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2019-12-02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反语痴心时事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好作短文,好用反语。”的确,反语的修辞手法是鲁迅作品形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我们以《藤野先生》为例,领会如何在含蓄的语言中体现深刻的韵味。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赏析:前两句叙述、描写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最后一句发表议论,表达的是跟字面意思相反的含义。“标致”是反语,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试想,如果改为“实在丑极了”,就太直白,失去了嘲讽意味,表达效果就不强烈。用副词“实在”加以强调,更增强了反语的讽刺力量,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

2.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赏析:作者既是在塑造人物形象,又是在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态度。“精通时事的人”,是说这些人除了学习之外,还“关心时事”,那关心的时事是什么呢?“学跳舞”,原来他們关心的都是些无聊的事情,他们其实是不学无术。“精通时事”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所作所为的失望之情。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赏析:由“中国是弱国”推断“中国人是低能儿”,这是很多人对中国人的偏见,这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作者没有正面反驳,而是顺其荒谬来谈,“中国人是低能儿”作为反语,并用“当然”加以强调,表现了弱国国民的辛酸;表达了作者的满腔义愤。

4.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赏析:作者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对各种各样的人有深刻的认识,他善于揭露那些虚伪、懦弱的人的本来面目,“正人君子”便是其中的一类人,是指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这里运用反语,讽刺效果强烈,也表明了作者要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光明的未来继续奋斗的决心。

学以致用

阅读三毛《痴心石》选段,回答问题。

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

猜你喜欢

反语痴心时事
秋虹
时事绘
戏说山姆
无题
相见欢
我就爱“反”着来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关联理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语探析
“新”时事类作文素材 点给你看
儿童反语语用功能知觉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