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2019-12-04刘仲思

考试周刊 2019年78期
关键词:喜欢幽默角色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和人的心灵直接对话的学科,它最贴近学生的情感和生活,然而在现实中,许多语文老师时常抱怨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甚至拒语文课于千里之外,许多学生也反映“愛”上语文课好难,学好语文更难,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个让老外们啧啧称赞的方块字在学生眼里却是无味的,一篇篇意味隽永的美文在学生的眼里却是枯燥的。这让每一个语文老师心痛,更让每一个语文老师深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能让学生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将会“爱”上语文,学语文,运用语文,可是,怎么做才能拉近学生与语文学科的距离呢?就此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析。

关键词:角色;互动;幽默;喜欢;“爱”

一、 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他,一个以身作则的老师,学生也没有理由不喜欢他。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首先要挖掘出一口取之不尽的井,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许多区别,语文科上含天文,下包地理,各个学科渗透在里面。当我备《绿色蝈蝈》那篇课文时,我不得不翻开生物书本,去了解一下蝈蝈的其他习性;当我讲《登上地球之巅》此课时,我也不忘上网查查有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当我上《安塞腰鼓》那课时,我也记得该略知一下黄土高原的地域历史文化。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发慌”,一个语文老师积蓄储存的知识越广,越多,越深,在语文课上有选择地穿插甚至能旁征博引,学生便会爱上他的课。

(二) 让学生“爱”上语文老师

每接到一批初一新生时,我总是在上课前酝酿一下我的“开场白”该如何说。有一回,开学第一堂语文课,我不急于布置语文课的要求,而是与同学们唠唠假期生活,侃侃生活小事。接着抛出一句“我不想让同学们怕我,我只想让你们爱上我”。全班哗然。等到他们的笑声停息后,我才娓娓道来我讲此话的缘由和目的。同学们听后都欣然接受,他们也便在第一堂课亲近了他们的语文老师,这也为他们“爱”上语文重重地画了一笔。

(三) 尊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更成为学生生活的朋友

语文老师的言语要注意分寸,特别是批评学生时更应注意,“恶语伤人七月寒”。语文老师要有人情味,别把那些诸如“笨猪罗”“大笨熊”“蠢汉”等侮辱学生的言语带进教室,你何不委婉一些呢?如:“这道题,某某同学还未想出来,哪个同学帮他一下?”不会回答的那个同学心中有愧,但他决不会对老师有恨。尊重、信任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可能进入“主角”,才能激发求知欲望。生活中语文老师也该注意一些小细节,从细微处关心学生,让他们与你拉近了距离,于是你的课程也与他们拉近了。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 语文课师生如何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材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所以,语文课很注重感性和理性的训练,要求有学生情感的真正参与,要求有学生“我口讲我心”的真切、独特的感受。而这需要一个轻松、民主、和谐、诚信的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看来,师生互动的环节非常重要。

(一)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角

有的语文老师只顾把全盘知识抛出去,不管下面的学生如何反应。要知道,学生不是坐“冷板凳”的看客。他们该与你分享一切。他们与你交流文字,交流语言,交流文学,交流文化;他们与你评议作家,学习名人;他们与你赏析诗歌,朗读美文;他们与你褒贬是非,扬善惩恶;他们与你珍惜今朝,憧憬未来……凡是语文课所涉及的知识,语文老师该给学生一个机会,不能“先入为主”,不能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语文教学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就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讲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读书,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即时发言中锻炼口才,在自由讨论中放飞思想。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相机点拨,激疑导趣话不在多,要说到恰到好处,能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考的窗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语文的快乐。如在教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便多安排1~2节课的时间先由学生自读,自学文章,小组讨论钻研书中的内容,先抛出问题“双重身份的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前后期有何不同?”,还让学生查找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而后让他们分享讨论出来的结果,通过展示台投影学生的结论,最后老师再进行授课。如此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活了学生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研读的习惯和大胆质疑的精神。还要关照一下语文科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也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给他们展现的机会。比如:教生字生词时,老师也可事先安排他们查找字典,第二天上课后让那些所谓的“语文后进生”上讲台教全班同学学习生字生词。如此一来,他们也可以感到老师还是在乎他们的,他们也不会再上语文课时无所事事,呵欠连天,甚至“我行我素”。

