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甪直模具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研究*

2019-11-29刘旭陈洁朱学超张良

科技与创新 2019年3期
关键词:模具小镇特色

刘旭,陈洁,朱学超,张良



甪直模具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研究*

刘旭,陈洁,朱学超,张良

(苏州市职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为了将甪直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模具特色小镇,通过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新镇片区的模具特色小镇,以新镇开发支撑古镇保护和农业园建设,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反哺生态文明建设,又以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古镇片区、农业园区建设吸引集聚人气、商气汇聚推动新镇开发和模具产业发展,形成重点突出、互融互促的创新发展路径和体系,该路径能够激活甪直模具特色小镇体制活力。从上述角度考虑的小镇创新发展研究成功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对于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甪直小镇;节能环保产业园;创新发展;生态农业

近年来,甪直镇按照“三区并举、四镇建设”发展路径,尊重发展规律和镇情实际,打造形成了符合甪直发展实际、独具甪直特色的“一镇一业”发展重点以及“三个三”发展格局的特色小镇发展内涵。“一镇一业”即模具主导产业,根据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交通等实际,将模具装备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发展,并于去年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特色小镇之一。全镇特别是新镇片区特色小镇区域范围集聚发展了模具相关企业200多家,形成了模具装备产业园、合金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等集聚区,涌现出了柳道万和、重村钢模、好特斯模具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覆盖热流道系统、压铸模、注塑模具等众多类别。

1 甪直模具小镇创新发展特色内涵

“三个三”即新镇片区、古镇片区、农业园区三区并举,25 km2澄湖农业园突出生态保护,围绕省级农业园平台,保护耕地农田、修复涵养生态、发展农旅产业,是绿色生态区。24 km2新镇片区突出产镇融合,培育发展先进制造和城市经济,是模具装备产业集聚区、经济增长区。26 km2的古镇片区突出保护利用,按照“四个层次”保护利用甪直古镇,稳步推进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培育发展文旅产业及居住、商业,是文旅新名片。“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三业并进,先进制造业以模具产业为重点,以新兴工业地产为突破,逐步形成了“1+N”的工业体系;现代服务业以古镇文旅产业为核心,发展居住地产、商业商办等业态,培育兴盛城市经济;生态农业重点依托澄湖农业园,发展水八仙特色农业,实现特色生态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融,生产方面主要依托新镇片区,规划建设产业载体,集聚培育工业经济,打造宜业生产空间;生活方面打造居住组团、发展城市商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打造宜居生活空间;生态方面重点围绕澄湖国际慢城,串联水八仙生态文化园等农旅载体,打造“三水一绿”特色品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游生态空间。通过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新镇片区的模具特色小镇,以新镇开发支撑古镇保护和农业园建设,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反哺生态文明建设,又以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古镇片区、农业园区建设吸引集聚人气、商气,推动新镇开发和模具产业发展,形成重点突出、互融互促的发展内涵和路径。

2 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1 特色鲜明、基础扎实的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甪直历经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新型城镇化三轮发展,逐步成为苏州的工业重镇,形成了以模具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并于去年获批全国首批特色小镇。2016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91.9亿元,其中200多家主要集中在特色小镇区域的模具企业实现产值约50亿元,缴纳税收超3亿元,共有从业人员6 000人左右(包括约2 500名技术人员),投资超200万元的产品研发中心就有4个。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现有模具企业中,重村钢模是长三角区域规模最大的模具企业,有着模具行业“黄埔军校”之称。柳道万和在细分行业内排名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年均工业产值近5亿元,税收约8 000万元,并有效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企业发展。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特色小镇区域内已形成20多万平方米的市级产业园及模具装备产业园,甪直镇还是苏州市高标准厂房分割销售试点乡镇,全市首个工业地产项目合金产业园建成投用,已进驻模具装备企业近20家,2016年实现产值超2亿元,国税、地税共收入3 500多万元,亩均税收达70多万元。产业项目储备充裕,除了目前正在推进的13个工业项目外,正在重点推进联东U谷、兰生工业地产、合金二期、市级节能环保产业园一期等主要面向模具及相关产业的工业地产和高标准厂房项目,并谋划储备了2.67×105m2左右的工业地产,这些基本都在特色小镇区域内。同时,围绕模具产业重点承接工业园区等区域产业转移,着力打造模具产业发展“1215”工程,即在未来两年新建约1.0×106m2的高标准厂房和工业地产载体,引进约200家智能、精密模具及相关企业,新增约100亿元工业产值(其中模具产值约50亿元)和超5亿元税收。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当前正在建设推进的由政府引导下集体经济建设的甪直模具成形制造科创中心和民营资本You+国际青年社区和两大模具特色小镇建设运营主体,政府层面主要做好规划编制、产品展示、交易交流、企业服务、会议活动承办等服务;民营资本主要做好人才项目吸引、企业培育发展、资源信息提供等功能。结合上级各类政策,制订出台了包括企业上市、高端人才引育、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改造的甪直转型创新发展政策意见,成立了中国苏州模具协会标准件甪直分会、苏州市吴中区模具智造产业联盟,实施开展了领导部门挂钩服务、企业服务卡等创新服务举措。全镇有10家银行及小贷公司支持产业和企业发展,建有2.0×104m2的人才公寓服务高层次人才,并正在培育打造汇思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多个众创空间。目前全镇已有上市企业3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9家,省“双创”人才3人,姑苏领军人才4人,姑苏天使人才1人,区领军人才12人。产业体系协调互补,在发展模具装备主导产业的同时,从配套生产、宜居生活出发发展城市经济,仅特色小镇区域内就有约1.2×105m2的旭辉、南山、阳光城等高品质住宅区。居住区及周边还有相继开发建设的南山邻里中心等9个邻里商业中心。国家4A级景区甪直古镇紧靠特色小镇区域以东,依托东市上下塘街历史街区、民居客栈组团等文旅载体培育“慢生活”休闲度假业态。省级农业产业园澄湖农业园紧靠特色小镇区域以南,是苏州“水八仙”原产地,主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并正在建设申报“国际慢城”,通过建设运营水八仙生态文化园、瑶盛耕趣农业园、澄湖航空飞行营地、节子浜特色民宿、东方花博园等农旅项目,培育发展农宿、农家乐、休闲采摘等生态健康农旅业态,充分展现“慢生活”“原生态”的江南鱼米之乡田园风光。另外,总投资约80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苏州市农产品物流园即将开工,将是农业园的又一龙头项目。

