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外伤导致脑积水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9-12-02刘泽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脑积水颅骨脑室

刘泽杰

(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外科,辽宁 沈阳 110101)

近年来,交通意外事故的频发导致颅脑外伤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比例进一步升高。临床上,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方法,但术后脑膨出、颅骨缺损、脑积水等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对于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而言,早期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联合治疗固然重要,但施行护理干预对减少继发性脑损伤、促进术后康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我院以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为对象,在联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治疗的同时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满意结果。现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临床表现为减压窗口压力增高,脑膨出,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脑积水并脑膨出;伴有语言障碍,肢体偏瘫,情绪不稳等。采用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平均(39.4±6.8)岁;受伤原因:打击伤5例,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事故伤26例;受伤部位:额部者6例,颞部者8例,顶枕部者10例,枕部者19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18-66岁,平均(39.6±6.7)岁;受伤原因:打击伤6例,高处坠落伤13例,交通事故伤24例;受伤部位:额部者5例,颞部者7例,顶枕部者11例,枕部者20例。经统计学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2 方法: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予以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后强调保护减压窗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弹力帽,避免反复脑膨出导致继发性脑损伤发生;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长期卧床患者适宜充气软垫,预防压疮及相关并发症;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优势,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进一步提升康复治疗的信心;轻柔备皮,保护正常脑组织,患者腹部、颈部、头部进行清洁消毒,避免术后感染。(2)术后抬高床头15°-30°,维持良好的颅内压;术后2-4天持续心电、血压、呼吸监护,间隔1小时观察1次神志、瞳孔的变化情况,间隔4小时监测1次体温;保持头部敷料干燥、清洁,注意引流量变化情况,避免过度引流,发现迟发型出血时立即予以对症处理;术后对头部加压包扎会对血液回流产生影响,可导致头部水肿发生,密切观察头部情况,必要时应用弹力帽缓解相关并发症;密切注意皮肤情况,出现皮疹、过敏、发红现象时,及时予以对症处理。⑶皮下积液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通过穿刺抽液、伤口加压包扎的处理可以消除积液现象;术后提供饮食指导,病情较轻者提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严重者通过静脉滴注水分与营养液进行处理,增加机体营养供应,促使病情迅速康复。

3 观察指标:(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具体标准如下:轻度缺陷,但不影响正常生活为良好;终身残疾,处于清醒状态,需要家人照料生活为残疾;植物生存;死亡。(2)并发症:包括感染、硬膜下积液及血肿、分流管堵塞等。

4 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 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5 结果

5.1 2组患者GCS评分的对比:观察组GCS评分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GCS评分的对比(n,%)

5.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感染1例、血流管堵塞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感染3例、硬膜下积液及血肿2例、血流管堵塞3例),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4.0737,P<0.05)。

讨 论

目前,颅脑创伤规范化救治及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得以推广和应用,使得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进一步提高。但术后脑积水、脑膨出、颅骨缺损等并发症随之增多,给患者的临床预后及生存质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颅脑创伤后的恢复期,容易发生脑皮质血流灌注和脑脊液循环紊乱,这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预后改善十分不利。有报道指出[2],颅脑损伤的最佳恢复期为伤后3个月内,早期联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治疗损伤有利于尽早恢复颅腔解剖形态及脑生理功能,可有效避免继发性脑损伤发生,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了患者术后的病情康复。所以,尽早联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治疗颅脑创伤十分重要。尽管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术后并发症的存在仍然不能忽视,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进一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对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

预见性护理是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病情、救治方案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的一种护理方式。与一般护理措施相比,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的认识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按照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实施稳妥的处理措施。由于对可能存在的不良情况作了预见性准备,护理人员在后续护理工作中可以做到目标明确、配合默契、张弛有序,通过对异常风险的监控和预防,有效减少了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继而促使手术远期预后得以明显改善[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GCS评分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GC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联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治疗的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GCS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联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治疗疾病的同时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预后,因此值得推广和运用。

猜你喜欢

脑积水颅骨脑室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老年痴呆可能因为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