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养殖密度下稻田宽体金线蛭生产效益分析

2019-12-03张莺莺谈永松曹建国涂尾龙王洪洋吴华莉吕巍巍周文宗

水产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水蛭金线体长

张莺莺,谈永松,曹建国,涂尾龙,王洪洋,吴华莉,吕巍巍,周文宗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 201106 )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pigra)俗称蚂蟥,隶属环节动物门、蛭纲、真蛭亚纲、无吻蛭目、黄蛭科、金线蛭属[1],是优良的药用原料[2]。1884年,威尔士国家医学院Haycraft[3]首先发现水蛭提取物中有抗凝血物质;1957年,Markwardt[4]从水蛭中成功地分离出这种抗凝物质的纯品,并定名为水蛭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水蛭素具有高抗凝作用,能够降压、降血脂、改善血流动力,抑制肿瘤细胞,利于免疫活性细胞及抗癌药侵入癌细胞;水蛭提取物还可制成效果显著的美容药品[5]。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和提高,水蛭素的提取、加工和医学临床应用以及中成药的遴选和推广的增加,水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上近年来河流、湖泊污染严重,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水蛭的生存空间,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供需矛盾突出,水蛭药材及药品价格不断攀升,人工养殖宽体金线蛭的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对宽体金线蛭的养殖技术[6-10]、生活习性[11-12]、养殖模式[13-15]、药理作用[16-18]、环境适应性[19-21]等已有研究。稻田养殖宽体金线蛭节饵、节水、节地,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然而,稻田养殖密度对宽体金线蛭生长性能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试验通过研究两种养殖密度下宽体金线蛭的生长情况,旨在探讨稻田养殖水蛭的最佳密度,从而为提高宽体金线蛭的成活率、质量增加率、土地出产率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上海市青浦区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89.55 hm2稻田中进行,所用的宽体金线蛭为当年繁殖的同一批幼蛭苗种,体格健壮,活动力强,体表无伤痕,初始体长为(2.63±0.24) cm,初始体质量为(2.46±0.27) g。

1.2 稻田

采用稻田养殖宽体金线蛭。共89.55 hm2。水稻播种前按15 t/hm2施腐熟有机肥,2016年6月21日水稻机械直播,约栽4.5×105穴/hm2(1.1×105株)。7月15日追施尿素74.63 kg/hm2。7月13日、8月15日人工除草。烤田3次,时间7 d,11月11日收割。

1.3 试验设计和管理

以每块稻田环形沟面积计算,设置2个试验组,养殖密度为50尾/m2和100 尾/m2,每组3个平行。

宽体金线蛭放养前15 d,对稻田环形沟用20 g/m3生石灰消毒,7月10日环形沟水面种植用30 g/m3硫酸铜消毒3 h的水花生(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间隔15 m一簇,用竹竿固定。7月16日以373 kg/hm2的密度投放经10 g/m3聚维酮碘消毒5 min的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athayensis),任其在稻田中自行繁殖,中华圆田螺购自附近的商贩。7月24日水稻秧苗长至15~20 cm时,放养宽体金线蛭。放养时宽体金线蛭用3%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溶液消毒5 min,投放于水草上,任其自行游开。

宽体金线蛭放养后第10 d开始投喂饵料,按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定”原则每5 d投喂119 kg/hm2中华圆田螺;由于水蛭抗病力极强再加上稻田的生态作用,水稻及水蛭均极少发生病害,只需做好预防工作即可。定期检测水质,每3 d换水1/3,温差不超过3 ℃,每7 d用10 g/m3聚维酮碘对环形沟水体消毒一次,保证水体鲜活。每日早中晚3次巡田记录,并清除死亡宽体金线蛭,检查田埂是否渗漏或塌陷、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清除蛇、鼠、白鹭等天敌。试验自2016年7月24日至9月13日持续50 d。

1.4 测定日增加质量、日增体长、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增加率等指标

自苗种放养起,每隔5 d,于8:30—10:30,用电子天平(精确到0.01 g)和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精确到0.01 mm)测量宽体金线蛭体质量和体长。测量体质量时用纸吸干蛭体表面的水分。试验结束后,捕捞宽体金线蛭,统计产量和加工销售;收割水稻得出产量,统计成本与经济效益。按下式计算:

日增加质量/g=(mt-m0)/t

日增加体长/cm=(Lt-L0)/t

存活率/%=Nt/N0×100%

特定生长率/%·d-1=(lnmt-lnm0)/t×100%

体质量增加率/%=(mt-m0)/m0×100%

式中,m0和mt分别为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宽体金线蛭的平均体质量(g),L0和Lt分别为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宽体金线蛭的平均体长(cm),N0和Nt分别为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宽体金线蛭的尾数,t为试验时间(d) 。

1.5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Excel与SPSS 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多重比较,显著水平为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养殖密度对宽体金线蛭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本试验条件下,50尾/m2和100尾/m2两个养殖密度组宽体金线蛭的体质量和体长的增长曲线见图1。由图1可知,两组宽体金线蛭体质量均逐渐上升;两组在前10 d内体质量均变化较小,生长缓慢;在10~50 d阶段,50尾/m2组的体质量增长较100尾/m2组快;50 d后50 尾/m2组终末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100 尾/m2组(P<0.05),分别达到了9.61 g和7.93 g。试验期内,宽体金线蛭的体长也呈现明显逐渐上升趋势;两密度组在放养后前10 d体长增长速率均较大,10~50 d阶段两组体长均增长缓慢;50 d后两组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了8.94 cm和7.93 cm,50 尾/m2组显著高于100 尾/m2组(P<0.05)。

图1 不同养殖密度下稻田宽体金线蛭体质量和体长的增长曲线*表示差异显著(P<0.05).

