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财税政策研究

2019-11-28宁淑云

商品与质量 2019年51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财税税收

宁淑云

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办事处 山东东营 257400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关乎人们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近些年来的就业形势还算平稳,但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大批群众、学生等涌入造成劳动力过剩,尤其一些文化水平不高、职业技能不足的群体就业极其困难。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的不平衡现象,并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双向影响,首先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其次也会造成不同区域的人们生活水平差距逐渐加大,对人们的生活、就业等产生影响。因此,我国政府为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财税政策。

1 财税政策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

1.1 财税政策对就业的重要作用

就业问题对于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来说都是重点问题,我国又是世界人口大国,本身就业问题形势就很严峻,虽然当前的整体就业发展看起来趋于平稳,但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数量不足,就业质量仍有待提升[1]。从就业情况也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能够增加就业,而一个国家的经济积累也需要劳动者的积极创造。国家通过财税政策促进就业,比如通过税收政策刺激消费,或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利用税收调整的方式影响劳动供求,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就业[2]。

首先,财税政策的资源配置职能能够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劳动者的就业意向主要考虑的就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而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机制,促使劳动力进一步得到优化配置,但市场调节也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存在滞后性,这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极为不利,此时就需要发挥财税政策的资源配置职能,合理配置劳动力;其次,就业问题需要考虑社会因素,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对弱势劳动者群体进行保护,就业不公平现象需要市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据此缓解就业困难问题和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进而保障社会稳定;另外,政府制定财税政策对就业进行合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就业紧张的问题[3]。

虽然现行财税政策对我国就业紧张问题有所帮助,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财政税收政策对部分企业的优惠力度较小,尤其对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力度明显不足,这并不利于这些企业有效吸纳更多的社会剩余劳动力;我国的财税政策中对失业人群的再就业扶持力度不足,失业人员在进行再就业培训方面的补贴申请仍有诸多限制,职业培训补贴只能申请一次,且补贴标准数额由当地财政部和劳动保障部门来决定。

1.2 财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我国当前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仍需进一步改进,尤其税收制度在财政体系中至关重要,在我国经历了几次税收改革之后,税收制度单一化现象得到改善,并有效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由于经济区域化发展现象明显,税收政策也需要依据各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制定,而当前的区域税收政策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当地政府会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以此发展地方经济,但却忽略了基础建设,导致区域内的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其次,财税优惠政策在东部地区比较集中,并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等。一旦财税优惠政策不具备规范性,势必不能有效发挥财税政策的真正调节作用。

财税优惠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通过税收影响产品价格,这样就能决定供求关系,进而影响群众的经济行为。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改进,并对经济产品结构进行有效提高。在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帮助当地政府扶持企业,吸引外资,这样就能带动这些发展缓慢地区的经济得到整体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财税政策的运用一定要符合当地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否则会进一步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距,造成经济增长更加缓慢。

2 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财税政策措施

2.1 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

我党在十八大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采取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国当前就业困难的重点群体主要包括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其他就业困难群体,而我国对这部分群体的就业问题也是极为关注[4]。我国对就业方面的财税政策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稍晚,仍然处于实践探索阶段,也在对财税政策的促进就业措施进行集中研究,但从实际研究情况来看,对财税政策的整体关注度是远远不够的,对如何通过财税政策提高就业率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率提升效果并不明显,针对这个就业问题相关研究人员普遍认为,通过对财税优惠政策的不断完善,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比如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相关税收优惠,通过财税政策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这样就能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政府对各培训机构在进行大学生就业培训上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而在农民工及其他事业人员的促进就业方面,国家可以采取增加财政收支等手段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并对农民工进行免费就业培训指导,同时统一对企业的再就业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有效完善,这样就能保证税收优惠政策能够真正帮助失业群体进行再就业[5]。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措施具体如下:

完善税收政策。通过对税收政策进行合理调整,将直接促进就业,为就业人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就业率。比如在2006年至2008年期间,针对再就业群体中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群体所进入的企业,政府会对这部分企业的营业税数额进行一定扣除。针对就业困难的群体,前文提到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都属于完善税收政策的一部分,需要对这些就业困难群体加强管理,并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这些就业困难群体。比如利用减免营业税以及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失业群体以及残疾群体进行自主创业,这样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能为其他失业人员提供劳动岗位。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财政资金能够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针对当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等问题,我国政府以及当地财政部门都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尤其对技术创新型的企业重点进行资金帮扶,促进这些企业的技术产业化发展[6]。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帮助中小企业吸纳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另外,政府的财政补贴帮助中小企业扩大发展,比如针对一些在创业初期资金不足或者存在经营困难的初创公司进行财政补贴,可以直接进行补贴数额的增加,或者在补贴种类上进行扩充,确保这些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转,政府对创业者进行财政补贴能够有效增加这些初创企业的创业资本。通过对这些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扶持,促进其稳定发展,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

2.2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税政策措施

首先,财政分权制度的实行促使各地方政府可以自行做好自己辖区内的公共品管理和供给,地方拥有独立政权,也更有利于中央政府职能在地方得到有效执行,促进地方政府有效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7]。比如在东部地区其财政资源更加丰富,当地政府能够有效改善自己区域内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来资本和劳动力,促进本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由此看出通过财政分权有效帮助各地区经济迅速增长,但也会给各地区带来经济区域差异。其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通过转移支付能够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促使各区域的群众都能在本地区享受到同等的社会公共服务,享受到同等财税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作为财税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控制各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而公平不仅仅体现在确保公民个体之间的收入公平,还包括所有社会群体都同样享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权利,比如接受义务教育、医疗保障等[8]。所以通过财政支付制度能够帮助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职能有效落实,并为这些地区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最后,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帮助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区域享有政策带来的额外收益。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帮助经济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和完善,同时政府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各行各业和各类企业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这样就能够使区域内的整体经济得到显著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从我国对财税政策的研究情况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研究时间较短,对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财税政策措施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财税政策倾斜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协调各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我国当前的剩余劳动力存在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通过对第三产业给予财税优惠政策扶持,促使第三产业合理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但由于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在抵御经济波动风险上的能力有限,政府需要加强对这些产业的财税政策支持,比如对中小企业采取减税、延期缴税等政策,在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促进就业。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财税税收
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财税政策助推贵州精准扶贫探讨
新政策背景下企业财税管理研究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