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国传统文化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礼仪素养发展

2019-11-28章昀萱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

章昀萱

摘 要: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出发,分析了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当代大学生为提升个人素质,达到“明明德于天下”之目标,应该如何理解礼仪;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为切入点,分析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提高个人礼仪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礼仪素养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华夏民族自古重视礼仪,因而我国亦被称为“礼仪之邦”。从古至今,礼仪都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古代,孩童自开蒙之日起,就要学习礼仪知识,讲究尊师重道。在其长大成人之后,更是要将礼仪融入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正是由于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懂礼重仪,才有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辉煌。世代更迭,传承不变。在当前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石,积极思考,践行礼仪。

一、“明德 ”与礼仪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之自《礼记·大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其中说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来。

在当前的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大学生假如想要成为“明明德于天下”的人,想要成为“德高望重”的人,想要成为激励他人的人,是绝对离不开礼仪的。

为了“修身”,一个人首先需要三省吾身: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学习和遵守礼仪规范?是否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发自内心地对他人表示了尊敬和友好?是否通过掌握礼仪规范而良好的展现了优秀的个人素养?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歌德曾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事实上,我们总是通过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展现出的修养和礼仪来评价他。因为“礼”是人类和谐的金钥匙,只有拥有了它,我们才能和他人愉快的交往。

为了“齐家”,一个人需要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来感染自己身边亲近的人。为了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或者建立一个如家庭般温暖的组织,都需要每个成员从道德修养,价值观念,传统习惯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做到和谐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正是在教育我们作为家庭成员,要共同学习礼仪知识,掌握礼仪规范,将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融入日常的生活中去,从而做到将“礼”内化于心。

为了“治国”,一个人需要胸怀广博,心存高远。从“齐家”出发,我们每个人走的每一步都是“治国”的路。“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家风,说的虽是“小家”,着眼的确是“大家”,关乎“国家”。在泱泱大国的治国之路上,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小家的力量,虽然可能看来不值一提,但正是因为万条溪流汇聚入海,才造就了大海的磅礴,每个人的礼仪修养最终决定着整个国家的礼仪风范。

而为了“平天下”,从一个人,到一个家,乃至一个国,都需要将其礼仪观念践行于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兴一大“国”之礼,需尽各小“家”之礼,更需集众“人”之礼。

习主席在回忆自己年轻岁月时就曾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多年来指引着习主席的这种思想,更是我们千禧一代的年轻人不能忘记的思想。文明礼仪使国家坚固,百姓团结友爱,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之巅的基础,因而,学习礼仪是我们“修身”的最佳途径,是“齐家”的第一步,是我们为“治国”所的尽绵薄之力,更是为“平天下”这一伟大梦想所做出的微小贡献。

二、“五常”与大学生礼仪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新时代欣欣向荣的大学生更应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根据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几方面来思考。

为了提高礼仪素养,当代大学生首先应该重视自身“仁”的培养,也就是注重从小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培养。“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主义情怀,经过时代变迁中的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也就是如今所说的“换位思考”,即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为他人思考。讲究“仁”,其实也就是讲究礼仪上的最基本的“尊重为本”这一原则。

而“义”,指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古受我国仁人志士所追求,在诸多成语中均有体现,如“义不容辞”,“见义勇为”,“大义凛然”等;同时,义也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卖、义务等,这些行为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因此,讲究“义”,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讲究“礼”,即要做到“明礼”。为了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我们必须自觉学习和掌握礼仪知识,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一个人,即使学识渊博,但假如他丝毫不重视为人处世的礼节,依然会显得粗鄙,而无法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所以,在有着“仁”和“义”的优秀内在素养之余,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各种礼仪知识,做到内外兼修。

“五常”中的“智”,是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理性思考的人,要把自身的道德智慧延伸到科学智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在系统的掌握礼仪知识之余,积极地参加各种礼仪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与工作中去,将礼仪知识转换为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而“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做一个有信有义的人,就需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牢记“仁德”,“大义”,“明礼”和“智慧”,将“仁、义、礼、智”内化于心,坚持自己一贯的礼仪信念和礼仪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五常”的各个方面融会贯通于礼仪学习和礼仪实践中去,从而系统的提升个人的礼仪素养。

三、结语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年轻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用“谦谦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弘扬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积极进行个人反思,能够不断改善自身,也就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习近平自述:我的文学情缘[DB/OL].人民网,2016(10).

[2] 人民日报.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DB/OL].人民网,2013(03).

[3] 杨海,郑伟民.立德树人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培育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4] 于丽萍,周向军.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J].学术交流,2015(10).

[5] 张弘.中国传统禮仪文化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共生[J].教育与职业,2016(07).

[6] 张威,杨桂香.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基金项目:文章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养成研究(编号:18G188)》和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养成研究》(编号:201715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