两种养殖密度下稻田宽体金线蛭的生长性能见表1和表2。由表1、表2可知,宽体金线蛭的终末平均增加体质量分别达到6.82 g和5.47 g,平均日增加质量分别为0.16 g和0.11 g,体质量增加率分别为324.12%和223.90%。宽体金线蛭的终末平均体长增加分别达到6.45 cm和5.16 cm,平均日增体长分别为0.13 cm和0.11 cm,成活率分别达到73.84%和61.65%。水稻产量分别为5884 kg/hm2和5947 kg/hm2。50尾/m2组的终末体质量、体长、增加体质量、增长、日增加体质量、日增加体长、特定生长率、体质量增加率和存活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100尾/m2组(P<0.05);由表2可知,两养殖密度组的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两种养殖密度下稻田宽体金线蛭的生长性能

注:同列右上角标不同小写字母的平均值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表2 两种养殖密度下稻田宽体金线蛭的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

2.2 两种养殖密度宽体金线蛭的养殖成本与效益统计

两种密度稻田养殖宽体金线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由表3和表4可知,养殖密度为50 尾/m2时,共收获宽体金线蛭鲜质量85.75 kg,加工制为21.44 kg成品,平均每公顷制得成品106.72 kg;按照成品出售价为1000元/kg计算,总产值21 438元,平均产值为106 657元/hm2,扣除总成本9979元(包括幼蛭苗种成本7579元、人工及饵料费2400元),总净产值11 459元,平均净产值57 015元/hm2(化肥、农家肥等不列入计算)。

100尾/m2养殖密度时,共收获宽体金线蛭鲜重126.56 kg,加工制为31.64 kg成品,平均每公顷制得成品157.46 kg。成品出售价同上,总产值31 640元,平均产值为15 7418元/hm2,扣除总成本17 611元(包括幼蛭苗种成本15 211元、人工及饵料费2400元),总净产值14 029元,平均净产值69 791元/hm2(化肥、农家肥等不列入计算)。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0 尾/m2组的平均成品、平均成本、平均产值、平均净产值均显著高于50尾/m2组(P<0.05)。

表3 两种养殖密度宽体金线蛭的产量

注:宽体金线蛭成品售价1000 元/kg,幼蛭苗种220 元/kg,中华圆田螺1.2 元/kg。数值为“总值”或“平均数±标准差”,同列右上角标不同小写字母的平均值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表4 两种养殖密度宽体金线蛭养殖经济效益统计

3 讨 论

3.1 两种养殖密度下稻田宽体金线蛭的生长性能

养殖密度是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2]。宽体金线蛭是群居性水生动物,适宜的养殖密度可较大程度的提高其产量,增加经济收益。关于养殖密度对水生生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已有诸多报道。李蒙蒙等[23]报道,宽体金线蛭的最终质量、特定生长率、质量增加率等生长指标与养殖密度呈反比;卢昱希等[24]报道,水蛭的特定生长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存活率则显著下降。Zhang等[25]研究发现,种群密度显著影响水蛭产卵数、孵化率和幼蛭数,在种群密度为40尾/m3时孵化率最高,水蛭的体长和净增体质量也最高,而当种群密度为400尾/m3时父母代水蛭死亡率最高。张天时等[26]报道,饲养密度显著影响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幼虾的生长及存活率,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明对虾增加质量降低,个体间体质量增量差异变大,存活率下降。本研究中,随着养殖密度增大,宽体金线蛭特定生长率变小,这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似。养殖密度为100尾/m2时,宽体金线蛭的个体间质量增加差异较大。有研究表明,随着养殖密度增大,宽体金线蛭群体内的竞争加剧,对个体摄食产生负面影响[27]。推测在较大养殖密度条件下,由于种群内个体争夺有限的食物资源,使小个体不能获得充足的食物,进而导致个体间的生长差异变异较大。

除种内竞争因素外,养殖密度还可能通过宽体金线蛭的耗氧率和饲料转化率而影响其生长性能。宽体金线蛭是一种变温水生生物,生长速度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28],最适生长水温约为25 ℃[20,29];适宜温度下,宽体金线蛭用于适应环境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少,用于生长的能量多,饲料转化效率高,生长速度快,而当温度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导致宽体金线蛭代谢紊乱、生长速度变缓[30]。此外,随着水温的升高,宽体金线蛭的耗氧率也随之上升,窒息点与温度和体质量呈负相关,与耗氧量呈正相关[27]。水体中无机盐含量在适宜范围时,可增加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物量,促进养殖生产,当水体中无机盐含量超过临界值后,水体易发生富营养化,对水生动物产生有害的影响[30]。因此,研究养殖密度与水体质量、温度、宽体金线蛭耗氧率和窒息点以及饲料转化率的相关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养殖密度影响宽体金线蛭生长性能的机制。

