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2019-11-29孙艳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策略生活

孙艳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 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活,语文教育必须基于生活展开。生活丰富着语文的内涵,而习作应该以语文的方式反映我们的生活。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更是如此。我们可以尝试在人物对话、素材选择、谋篇布局等方面下真功夫。

【关键词】生活;习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如今已经深入人心。是的,生活处处有教育,尤其是语文。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习作打开了多姿多彩的画卷,只要孩子们留心观察生活,用心记录生活,就不愁写不出好的作文来。多年来,我就是这样来践行陶研思想,从生活这座宝库汲取了无穷无尽的营养。我一直以为引导孩子写好作文,最怕的是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当我看到自己所教的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从200字到300字,从300字到500字,甚至更多;看到他们兴致勃勃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  滴,看到他们的习作变成铅字刊登在班报、校报或者在市级以上获奖,就难掩心中喜悦。

然而,最近的几次小练笔,却让我越来越感受到指导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比字数更重要的是“精彩”。班里习作写得最长的学生能洋洋洒洒一口气写个2000字,甚至涌现了老在那里攀比谁写的字数最多的怪现象。可是这样真的好吗?这股风气必须扼制,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从“粗制滥造”走向“精品美文”。那么,如何写精彩?笔者作了如下的摸索:

一、以語文的角度精练对话

片段一:(选自五1班学生陈子瑜循环日记《那一次,我感到好暖》)

“你怎么了?是不是发烧了?”妈妈见我脸色苍白无比,就关切地问。

“我不知道啊。”

“赶快去量量体温。你说你这么大的孩子了,自己发不发烧都不清楚。有没有好了呀?体温计在抽屉里。打开抽屉,左手边。看到没有?自己会不会量?要不要妈妈帮你?”

“妈妈,我找不到啊。”

“真是的,这么大的人了,你说说你啊,真是不让我省心。我来帮你找。谁让你不听话,天这么冷,外套老是不穿。你这孩子……”

“妈妈,我头好痛。”我有气无力地说。

“来,把耳朵凑过来。呀,你身上好烫,肯定发烧了。”

……

师:你这几个自然段怎么都是对话呀?

瑜:我就是把我和妈妈的对话写下来了。(显然瑜并不明白我在嫌弃她写得太啰嗦了)

师:你的意思是这些话因为都是妈妈说的,就写了下来。

瑜:对。

师:其实优秀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对话。你随便找几处人物的对话描写。(我把语文书递给他)有什么发现?

瑜: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人物的对话。不过都写得很短。

师:对!你能写那么长的文章,是很好的,是同学的榜样。不过,要想更精彩,不妨去尝试将对话写得短一些,少一些,只挑最重要的写。

瑜:好。

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不仅可以很好地增加字数(很多学生尝到了甜头),更是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对话,在很多记事的文章中,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但是弱水三千,我们也只能取一瓢饮。倘若取得太多,就不是丝丝春雨润心田,而是水灾泛滥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人之间可能真的说了一大通的对话,但作文不是对话实录,精练对话内容是写作必须锤炼的一项技艺。

经过几次具体的面批习作,班里的学生渐渐地改掉了一味地追求字数的习惯,而是更加有意识地让人物只说最重要的话。笔者认为精练的对话或者能很好地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或者是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总之,写进去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十分必要的。人物对话如此,写的内容也应该如此。

二、以写作的目的精选素材

片段二:(学生习作《洗螃蟹》片段)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用左手按住螃蟹背上的壳,一下子把它捉了起来。只见螃蟹的脚又在不停地动着,好像在说:“小主人,请不要吃我,饶了我吧!”可我毫不留情,右手拿起小刷子细心地刷起来。开始还有一点点害怕,后来我越刷越有劲,一只接着一只,直到把所有的螃蟹都刷了。这时的我,一点也不害怕了。

师:看到螃蟹这个词,你觉得能写的有哪些方面?

生:螃蟹的样子。

生:螃蟹的吃法。

生:这些螃蟹哪里来的。

生:怎样分辨雄蟹和雌蟹。

……

师: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些都写进去呢?因为这是一篇写怎样洗蟹的习作,作者要从写作的目的出发,精选写的内容。他的目的是要向同学们介绍洗蟹的动作和由害怕到不怕的心理变化。所以,完全没必要事无巨细地介绍。

生活中的素材有许许多多,并不是与之有关的都要拿来,都要写进去。就像你要炒一盘青菜,你只需要油和盐,就能烹制出清淡爽口的味道来。倘若你把酱油、香油、蚝油、老干妈、醋……一众调料统统倒入,那哪里还有青菜的味道?你只能得到一盘狗都不理的怪味菜。所以,什么素材可用,什么素材放着,需要从我们写作的目的出发精挑细选,果断舍弃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个挑选的过程,就是锤炼写作技艺的过程。我建议精选素材一定要大胆取舍,详略结合。千万不要将与之有关的统统写来,那就只能像懒婆娘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习作,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应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三、以作家的眼光精心谋篇

片段三:(学生余知非习作《回忆的味道》本文刊登于《小荷报》公众号)

余知非每次的习作总能一出手就能做到条理非常清楚,我觉得应该得益于我坚持半年多来的列提纲训练。从确定题目到罗列写作的素材,到进行筛选,排列顺序,余知非做得很不错。

你看她写之前在草稿本上罗列了想写的几个方面,并且进行了分类整理:

⑥“为重”的样子

⑦“为重”名字的由来

⑧绕着“为重”玩

⑤桂树的样子

②桂花的样子

①桂花的香味

③桂花的颜色

④桂花的大小

(注:打星为重点写。)

本文小作者把有关桂花的归在一起,分“花香醉人”(包 括①)“近距赏桂”(包括②③④)来写,有关为重的往事归在一起即“桂花往事”(包括⑤⑥⑦⑧)。实际上,小作者全篇都是用“桂花”串联起来。写桂花的花香醉人,是为了引出作者去近距离地欣赏桂花,写近距离地欣赏桂花是为了勾出那段藏在心中的美好往事。桂树在我们江南常熟,随处可见。每当桂花盛开的季节,小作者多少次在桂树旁经过,在桂树旁嬉戏,但是她没有去写。因为那些生活的往事里,有桂花,却没有为重这只橘猫。其实,我后来了解到,这只橘猫已不在了。所以,这段往事只存在于那段美好的往昔。幽香屡屡淡淡愁,浓浓桂子深深情。为重在花间的那幕往事作者便浓墨重彩,娓娓道来。或许,这就是作家的眼光。作家总是懂得如何谋篇布局又能不着痕迹。

这就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在指导学生习作方面的简单尝试。习作只有从生活中来,才能犹如源头活水取之不尽、永保新鲜;只有到语文中去,才能从语言文字里生长出灵魂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策略生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