(二) 给学生留点空白,让学生去填补

新课标理念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时完全走自主探索的道路。语文老师该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找米下锅”。一旦学生自己要学的话,比起老师在课堂上“叽里呱啦”讲个半天效果更好。记得我在上《伟大的悲剧》此课时,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没想到,学生探讨的问题有许多是我这个语文老师从未想过的。如斯科特等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原先存储的煤油而后会少了呢?这些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极浓的兴趣,于是他们两个一伙,三个一组便探讨起来,整个课堂搞得非常活跃。而后老师再稍作总结一下,当然我也不能完全解答出他们所有的问题,上完课不久,有一个学生居然跑过来告诉我说中央电视台第10套的“探索发现”节目里有说明斯科特存储的煤油为何减少,原来是他们装煤油的器具是锡制品,而锡在极冷的温度下会慢慢地融化掉,因此煤油会因漏出来而变少。我一听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了他一番,我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与自主教学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投学生所好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语文应是一门内容最丰富、最贴近人本身的學科,也应是学生最需要的学科。在语文课程中,结合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教学,语文老师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NBA”“世界杯”“上网QQ”“MP3”……都是学生最喜欢听的一些话题。语文学习材料必须配合时代的发展,联系社会的实际环境,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将静态的文章分析“还原”到动态的生活中去,从而使教与学的视野更广阔、更全面。

三、 把幽默带进语文课堂

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者,喜欢听幽默的话语。一个具有幽默感的语文老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了。他们没有办法不喜欢一个具有幽默感的语文老师。语文教学中以风趣、诙谐而巧妙的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平淡无奇的语文教学必然变得满堂生辉、情趣盎然,求得“寓教于乐”的效果,这就是艺术的教学。

(一) 故设错误法

语文课中的文言文教学大多是枯燥无味的,但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偶尔巧设一下“错误”,往往能收到风趣的教学效果。在学《关雎》时,学生记不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诗句。于是我故意把“好”字第三声读为第四声,又把这个句子翻译为“君子都喜欢打篮球”,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于是我赶紧抓住时机,说出真实正确的读音和翻译,同学们就在笑声中接受了知识,同时也记住了这个诗句。

(二) 模仿再现或虚拟课文情景

语文教材中拥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很多人物都有各具特色的精神风貌,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下,围绕文章内容来模仿文中人物,然后自己或者让学生活灵活现地模仿,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真实地还原人物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上鲁迅的《社戏》时,在分析双喜这个小伙伴的形象时,可以模仿一处他的语言描写。他跟外祖母说“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这一处的言语对话,可以让学生试着来学学,包括添加一些动作和神情,让一两组的同学扮演一番,同学们在观看同学的表演时都笑了,在笑声中,双喜的人物特点已经刻在同学们的脑袋里了。又如在教读《核舟记》时,我先安排1-2节课的时间先由学生自读,自译文章,接着还让他们自编自演了第三段描写船头三个人苏东坡、佛印、黄庭坚形象的小短剧,而后老师再进行授课。学生在笑声中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再讲解后更容易使他们掌握了文言文的知识点。一篇比较乏味的文言文便能上得趣味盎然。

(三) 幽默导入新课的学习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到新事物时,往往会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大胆地提问设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语文课在导入时用上幽默的技巧便能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情绪高涨。比如在学如何断句时,可以以一个阔少爷断错句娶丑妻的故事来引出新课的学习。对句子“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用上不同的句读,意思就不同的趣味故事来学习枯燥的文言文知识,学生在捧腹大笑中明白了句读的重要性,也就会开始专心地学习断句的方法了。

总之,语文教学需要适当的幽默,需要有一点轻松愉快的小调,但是幽默并不是哗众取宠、插科打诨,幽默也不仅仅是“笑”,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在教学艺术中的表现,是为教学服务的,它只是促使教学更为有效的一种艺术,而不是教学本身。假如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巧用幽默艺术,学生在情趣教学中就会变得乐学、好学,最终有所成。

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摒弃“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语文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和作者作品交流的过程,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使语文课堂开放而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放下架子,亲近学生,多一点温和,少一些严厉;多一点宽容,少一些苛刻。在语文教学中,多一点准备,少一些应付;多一点开放,少一些束缚。那么,学生还会讨厌语文课吗?语文老师还会离学生那么远吗?

参考文献:

[1]石晶莹.将幽默带进语文课堂[J].知音励志·教育版,2015(10).

作者简介:

刘仲思,福建省泉州市,福建安溪恒兴中学语文组。

猜你喜欢

喜欢幽默角色
如何重视作业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喜欢”和“需求”,才是坚持梦想的源动力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