本研究还发现,在8月中旬至9月初,宽体金线蛭的生长较为活跃,体质量增长速率最快,在靠稻田环形沟一侧田埂上发现宽体金线蛭卵茧。分析原因,可能正值盛夏,水温达26~30 ℃,昼夜温差较小,水草及微生物丰富,适合宽体金线蛭生长与繁殖。季节性的光照强度和光谱的差异也会影响水蛭的生长性能,研究发现[31],在水蛭生命早期阶段,蓝光和高强度光照有助于促进水蛭的生长性能。提高养殖宽体金线蛭的成活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本试验中,宽体金线蛭的成活率分别为73.84%和61.65%。低于李蒙蒙等[23]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实验室和稻田养殖的试验环境不同所致。李蒙蒙等[23]的试验在室内进行,容器为容积2 L的塑料瓶,投喂饵料为经自来水暂养3 d后的新鲜螺蛳。本研究为稻田养殖试验,养殖过程中宽体金线蛭可能由于对生存环境的不适应、感染疾病、被天敌捕食等原因,加上回捕时部分宽体金线蛭逃逸未捕到而导致成活率较低。

3.2 两种养殖密度下稻田宽体金线蛭的经济效益分析

宽体金线蛭的人工养殖模式很多,有“水泥池”、“池塘+网箱+水泥池”、“池塘+网箱”、“池塘+水泥池+网箱+大棚”、“水泥池+大棚”等10余种单一或复合的养殖模式[33]。宽体金线蛭网箱养殖、水泥池养殖及池塘养殖资金投入高,技术要求较高,稻田养殖则有节饵、节水、节地、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水稻种植户增收致富的好途径;该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养殖水蛭,还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土地肥力的增强[32,34]。

本试验是对普通稻田进行改造而形成的稻田宽体金线蛭养殖模式。养殖密度为50尾/m2时,宽体金线蛭生长性能较高,最终产量426.57 kg/hm2,平均净产值57 015元/hm2;养殖密度为100尾/m2时,宽体金线蛭的最终产量为629.70 kg/hm2,平均净产值69 791元/hm2。周水根等[35]曾报道,在茭白田和稻田养殖水蛭的放养密度不宜过高,种蛭30~40尾/m2、幼蛭100~150尾/m2时,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适宜的养殖密度对于稻田宽体金线蛭养殖成功非常重要。稻田养殖宽体金线蛭之所以综合效益高主要基于两方面的优势:首先,宽体金线蛭具有水生性、野生性、变温性和特殊的食性,而稻田水位浅、水质好、环境安静、水温适宜、水稻可遮阴、含氧量丰富、饵料丰富,良好的栖息环境非常适宜宽体金线蛭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宽体金线蛭的增产增收。其次,宽体金线蛭在稻田里活动,可以捕食金苹果蜗牛(Pomaceacanaliculata)等动物,降低有害动物对水稻的损害程度。金苹果蜗牛是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水稻害虫,它会破坏水稻幼苗[36];Carlsson等[37]通过田间试验发现,金苹果蜗牛会损害水生植物的生态环境,引起浮游藻类的优势地位发生变化,甚至导致水体浑浊。而在小型水稻田中,宽体金线蛭捕食性较强,可以显著减少金苹果蜗牛对水稻幼苗的危害[38]。宽体金线蛭可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更多地深入土中,宽体金线蛭的排泄物还能增强稻田的肥力,有利于水稻增产增收[39]。宽体金线蛭对农药较为敏感,本试验中采取增设诱虫灯,减少稻田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施放腐熟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等综合技术措施,既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又提高了稻谷及宽体金线蛭的品质,综合效益显著。因此,在稻田养殖宽体金线蛭模式中,通过控制养殖密度,进行精细化管理,使水稻、浮游生物、田螺或河蚌、水蛭等生物共同形成一条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生物链或食物链,可获得高的经济效益,是值得推广的水蛭生态养殖模式。

4 结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稻田养殖密度为50尾/m2时,宽体金线蛭生长性能较高,但最终产量及平均净产值(分别为426.57 kg/hm2、57 015元/hm2) 均小于密度100尾/m2(分别为629.70 kg/hm2、69 791元/hm2)。因此,若大规模稻田养殖宽体金线蛭时,密度100尾/m2经济效益更高。

猜你喜欢

水蛭金线体长
埋下一根神奇的金线
基于ITS2和psbA-trnH序列鉴别金线兰及其近缘种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品系及生长期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变化研究△
水蛭养殖的病害防治措施
小“吸血鬼”水蛭
深山种植金线莲走出致富路
利用几何相似性快速测量鱼重的数学模型
不同规格圆口铜鱼幼鱼的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