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中跳跃的训练方法及作用

2019-12-05许树民

文教资料 2019年27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舞蹈

许树民

摘    要: 本文对舞蹈中的跳跃动作进行了研究,从舞蹈中跳跃动作的特點入手,对跳跃的训练方法及跳跃在舞蹈中的作用进行重点讨论,其次对跳跃与其他动作的联系做了分析。在训练中应充分理解跳跃的基本原理及运动规律,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肌肉能力,减少错误训练,把握训练的可行性。

关键词: 跳跃    训练方法    舞蹈

跳跃是一种身体叙述的体现,主要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思想情感,表现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文化,像语言一样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舞蹈作品中的“跳跃”是传述和表达这种感情的重要手段。舞蹈中的跳跃特点不同,训练方法、技巧及目的和任务有所不同,跳跃是舞蹈的基本语汇和表现手法之一,作用不可忽视,舞蹈训练中的跳跃练习与培养和对其他训练方法的科学化及专业原则性的探索训练与培养,对于提高舞蹈艺术水平和强化舞蹈艺术的感染力,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

一、舞蹈中的跳跃

1.跳跃在舞蹈中的定义

舞蹈中的跳跃是动态美与表现力协调统一的整体,是以美为核心,构成舞蹈语汇的技巧动作之一①。在舞蹈中,跳跃在三维空间里的一个特殊空间,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美的享受。因此,跳跃是一种基础的、综合能力的完美体现,中国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蹈基本功训练都离不开跳跃。

2.舞蹈中跳跃的特点

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变化无穷。但是根据幅度、节奏、跨度、速度等可以把弹跳按照层次高低划分为:小跳、中跳和大跳。这三种弹跳形式是相辅相成的,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因此有不同的特点。

(1)小跳——小跳的特点是跳跃幅度较小,力量主要集中在脚和踝部,身体上部要求静止并一体化,要求速度快、灵活、轻巧。为中跳和大跳奠定一定的基础。

(2)中跳——中跳比小跳更高一个层次,和小跳相比,加大了跳跃的幅度。特点是在跳跃过程中可以注重上身的舞姿和手形的变化,也应该注意和下肢的协调,将舞姿和步伐合理结合起来。同时要求主要力量集中在膝关节和相应的髋关节,这是容易造成膝关节肌肉和韧带拉伤的原因。

(3)大跳——大跳是跳跃的最高级形式,幅度最大,腾空的时间最长,是空中人体肢体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跳跃者的要求最高,需要不断练习。

二、舞蹈中跳跃的训练方法

合理的跳跃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和力学、生物学、解剖学、美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②。

(1)下蹲——“蹲”,它是跳跃的第一个环节,在练习下蹲的时候,舞蹈者需要将两腿分开,略比肩宽,挺胸收腹,目光平视,自然站立;脚尖的方向基本是水平线形态,以脚的第二趾方向为准。拔背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尽量保持平直,同时,配合适当的气息的流畅,深吸气的同时慢慢屈膝控制下蹲,蹲起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腿部并用力。在这一过程中寻找膝盖找脚尖的感觉,做到外开与直立,更好地做到身体体态的控制与挺拔,充分发挥学生的弹跳力量的舒展和空中线条的美感。

(2)起跳——“蹲”是跳跃的准备环节,“起跳”是爆发环节。要求舞蹈者起跳速度快,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爆发力,使肢体达到一定的高度。

(3)腾空——我认为“腾空”是最能表达心灵上和视觉上美的感受的瞬间,达到跳跃的目的。在腾空时,舞者要注意收腹、提跨,这样不仅能够给人一种轻盈、美妙的感觉,而且能够减轻身体的重量,延长在空中的时间,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姿和动作。

(4)落地——落地是跳跃的最后一个环节。能否完美落地决定着对这次跳跃整体性的评价。为了确保落地的稳定性,脚要按照脚趾、脚掌、脚心和脚跟的先后顺序落地。然后通过弯曲膝关节和髋关节等减轻压力对腿部各个关节的伤害。

由于地心引力,腾空的时间是短暂的,因此腾空的时候要注意空中动作的优美和舞姿的轻盈,突出跳跃的艺术性③。在练习的时候,可以把一个整体动作分解开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反复练习,等到熟练之后再把这些分解动作连接起来。分解动作之间可以通过手形和身体的变化完美地衔接。专项素质训练能够保证神经系统和肌肉作用力的高度集中,使肌肉最大力量和爆发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不同的跳跃类型,需要的发力速度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速度练习,才能让肌肉适应节奏变化,提高反映能力。练习跳跃的时候要注意气息的变化,腾空时提气是为了在空中的时间停留得久一些,让自己的身姿更优美一些。落地的时候提气,是保证能够落得平稳和轻盈。不仅能保护自己脚和腿部不被拉伤,还能增强美感。