2.2 便捷完善、均衡覆盖的服务体系

道路交通便捷通达,特色小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西接苏州工业园区,东临昆山市,沪常高速、常嘉高速十字交叉而过,位于上海、苏州半小时交通圈内。区域内343省道、东方大道主干道横贯东西,镇级道路便利通达,有各类公交线路10多条,各行政村全部实现公交联通,规划中的苏州轻轨6号线延伸线直达甪直,区域均衡配置了公共自行车点,形成了多样化的公共出行方式。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甪直是全国首个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乡镇,也是全国率先拥有热电厂、污水厂的乡镇,污水处理能力为6.0×104t/d。电力、供水等管线分布完善,企业污水管网实现全部接入,专门设有管线办负责建设维护,管网数据均实现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务均衡覆盖,特色小镇区域内及周边有幼儿园6所、小学3所、初高中各1所、职业学校1所,另有10个新建改建教育项目正在推进,其中伟才国际是“新三板”首个上市幼儿园,甪直高级中学正在争创四星级高中,二乙甪直人民医院是苏州东部体量最大、设施最全的乡镇人民医院,另有约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民健身休闲中心、甪直公交首末站、鸿福养老中心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覆盖。

2.3 合理、有序、生态宜居的城镇空间

多规融合的规划空间,坚持以规划引领,甪直镇是“多规融合”试点乡镇,甪直镇总规、控规(2011—2030)先后获省市批准,《甪直模具产业发展纲要》《甪直镇模具小镇发展规划》正委托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加快编制,通过各类规划的融合匹配,突出有核无界理念,引领保障特色小镇发展。“三生”并融的环境空间,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大组团相对分开、小区域适度融合理念建设特色小镇。科学确定并严格执行建筑容积率、高度、密度等核心指标,邀请中国美院编制甪直镇色彩规划,对建筑色彩进行规划指导,既保留水乡传统风貌,又有现代城镇形态。结合水乡特色,将道路、河流、绿化有机结合,提升河网交错、水清岸绿的生态空间。建立有序的秩序空间,建设社会综合治理联动分中心,实施网格化管理体制,坚持“疏堵结合、建管并重”,统筹城管、环卫、交警、交管、绿化等多部门对区域环境进行综合管理,并由特色小镇内各行政村对辖区加强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

2.4 创新务实、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产业发展坚持民主政辅,结合模具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引导民营资本市场力量投入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营发展,重点加强与联东等国内业界最顶尖的民营工业地产运营商的合作开发,借助其自身品牌知名度、广阔资源、管理经验等优势,吸引优质企业进驻、把控准入门槛、引育企业壮大。通过工业地产载体这一节约集约的形式,促进模具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单位效益产出,政府做好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等服务功能。发展方式坚持内外兼顾,有效发挥特色小镇紧邻苏州工业园区的区位交通和广阔规划建设空间的优势,实施“内生+联动”的“双轮驱动”发展,通过挖掘利用存量用地实现基于资源要素的内生发展,通过对接苏州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和消费市场实现基于区位优势的联动发展。资源配置坚持存量挖潜,坚持收紧开发边界、挖掘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的高效开发建设,对接上级存量用地更新改造政策,通过“退二优二”“退二进三”“退二还一”逐步对全镇低效用地进行分类处置和二次开发利用。

3 总结

在甪直模具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研究中,分析了特色小镇“三业并进”的发展模式,即先进制造业以模具产业为重点,以新兴工业地产为突破;现代服务业以古镇文旅产业为核心;生态农业重点依托澄湖农业园,实现特色生态发展。提出了将甪直小镇建设成为多规融合、三生并融的环境空间和发展目标。综上所述,对甪直模具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规划与研究,能够激活甪直模具特色小镇体制活力,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陆勇峰.上海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科学发展,2018(11):89-98.

[2]张亚明,王丹丹,苏妍嫄.创新生态系统视域下河北特色小镇培育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8(11):39-44.

[3]冯存莉,李曦.传统文化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11):125-126.

[4]施从美,江亚洲.基于K-均值聚类统计的特色小镇评价[J].决策与统计,2018(40):57-59.

[5]王依,牛海鹏.特色小镇的发展进程及发展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2018(05):75-78.

[6]谢宏,李颖灏,韦有义.浙江省特色小镇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18(10):1283-1291.

[7]孙特生.特色小镇建设的逻辑与脉络——基于对首批特色小镇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38-144.

[8]段进军,翟令鑫.关于特色小镇空间生产实践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12-119.

刘旭(1985—),男,江苏宿迁人,实验师,工程师,技师,主要从事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17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校镇协同助推模具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ZDAXM020);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特色小镇的校政企协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JSJG300)

2095-6835(2019)03-0007-02

F426.4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3.007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模具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鑫建宝精密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CK小镇”的美好
成形模具在伺服转塔冲床上的应用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模具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用于阳极管生产线模具预安装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