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山育林的技术管理及主要措施

2019-11-29许贵红

绿色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封山封山育林成林

许贵红

(贵州省习水县仙源镇林业站,贵州 习水 564600)

1 封山育林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封山育林是现阶段我国培育森林资源中一项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措施,具体是指相关工作人员对森林顺向演替规律进行研究后应用积极的人工干预措施,推进森林资源的顺向演替,进而实现森林植被由初级向高级演替阶段发展的目的。

封山育林具有广义和狭义上的区别,一般而言狭义角度的封山育林指的是于无林地、灌木林及部分非林地上进行育灌、育草以及育林;对当前现有林分以及人工造林进行封禁的保护措施称之为封山护林;广义上封山育林也包含封山护林:第一,未成林造林地的封山育林;第二,有林地的封山育林;第三,疏林地的封山育林;第四,灌木林地的封山育林;第五,人工造林困难较高的陡坡、岩石裸露地、高山、沙漠以及沙地的封山育林、育灌、育草。

封山育林本质上来讲是一项不花钱办事、少花钱多办事的技术政策。由生态学角度进行考量,“封山”可以“育林”符合森林更新与演替的实际规律。封山育林可应对人为破坏植被,确保森林、灌丛、疏林以及荒山是在自然演替的环境中生长,使其可以依靠生长规律发展,进而对森林群落进行恢复。封山育林期间积累的各类枯枝落叶层经过一定时间后会发生腐烂,进而变成腐殖质,其可直接参与土壤颗粒结构的形成过程,土壤孔隙度得以增加,有利于水源涵养和水土的保持。借助封山育林措施可达成封育一片、成林一片的目的,进而可将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

2 封山育林的基本原则

2.1 宜封则封的封育结合原则

并非所有森林植被都适合封山育林措施的应用,对于部分适合应用封山育林对森林植被进行恢复的区域,可将封山育林措施作为首选。确保满足宜封则封的原则,将封山育林见效快及效益高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如部分地区森林植被处于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相对严重且种质资源严重缺乏的状态,单纯依靠封山育林很难收获既定的成果,所以要在封育保护的基础上应用人工培育手段,借助科学合理的人工植苗及播种造林的方法提升植被恢复的速度和效果。

2.2 科学管理与技术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封山育林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措施,需要重视其科技含量,借助现阶段不断完善的科学技术和规范的管理程序将封山育林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确保各项措施均可切实落实,进而封育效果大幅度提升。

2.3 遵循物质利益原则

封山育林具有众多繁琐的流程,所以其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必须在推进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物质利益原则,要借助利益驱动相关人员的参与,使其从中得到实惠,将其参与封山育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提升,进而封山育林的活力大幅度提升,将被动封育发展为主动封育。

3 封山育林的技术管理及主要措施

在全面整理多年封山育林经验后,对封山育林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总结,下面阐述封山育林的具体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帮助或者参考。

3.1 检查验收

封山育林的直接目的是完成封育一片、成林一片、收效一片的结果。每年秋末冬初当地林业部分会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将封山育林计划和承包合同作为依据,检查验收当年计划完成状况与具体达成的封育成林成效面积,依照具体情况编写报告逐级上报。

第一,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封山育林计划完成的具体状况,该项检查内容包含封山育林的封育范围、封育类型、封育面积、树种、林草生长状况、林种、组织结构、护林队伍、承包合同、乡规民约、林木保护于管护措施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完成状况。如检查中发现有问题存在,相关单位或者个人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解决。第二,检查封山育林成林成效的具体面积,将封山育林计划完成的年限作为依照,验收封山育林成林成效的面积,对现有符合郁闭成林标准的面积纳入计算之中,并将其列入森林资源档案内。

3.2 封山育林成林成效的标准

各地封育区立地条件、树种、林种以及封育类型都存在一定区别,在加上经验总结相对较差,当前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全国范围内可以通用的标准。本文简单介绍我国某地区防护林建设局拟定的封山育林成林成效标准,以供相关人员参考。第一,银叶树在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每公顷内的数量于1800株以上;第二,阔叶混交林与阔叶林在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每公顷内有1650株以上;第三,乔灌混交林在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每公顷植株的数量大于2250;第四,灌木混交林在分布均匀的情况下,每公顷植株数量于2250以上;第五,草类植被的覆盖率在70%以上。

3.3 观测、记录、总结规律

固定标准观测记载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对资料进行积累,对成效进行检验,并不断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对于林业主管部门而言,要在封育区范围内依照不同类型对每块面积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其面积范围是0.067~0.13 hm2,以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固定标准地和对照区呈现。在其四周进行水泥或者木质号桩的埋设,在每年内都进行1~2次的定期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仔细记录。观测的主要内容是:主要树种的平均高度、地径、树种和草类组成、生长状况、平均每公顷内植株数量、树木郁闭度、土壤及水文变化以及鸟兽增减等具体状况,旨在通过此类资料对封山育林的客观规律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可将此规律进行更好的利用,达成封山育林效果提升的目的。不仅需要观测记载固定标准地的各类数据,还应对封山育林地区的技术档案制度进行建立,及时整理汇总封育区封育前的自然概况、社会经济状况、封山育林规划、年度计划以及每年完成情况、检查验收总结、生态、经济效益和相关图标资料等,将其进行立案归档后进行定期保存,便于后续将其作为依据总结经验。

3.4 封山育林的主要经验

第一,认真制定封山育林的规划,并选好封育地点。为了提升此项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各县林业部门或者林业局协助各乡镇、村或者临场的力量组织,将原有土地利用区划作为基础调查现场,进而对封山育林的具体规划进行制定,并在具体山头地块进行落实。封山育林地需要选择残林。疏林地和灌木、草类分布分散的山地,森林及草原边缘或者中间空地也可进行封山育林,以便借助根株萌芽或者天然下种,提升植被恢复的效果。在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以及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还应于封山措施配合对其它相应的生物或者工程措施进行应用,为林草的迅速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增强政策引导,保护与利用并举。结合实际状况构建组织机构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在对当地山林权属、群众副业生产以及多种经营需要进行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对封山育林的规划进行制定,划定最终的封山范围,并对权益和封山开山的方法进行明确。在此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的灵活封育。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当地的地理位置、林分情况、劳动力和群众的实际需要作为直接依据,将“全封”、“轮封”、“半封”等不同模式进行灵活应用,整个过程中在以封为主的基础上做到封育结合。封是一种有效手段,用来达成育的最终目的。在封山的过程中将抑制幼苗生长发育的灌木以及杂草进行清除,并补植比较稀疏的林木,密林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抚育间伐,以提升植被恢复的速度和效果。如封山之后有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主动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并结合当地病虫害的发病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前预防,进而确保植被可在健康的自然环境下生长,为封山育林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4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此种背景下人民对生产生活的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封山育林是现阶段恢复森林植被生态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可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的同时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所以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封山育林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借助科学合理的封山育林措施最大限度地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封山封山育林成林
传承
力争上游
天高云淡
林业保护中封山禁牧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封山育林问题与策略
林业管护中封山禁牧存在的问题与处理对策分析
期盼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葫芦岛市实行封山禁牧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
浅论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