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全育人”体系培养的 矿业类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

2019-12-04张吉勇王振环

决策探索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

张吉勇 王振环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及创新创业型经济社会发展,矿业类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要求。“三全育人”(全员参与、全过程引导、全方位支持)体系现今虽已广泛地运用于高校人才德育培养中,但在就业方面的探索却不多,基于此,本文对矿业类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三全育人;矿业类大学生;就业观念

在教育現代化进程中,高校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出德才兼备、专业技术过硬、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大学生,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做到“三全育人”(全员参与、全过程引导、全方位支持),构建出有创新、具实效、常态化的育人机制。矿业类专业是一门比较艰苦的专业,应受到足够关注与关爱,因此要对矿业类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在专业上有所作为。

一、高校矿业类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

矿业类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于自身就业竞争力认识不够,未对所学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很难做到自身兴趣与专业能力相结合;高校与企业搭建的联培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实践岗位、中长期职业规划及目标、行业创新发展方向等方面还有待提升;不注重人文社科类知识的传授以及除专业知识外的素质能力培养,学生未能实现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上的关联内涵把握不到位;教师未能够全员参与到学生的就业观念、创新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中来,尚未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引导、全方位支持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培育。

二、基于“三全育人”体系培养的矿业类大学生就业观念

(一)深化学生的专业认识

教育终究是做人的工作,不论外部条件如何,只有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才会深入了解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教师要通过矿业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认证等,将专业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专业办学特色与优势、办学历史与今后方向等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了解本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岗位层次、职业生涯发展等,让学生了解该学什么、做什么,完成从专业知识的授予到就业观念的灌输,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

(二)加强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高校应当注重矿业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动联系企业,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企业也要参与到高校教学中来,发挥校企联动作用,为学生提供课本以外的专业实践内容。在校企合作中打造新型就业平台,既可加强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今后从事职业的认识。推行学校、企业“双导师制”,以真正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发现现实问题、深入研究与探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虽然很多工科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能够有较好地掌握,但在人文素养等方面有所欠缺,因而也会影响就业及今后发展。大学校园有着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及社团活动,参与其中既可培育集体凝聚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也可给传统工科类学生提供舞台,培养自身的人文情怀以及组织协调、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育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都应该关心关注。学校除了要有专门机构和专职老师负责就业的日常工作事务外,更要形成全体老师皆可做就业咨询、指导与帮扶工作的制度。同时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注重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个性化辅导与帮助,联动学生父母做好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发展目标的引导工作,形成学校就业服务全面发展、学生帮扶个性鲜明的就业新格局,帮助毕业生顺利走向就业,走上岗位。

通过以上形式的探索与实践,进而构建出“大一灌输就业观念—大二明确就业方向—大三尝试就业实践—大四顺利就业”的就业观念体系,以“三全育人”体系实现各环节紧密结合,产生联动作用,这对矿业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形成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刘志丽,熊英,李军朝. “三全育人” 提升“卓越计划”下工程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传承,2014(6):130-131.

【本文系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度党建研究项目“‘三全育人全过程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JXM2018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理念下创新型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