负重训练能够对发展力量和耐力产生良好的作用,采用一定的负荷量进行练习。素质练习需要有适宜的练习频度和顺序,练习的时候,不要超越身体的承受能力,反而事倍功半。训练的时候,应该按照跳跃的三个层次由低到高逐步练习,不能急于求成。

三、跳跃在舞蹈中的作用

1.跳跃对情绪表达的作用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在舞蹈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各种技巧表达人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塑造人物形象。舞蹈情绪的表达更能引起人们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强烈地吸引群众的眼球和增强他们的感染力。跳跃特点不同,能够给群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吴清华从南霸天处逃出后,要报仇做了两个“紫金冠”跳跃动作,表示复仇的决心;青年舞蹈家关明军在舞剧《鹤舞》中几次高而轻盈的跳跃使人联想到仙鹤在空中自由翱翔的美丽情景;芭蕾舞剧《海峡》中男主人公在变奏舞段中几次的高难度跳跃使人物更加突出;《二泉映月》中焦洋的“必杀技”超难的空中动作,不仅体现出他的弹跳力非常好,还使整个表演极具有爆发力和张力,体现出跳跃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人们随着舞蹈中的跳跃幅度感受舞蹈者的内心,达到视觉和心灵上的共鸣,给人美的享受。跳跃技巧不仅是为了发展技能,更重要的是体现跳跃的舞蹈风格性和跳跃过程中的美感,在舞蹈或者舞剧中对情节和内容增添更加生动、更加精彩的画面。

2.跳跃对整个舞蹈空间作用的把握

“舞”的形式是以“跳”的方式体现,足以证明“跳”在舞蹈空间中的地位之重要。小跳是舞蹈动作的单一动作,因为需要保持上身的静止,中跳和大跳是复合动作,要加上手形的变化和优美的身姿。同时,跳跃腾空时,加上舞蹈动作,更能给人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更能体现技术的高超和功底的深厚。舞蹈中跳跃是从民族审美特性出发,追求空中舞姿的闪、展、腾、挪﹔又从跳跃的运动规律着眼,寻求训练技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从而更直接地以单一、复合、重叠、交错的形式将舞蹈的动势和韵律扩展到空中,丰富舞蹈用形体表现情感的空间领域,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男子群舞蒙古族的剧目《奔腾》,正因为男舞蹈演员们在舞蹈表演中做出了很干净、很有爆发力的各种跳跃动作,使整个舞蹈的空间层次变化、队形变化更明显和突出,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觉和冲击力。因此,群舞中一个美的跳跃不只是技巧上的展示,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结语

舞蹈中跳跃是肢体语言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把地面上的姿态放在空中做,更好地表达舞蹈作品的思想主题,更好地提高作品的质感与美感,是衡量学生身体弹跳能力、软开度条件的舒展、动作协调性及空中肢体意识的重要技巧。看似简单的跳跃在训练当中并不是那么容易。舞蹈跳跃技能中的训练除了要求空中舞姿体态外,还要达到高、飘、轻的动作质感,“高”是高度能力的体现。所谓“飘”指的是滞空感空中控制力的体现,“轻”指的是落地的控制力,这样才能更优雅地体现舞蹈的美感,所谓高级舞者的体现。这样的教学要求和目的除了坚持正确的训练原则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之外,还要深入广泛地向其他艺术学科和运动学科学习和借鉴,不断吸收它们在跳跃动作中的宝贵实践经验,不断得到更多更新的启示,进一步增强舞蹈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水平。只有得到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做好舞蹈中一个动作的跳跃,同时增强感染力和扣人心弦的吸引力,唤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和回味,这就是舞蹈中跳跃带给人的精彩之处。

注释:

①熊家泰.中国民族舞基本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②崔伟.基础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92.

③沈培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法[M].北京:北京音乐出版社,2006:143.

参考文献:

[1]熊家泰.中国民族舞基本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沈培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法[M].北京:北京音乐出版社,2006.

[3]刘成林.材料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崔伟.基础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90-92.

[5]李玉琴.对男子运动员肌肉拉伤的研究[J].体育科技信息,2004(4).

[6]陈心爽.体力科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7]杨蒙毅.衛生统计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8]卢纹.少年体操运动员训练中的骨损伤[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9]石健容.少年运动员的韧带拉伤[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16(2):49-52.

[10]李云飞.运动解剖学[M].上海:同济体育出版社,2013.

[11]李思民.运动训练学[J].体育研究,2010(2):32.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舞蹈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冰上舞蹈搭档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我和舞蹈
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
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