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9-1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9期
关键词:阻塞性情况疾病

李 佳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5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致病因素较为复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导致患者肺部发生病变,致使呼气吸气时气流进出受限制,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机体综合病变反应。近年来老年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多发人群,并且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和抵抗能力较为低下,所以一旦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治疗和控制情况较差,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临床研究证明,在治疗措施的同时辅助相关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内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8例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n=19):男/女(10∶9),年龄60~81岁,平均(70.59±8.48)岁。对照组(n=19):男/女(11∶8),年龄60~82,平均(70.95±8.99)岁。对比分析38例患者基线资料,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并严格按照我院相关规章制度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①治疗前:通过健康宣教、知识讲座等干预措施,对患者详细展开健康教育,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措施、预后情况提前告知患者,亦可列举近期内我院治疗成功病例和典型病例,来缓解和开导患者,旨在整体降低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树立并增强其治疗积极性和自信心。②治疗中:巡回护理人员每日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询问患者的康复状况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处理,将日常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告知患者。③治疗后:密切监测患者康复情况,将常见并发症告知患者,指导其做好预防措施,待患者病情恢复后给予其饮食干预。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分析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2];焦虑采用(SAS)评价,共含20项内容,采取四级评分法;评分50~59分(轻度焦虑),评分60~69分(中度焦虑),评分≥70分(重度焦虑)。抑郁采用(SDS)评价,评分53~62分(轻度抑郁),评分63~72分(中度抑郁),评分≥73分(重度抑郁)。评分越低,证明护理效果越显著。②对比分析护理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3]。③对比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睡眠质量采用(PSQI),总分0~21 分,分值越低,睡眠质量越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量表,分值0~100分,总分≤40(重度受损),41~60(中度),≥60分(轻度),分值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4]。

2 结果

2.1 对比心理状况: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况对比(±s)

表1 心理状况对比(±s)

2.2 对比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护理前:对照组(n=19):PaCO2(8.23±1.11)kPa,SaO2(88.46±3.35)%,PaO2(7.56±1.44)kPa,观察组(n=19)分别为(8.24±1.15)kPa,(89.45±4.88)%,(7.25±1.58)kPa。护理后:对照组(n=19):PaCO2(7.85±1.25)kPa,SaO2(85.66±5.55)%,PaO2(7.36±1.00)kPa,观察组分别为(6.11±0.11)kPa,(93.22±4.78)%,(8.88±1.25)kPa。结果显示观察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t1=6.0442、t2=4.4989。

2.3 对比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护理前:对照组(n=19):PAQI(15.34±4.11)分,ADL(36.47±5.11)分,观察组(n=19)分别为(15.15±3.45)分,(36.77±5.51)分。护理后:对照组(n=19):PAQI(10.88±1.54)分,ADL(65.88±3.22)分,观察组(n=19)分别为(6.34±1.11)分,(78.68±3.85)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较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P<0.05。t1=10.4246、t2=11.1164。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老年患者为该病主要多发人群,究其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加之其机体免疫力较为低下,所以老年患者发病率明显比中青年患者较高。老年患者极易遭受情绪波动的影响,也对该病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和不足,所以导致气在临床治疗措施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临床研究证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过程中,若无人专门提醒或监控,患者可能不会按时服药,如此以一来便会整体延长患者疾病病程,给其带来巨大痛苦,也为临床护理人员工作道来较大难度[5]。

心理护理干预是现阶段临床新兴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在实际护理措施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放松心情,在身心最舒适的情况下接受相关治疗和护理,旨在全面提高临床疗效并整体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此研究旨在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证明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较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好,究其原因,发现心理护理旨在与患者充分进行沟通,不仅普及医疗知识,还通过分析患者心理从而对其实施相关干预,尽量满足患者临床合理需求,从而使其更好更积极地配合相关治疗[6-7]。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除专业治疗措施外,还应该对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护理和治疗同步进行,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整体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其更好配合治疗。

猜你喜欢

阻塞性情况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