当休息、减肥,防止关节过度运动和过度负重,避免机械性损伤。如果到疾病的中后期,出现药物和物理治疗都无效,就建议进行关节腔镜手术或者全关节置换治疗。

在中医里,膝骨关节炎属于“痹证”的范畴,痹证形成的病因是风寒湿三种邪气,前期以邪实为主,中后期以正虚为主,临床上以寒湿阻滞型多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在中医临床上常用分型辨证法将膝关节骨关节炎分为三型,①风寒湿痹型: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不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淡苔白腻,脉弦紧或濡数。②淤血闭阻型:表现为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见固定的腰背疼痛,或双膝关节疼痛,行路困难,下肢麻木,夜间遇寒冷时上证加重,舌暗紫苔白,脉细涩。③肝肾不足型:证见腰膝酸软,骨节疼痛,屈伸不利,筋肉萎缩,肢体麻木,遇劳加重,且反复发作,伴面色少华,形寒肢冷,或头晕耳鸣,筋脉拘急,舌淡苔白,或舌红少苔,脉沉弱或沉数。治疗上对寒湿痹阻型用当归四逆汤和独活寄生汤加减:当归、生地、独活、川牛膝、茯苓、泽泻、威灵仙各12g,桂枝6g,芍药、秦艽、防风各10g,细辛3g;对气滞血瘀型用身痛逐淤汤加减:桃仁、香附、乳香、泽兰、五灵脂各10g,红花、地龙、没药、蜈蚣各6g,当归15g,川芎、川牛膝各12g;对肝肾亏虚型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枸杞子、杜仲、熟地、川牛膝、鹿角胶、茯苓、泽泻、当归各12g,山药、菟丝子、柴胡、白芍各10g。煎药后剩下的药渣可用于敷患处。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主要的穴位是内膝眼穴、外膝眼穴、承山穴、足三里、委中穴、阳陵泉、三阴交,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可加用阴谷穴、曲泉穴、肩中穴及三金穴,结合中药调治,均有显著效果。综上所述,根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特点,应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更为有效,能极大地缓解病情,对膝关节恢复正常的功能有帮助,结合中医方剂与针灸的方式,全面解除病因,消除疼痛,恢复膝关节的活动性。对于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加强腿部肌肉力量的训练,减少膝关节的压力,肥胖的患者应积极减肥,以延缓关节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娜,颉旺军,杨吉勃,侯泽龙,李军.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J].按摩与康復医学,2015(6):30.

[2]黄辉贤,刘敏东,张惠芬,曾秋萍.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57.

[3]罗燕葵.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69):240.

[4]艾克热木·满苏尔,杰娜提古丽·衣木拉.观察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

作者简介

文庆伟(1971-),男,四川省丹棱县人。大学专科学历。基层中医妇科副主任中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和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

猜你喜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邵氏无痛诊疗法规范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