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家治理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全面融合

2019-11-30李童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8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摘 要:我国发展进程中,国家治理的精神内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治理成效,马克思主义与国家传统文化作为其中重要构成,如何完成两者的兼并与融合便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现以国家治理角度为切入点,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在其中产生的精神价值,着重立足于两者皆属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现状,针对如何完成两者的全面融合展开探讨,以期在创新统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格局的进一步扩大,具体融合路径阐述如下,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随着国家治理进程的转变与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日益彰显,在此影响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结构逐渐形成,对两者的相互融合与相互渗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进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精神文明支撑作用,始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而革新,两者的全面融合也基于时代特征下的发展要求,致力于国家治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1]。现结合国家治理需求,以转换思政功能为目标,探讨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全面融合的有效路径,以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精神文明层次的进一步提升。

一、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契机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调奠定以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便得以彰显,数十年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作用。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源于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诸多原型的杂糅,至工人运动时期才正式初步形成,流于国内后经过“本土化”创造补充,成为重要的思想指导理论依据[2]。中国传统文化则起源较长,历经数千年文化积淀,围绕儒家、道家、墨家等流派的核心思想,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融合了人文道德、民族精神,流传至今。相较之下,传统文化的闭合结构较为明显,存在一定排他性,但由于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具有学理共通价值,因此有着一定的融合空间。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维,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唯物论、辩证法等与之相契合;另一方面,儒家推崇“天下大同”,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共产主义”不谋而合,两者均基于民主、社会的平衡需求,在精神文明层面高度统一,即相互融合的一大契机[3]。此外,从义利观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倡导舍“利”而取“义”,马克思主义强调集体主义大于个人主义,昭示了两者在社会理想层面的基调一致,在高度融合的前提下可形成强而有力的国家治理手段,对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有着更进一步的规范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角度的融合价值

(一)有助于形成经济发展助力

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精神文化内核的支撑,只有在精神根基不脱离现实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够以更具针对性的角度推进经济建设,从而形成国家发展助力。基于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指导地位,二者创新性融合下形成的全新意识形态能够为国家治理、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创新动力,进而促使社会在发展进程中着力于经济建设,并将成果回馈于社会[4]。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精神文明支柱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形态的建设过程当中,且不同时期取得的实践成果表明,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前提下,社会经济发展所获得的助力成倍增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呈现蓬勃生机,昭示着两者相融的重要价值所在。

(二)有助于全面提升党政水平

基于党政水平要求不断提升的执政现状,十九大明确提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一概念,而在党政力量建设过程中,精神文明意识形态是其中不可获取的支撑力量[5]。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可使党政力量快速找准着力点,巩固民本思想,传达党政理念,以便于为党的全面领导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则可通过精神文明意识形态的重塑与完善,达成优秀理念在党政工作中的全新指导目标,进而提炼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国理念,最终推动党政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有助于夯实巩固文化基础

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淀价值一直以来备受推崇,即便在现代化治理需求下,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文化基础作用。但由于社会形态的转换,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尚未得以完全革除,在一定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在此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能够予以对照补充的部分便成为重点融合方向,即以“取长补短”的角度完成两者的文化融合,从而发挥出“扬长避短”的文化效能。可见,在两者相互融合的前提下,有助于国家文化基础的进一步夯实,侧面推动了国家治理架构的进一步完善。

(四)有助于建设精神文明社会

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的文化根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形态呈现,需要以符合社会现状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虽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但大多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展开论述,在精神文明指导层面相对匮乏。因此,只有在与国内原始形态累积下的精神文化载体相融合,才能够从根源上发挥精神文明建设作用,从而形成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在国家治理進程中提供科学社会主义建设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融合路径

鉴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融合契机及融合价值,现以国家治理方向为视角,结合实际文化融合需求,提出关于融合促进双重文化融合的有效路径,用作后期国家治理进程的优化依据,总结如下:

(一)融合意识形态,提高精神层次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两种各有异同的意识形态,关系着国家文化前进方向与发展道路,因此需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找准两者共同点,再由此切入进行融合。例如,可通过提取马克思主义当中关于社会建设、价值理念及道德观念的主要观点,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找出存在共通点的部分,号召各级各部门提升针对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从小事开始稳抓意识形态的融合,从而构建符合发展需求的国家治理框架。

(二)明确发展目标,发挥创新思维

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导依据,现下发展目标需与时代需求相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同为国家发展的文化积淀,在发展目标层面需做到高度统一,并从创新思维角度出发,开辟出全新的国家治理道路。一方面,发展目标要面向现代化需求,坚守服务于人民的立场,以足够的包容力面对不同文化的融合,力求在“求同存异”中提取最優发展方案;另一方面,为满足创造性国家发展需求,还需进一步发挥创新思维,使得两种意识形态在融合、创新过程中形成全新的社会主义精神支柱,成为国家治理进程中坚不可摧的文化后盾。

(三)科学分配任务,落实发展责任

要从根源上促进意识形态的融合,便需要在实践中将任务落于实处,并严格以促进国家发展为己任,确保各项职责落实到位。一方面,切实划分具体任务,宣传精神文明意识形态融合效能,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理论现状,加大社会层面精神传播力度,例如可于党校或学术机构等处加深理论研究,再以教材编写的形式强化普及效果,使民众形成双向融合的固有印象。另一方面,可将发展责任确切分配至具体部门乃至具体个人,并以严格的奖惩机制加以约束,促使全新意识形态落于基层实处。

(四)设立监督机制,获取反馈建议

为快速汲取民众反馈建议,可于基层各处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制,用于评估双向融合下的全新意识形态能够产生足够效能,以及对于国家治理是否具有足够的支撑作用,再用于后期国家治理方向的调整。同时,可设计用于民众反馈的平台,号召基层群体参与评价,将评价结果用于衡量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进展、具体效应,通过择取其中的有效建议来探索全新的文化共和路径,为后续融合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且在国家治理进程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两种意识形态的融合不仅有益于国家精神文明构建的完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指导路径,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还需进一步结合国家治理需求完成多向融合,为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型与升级奠定有利的精神文明内核。

参考文献

[1] 张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溯源:基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理解[J].理论观察,201(11):168-170.

[2] 高翔,王兴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机制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2016,18(02):51-55.

[3] 卢青.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深化社会主义善治[J].江苏社会科学,2018(02):96-101.

[4] 肖春花.传统国家治理观及其当代启示[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30(07):43-45.

[5] 周巍.公平正义: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价值追求[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9(01):78-81.

作者简介:李童(1996.09- ),女,汉族,河南南阳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