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风险管控思路的土壤污染防治探究

2019-12-02杨大卜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策略风险管控

【摘要】想要促使各项土壤污染治理操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对土壤开展有效保护,合理应用风险管控思路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有效应用风险管控思路的基础上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展开探讨,其中,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局限性也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整体水平提升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风险管控;管控思路;土壤污染;防治策略

土壤污染防治本身具有较高的繁琐性及复杂性,针对个别土壤问题开展处理操作的过程中,可参考水源及空气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对策。实际进行各环节防治操作时,工作人员有必要对土壤的实际情况、污染程度及种类等开展综合调查及考量,进而有针对性的择选和应用相应的防治策略及手段,有助于优化整体防治效果。

1、基于风险管控思路的土壤污染防治

1.1高分辨率场地调查技术

该技术主要指基于对采样密度及监测尺度的有效监测,开展场地调查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可將相应场地存在污染物的现实分布状况及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为精准的展现出来,有助于提升场地调查的准确性,开展实效性更高的场地管理及控制操作。该技术一般是经由增量采样配合相应的检测工具开展具体应用的[1]。

照比传统的离散分布采样来讲,增量采样具有的特殊性更高,主要指一种存在复合型结构的数据分析及采样方法,促使其实效性良好发挥出来,能够大幅度提升相应区域样品采样的精准性,确保样品代表性。一般情况下的采样误差包括两种:第一,基于土壤质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引发的误差,又称之为集合分离误差;第二,基于土壤污染物浓度不均衡引发的采样误差,又称之为基本误差。个别学者指出,可以两种方式对基本误差进行表达,包括基本偏差及基本方差:

上述公式中,P表示选择概率;NF表示总体内的组分数量;aL表示总体临界常数;ai表示Fi临界常数;ML表示总体质量;Mi表示Fi重量。一般来讲,集合分离误差具体可以表达为集合分离方差与集合分离偏差,实践应用纳管过程中,后者可忽略不计,前者的计算表达式为:

上述公式中, 表示集合因子; (FE)表示基本方差; 表示分散因子。个别学者将此公式加以简化后,得出:

上述公式中,20代表采样常数;m表示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d代表粒径的最大值,单位为cm。美国个别环境保护部门提倡采样基本误差最大值应≤15 %。

增量采样主要是经由针对评估场地内部待测土壤开展划分操作,使其以多个不同决策区域呈现出来,且于各决策区域内部进行数量≥30个的增量样品采集,随后基于相应手段开展合并及预处理、二次采样操作,最终取得代表性最高的样品分析结果的一种方式。此类采样方法需要以决策区域对离散的单个采样点开展替代操作,所以,照比加密的离散采样方法来讲,可发挥出更高的经济性。实际开展高分辨率场地调查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合理选择进行搭配应用的设备和工具,现如今应用较为广泛的相关设备、工具包括:静力触探、声波钻探以及膜界面探测仪等。同时,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和其他风险防治技术进行组合应用,将对场地治理计划设计和实施的指导性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1.2适应性场地管理技术

该技术可良好满足社会及技术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一种可发挥出较高实效性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手段。具体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基于对污染区域场地本质复杂性、地质化学转化性的综合分析,实施动态场地管理模式的创设操作,以便于更好的顺应未来场地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应用实效性,可于社会、人类环境、场地间创建起动态关联,有助于促进污染场地管理的有效性发挥。

此方法具体由三个部分构成,包括成本效益研究、多目标考量以及审核。其中,第一个部分主要指经由核算的方式,确保场地修复治理及二次开发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可以和治理开发后所创造的效益得以匹配。多目标考量主要指经由改良目标择选的手段针对各污染场地管理目标的权重开展量化分析操作,进而达到了解各目标关联及优先级的目的。审核阶段对于适应性场地管理来讲最为重要,主要指经由相关专业机构及主管部门的评估审核,针对适应性场地管理开展的全过程审核,有助于更好的确保各环节场地风险管控操作的合理及合法性。

2、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局限性分析

和所有污染场地治理技术相同,风险管控技术也具有相应的局限性。下文将基于风险管控技术的种类,针对一些相关技术方法的缺陷进行简要分析。第一,适应性场地管理技术。该技术过于强调对地块治理成本效益的考量,具体使用过程中,忽略了对低附加值及偏远地块存在价值及可能性进行的分析。第二,高分辨率场地调查。此类方法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出现场地调查阶段成本增加以及调查流程拖延、时间增加等问题的可能性较高,在效率及时间要求较高的项目中不提倡使用[2]。

第三,工程控制技术。经由该技术的应用,难以达到有效清除污染源的目的,同时,操作及工程设计难度也相对较大,使用过程中,产生失效风险的可能性较高,且具有依赖长期监测等缺陷。第四,被动修复减缓技术。该技术只能应用在某指定污染物和场地的治理过程中。第五,长期监测技术。该技术的应用需要依靠和其他风险管控技术的搭配才可以实现。第六,制度控制技术。该技术具有时效性要求,其实效性的发挥需要依靠基于场地现实状况对相应政策和法规进行不断调整来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风险管控的土壤污染防治,是一种具备较高适用性及实用性价值的“鉴于隐患的防治手段”,不仅可以实现有效监督和管理各类土壤隐患的目的,且有助于更好的保护相应区域及其周边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土壤开展污染风险防控照比针对污染后土壤开展的修复来讲,可大幅度降低污染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整体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梦涵,黄娟,刘倩倩.“十三五”江苏省土壤监测网络与能力建设发展简析[J].中国环保产业,2019(06):63-66.

[2]缪周伟.土壤污染防治背景下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市场、技术发展趋势及典型案例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9,27(02):36-40+44.

作者简介:

杨大卜,性别:男,出生年月:1987年 11月,籍贯:湖南常德,申报专业:环境保护工程,论文方向: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治理)。

猜你喜欢

土壤污染防治策略风险管控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黔西北某炼锌渣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