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风险防范与对策

2019-11-29

时代经贸 2019年24期
关键词:资本化分摊环节

汪 磊

一、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税务风险

企业因延迟结转建筑物固定资产而少交房产税,同时因少提折旧而需多交企业所得税,这两种情况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税务风险,也是企业面临的一项法律风险。相对于房产税,因暂时未提折旧而多交的企业所得税,属于时间性差异,待后续正常计提折旧时会转回,但少交的房产税属于企业应交未交税金,侵蚀国家税源,属于企业违法行为,有可能面临被税务部门稽查补交税款的风险。

(二)资产管理风险

这里的资产管理风险主要指有关业务层面的运营风险,固定资产在未结转前以在建工程形式存在,虽然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都属于企业的资产,但两者在管理上有明显的区别。在建工程属于未完工未投入使用的有形资产,资产管理负责人是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或被指定的有关人员,而固定资产属于已移交投入使用的有形资产,资产管理人为资产的使用人,且在固定资产运转、大修理、抵押、清查等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如果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过程中有诸多问题,很容易产生资产管理混乱,责权不分等现象,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资产被盗丢失等状况,将会产生相互推诿,资产失去保护的风险。

(三)内控风险

这里的内控风险主要指有关业务层面的运营风险,包括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造成决策失误风险以及工程验收环节存在重大隐患等风险。首先是报表编制环节,经营管理层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利用在建工程核算操控利润,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将本属于经营性支出归入在建工程或将不符合资本化的利息仍然资本化处理等。其次是工程验收环节,在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时,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施工验收,但在实际管理中,企业往往在工程款结算环节、质量检验环节、竣工验收环节等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客观上导致竣工验收工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数据不准确等,无法编制财产清单以及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导致验收环节存在重大安全或质量隐患。

以上有关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其根源是对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缺乏正确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在结转时间、金额上未能按法律法规予以正确处理,导致数据失真;另外管理经验欠缺、风险意识不足也客观存在。以下将阐述有关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

二、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风险防范与对策

(一)防范结转时间错误的对策

做好固定资产结转工作,必须建立明确的固定资产结转标准,防范结转时间错误带来的风险。该标准包括具体的结转条件、结转时间以及具体的结转流程。一般情况下,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即可结转固定资产,避免出现结转工作在时间上或早或晚。一是固定资产的实体包括建设工程或安装设备的实际程序和流程已经全部完成。二是固定资产实体已经进行了试运行或者试生产,并且运行过程正常。三是在建工程不再发生或者几乎不再发生任何支出。四是固定资产已经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可以满足企业的日常使用。如果已满足以上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项,但不进行结转工作,属于结转时间上延迟,要及时纠正错误行为,保障结转工作的准时实施。

(二)防范结转管理职责不分的对策

固定资产结转工作实际上是由成本归集向实物资产管理进行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企业的诸多部门,搞好结转工作,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的管理优势,保障结转工作高效准确。一般结转固定资产的主要负责部门是财务部门,但工程管理部门、审计部门、企业管理等部门也需要密切合作,要及时沟通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其他重要的有效信息,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和分工,使固定资产的结转工作更及时更准确。特别是工程管理部门,要全面审查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无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与工程监理和工程施工单位的沟通,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保障工程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解决。

财务管理部门需加强与工程管理部门的联动,积极收集相关项目进展资料,及时对项目进行评价,对是否可以进行结转出具专业意见。同时,对固定资产结转后的具体资产使用部门,要严格按照公司资产管理规定,设置专人管理,明确具体使用人,做好固定资产台账,对资产的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及时修正固定资产使用信息,特别是对移交、毁损、报废等事项进行严格监督,严格按照公司流程办理,保障固定资产的使用安全。

(三)防范结转金额错误的对策

结转金额错误主要包含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混淆资本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将经营性成本费用归集为资本性范畴,或者将属于资本性的费用归集到经营性成本费用范畴;二是未将待摊支出合理分配到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与设备上,而是作为单独一项结转为固定资产。针对结转金额错误的主要对策如下:

针对经营过程中因容易混淆资本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导致出现结转金额错误的问题,根本解决之道是要提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相关人员具有识别和判断两类支出的能力。只有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其次是要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不得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准则与制度之上,避免因个人干扰影响对事件的判断。最后在涉及到具体问题时,要区别对待。对于比较复杂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要了解资本化的条件,分清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与终止资本化时点,要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归集为经营性支出。对于施工阶段因工程变更而增加的现场签证费用,要及时做好相关签证的传递和保存工作,避免结转的固定资产价值“缺斤少两”。

结转金额错误的另一种情况,是未将待摊支出合理分配到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与设备上,而是单独作为一项结转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按照这种方法处理,势必造成结转资产金额不准确。所谓待摊支出是指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全部固定资产承担的共同费用,包括可行性研究费、设计费、监理费、顾问费、造价费、测试费、符合资本化的借款利息费用等,这些费用在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时,应按分摊率公式在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与设备之间进行分摊,并最终确定各项工程与设备的价值。

待摊费用分摊率=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设备支出)X100%。

某项工程应分得的待摊支出=某项工程建筑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设备支出)X待摊费用分摊率。

因此,对于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成本应该为建筑工程支出加上应分摊的待摊支出;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成本应该为设备支出加上有关设备的安装支出,再加上应分摊的待摊费用。针对结转金额上的差错,要不断完善企业内控流程,加强审计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差错的出现。

(四)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要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力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要建立健全企业内控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此类风险,对外购或购建的固定资产要关注项目自初始设立、决策,到具体方案实施、决算与验收等全流程的风险点,要做到及时识别风险与风险评估,同时提出风险应付策略并予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风险损失。

三、结论

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过程中涉及企业的建设、财务、税务、资产管理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的风险,如何识别和应对这些风险,是现代企业管理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只有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避免人为干扰,才能及时、准确的将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才能为企业的经营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资本化分摊环节
收益法评估房地产价值相关资本化率大小排序性问题分析探讨
——以杭州市为例
军工资产资本化现状及问题研究
50强上市房企资本化利息情况研究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房产测量地下室分摊问题研究
A商业银行成本分摊方案设计
谚语趣画
日媒称联合国维和出钱 中国超过日本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