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钦州黄瓜绿色生态栽培综合技术

2019-11-28刘华才赵天义

广西农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钦州市钦州绿色生态

刘华才 赵天义

(1.钦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广西 535000;2.钦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 535000)

钦州黄瓜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的一种特色农副产品,是钦州名特产品,是家庭常备的风味小吃和馈赠亲友的佳品,属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品风味独特、历史文化内涵深厚,钦州黄瓜皮成为人们了解、认识钦州市的重要载体,与钦州坭兴陶齐名,被誉为钦州的城市“名片”。2016年以来,钦州黄瓜年均种植6666.7hm2,黄瓜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钦州黄瓜主要有三大栽培方法:一是钦州黄瓜春提早栽培技术;二是钦州黄瓜免耕栽培技术;三是钦州黄瓜绿色生态栽培综合技术。钦州黄瓜春提早栽培技术主要采用避寒设备早种早收;钦州黄瓜免耕栽培技术主要针对种植土地条件无法正常耕作条件下的一种栽培方法;本文钦州黄瓜绿色生态栽培综合技术主要就气候土地条件具备,且作为钦州黄瓜皮加工原料的钦州黄瓜综合性生产技术进行阐述。

1 钦州黄瓜特性

钦州黄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黄瓜属,喜温、喜湿、不耐干旱,瓠果,圆柱形,瓜头瓜尾呈半圆球状。肉厚腔小,幼瓜呈现白色,随着生理成熟瓜色逐渐转为黄褐色,并间有白色网纹。主要品种有钦育一号和钦南区那丽镇、那彭镇、那思镇一带传统种植的黄瓜品种。

钦州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5~32℃,昼夜温差大为最佳;在高温35℃时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5℃以下出现冻害问题。钦州黄瓜为日照中性植物,在8~11h日照条件下,生长较好。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太多,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80%~90%。pH5.5~7.2之间的土壤适宜,但以pH值为6.5最好。黄瓜喜温而不耐高温,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土壤。

2 钦州具备黄瓜生长的温光水土资源条件

钦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广西南部沿海,处在低纬度地带,热带湿气团来得早,退得快,又受北部高山阻碍,使得寒潮干风来得迟,退得早,所以雨量较多,年均雨量为2104.2mm,相对湿度为81%,地表水资源丰富,河流年径流量64.8亿m3,优质的水资源为钦州黄瓜的种植提供了灌溉条件。年均日照时数1633.6~1801.4h,年均温度为21.4~22℃,全年累计总温度为7800~8200℃,年均无霜期为329~354d,温度适宜,利于黄瓜植株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坐果、膨大。全市耕地面积21.2万hm2,其中水田约9.3万hm2,黄瓜生产主要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模式,即春季种植黄瓜晚造种植水稻或春季种植水稻晚造种植黄瓜。一般土质肥沃,土层深厚,耕作层良好,透气性强,能使黄瓜的葫芦素、维生素、糖类含量高,而且色泽好。钦州黄瓜皮精选钦州黄瓜经传统工艺制成,品质优良。

3 根据种植季节和土地条件选择适宜栽培技术

在种植季节遇到阴雨天或排水不畅等原因导致黄瓜种植地出现土壤湿度过大,无法正常机耕整地情况时,为了不影响种植计划,就采取黄瓜免耕栽培技术模式开展黄瓜生产;为了使黄瓜产品能在2~3月份果蔬稀缺时上市,达到物以稀为贵的高价高效益目的,在大寒至立春时节采取钦州黄瓜春提早栽培技术开展黄瓜生产;春瓜在春分前后和秋瓜在秋分前后种植,土壤墒情条件适宜的情况则采取钦州黄瓜绿色生态栽培综合技术进行。

4 钦州黄瓜绿色生态栽培综合技术

4.1 土地选择

黄瓜为浅根系作物,在土层分布浅,根量少,根系占有水肥空间不大,吸水、吸肥能力不强。对土质要求不严格,在pH值5.5~7.2范围内均能适应,但对水分有较高要求,既不能长时间浸渍也不能过于干旱,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不能连作种植黄瓜,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山岭低洼田块昼夜温差大的利好因素,故在土地选择上,应优先选择能排能灌的山岭盆地,且上造为水稻(前茬不能为瓜地)的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相对高的沙质壤土、壤土为主。

4.2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宜加工的钦育一号或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那彭、那思三镇一带传统种植并经提纯复壮的黄瓜品种。

4.3 生产季节、播种方式和用种量

生产季节分为春秋两个季节播种,春瓜在春分前后播种,秋瓜在立秋至秋分间播种;播种方式以直播为主;用种量125g/667m2。

4.4 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

播种前一般进行浸种催芽,种子浸种前事先进行消毒,即把种子放入盛有55℃热水杯中,并不断搅拌浸泡15min,再用清水洗净后再浸8h捞起催芽。

4.5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4.5.1 准备基肥 每667m2大田用腐熟农家肥1500kg、钙镁磷肥50kg、锌肥与硼肥各0.5kg混合堆沤发酵30d以上,或准备商品有机肥1500kg。

4.5.2 机耕整地和施基肥 种植地实施机耕整地,深松土层,泥块细碎,按行距100~120cm,结合田块方位尽可能按东西方向起畦。畦的方向以东西向顺太阳线成畦,可以最大程度增加光合作用,拉大温差,提高产质量。起畦实施两次起畦法,起第一次后在畦面施入已准备好的基肥和100kg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再实施第二次起畦并把基肥盖住,保证畦沟平整顺直。

4.5.3 盖膜打孔 施好基肥后,应用宽度1.2m的黑色地膜覆盖畦面,采用间隔设置的竹片对地膜的边沿进行固定地膜,具体是将30cm左右的竹片的两端分别从地膜上插入且伸入土壤中直至竹片固定于土壤中,间隔距离为30~50cm。再在地膜上按双行品字型相距40cm打种植孔,孔直径约5cm,深5cm即可,可利用约5cm直径竹或木签或专制的打孔装置进行,关键是要把孔中的地膜清理出来,否则会影响黄瓜根系生长。

4.6 播种

播种时间,春瓜在春分前后,秋瓜在处暑到立秋间,每畦双行品字种植,行距40cm,每667m2定植2500株左右,每穴1~2粒并进行覆盖,可用农家肥或火烧土或草木灰与钙镁磷肥5∶1比例,再加入地虫防治药剂如敌百虫粉剂或辛硫磷颗粒剂等搅拌均匀,覆盖厚度约1cm。

4.7 田间管理

4.7.1 苗期管理 胚芽长出期要注意防鼠防虫防鸟危害,做好防护措施,苗期适当早施多施速效性氮肥和磷肥,以满足营养生长、雌花发育、花芽分化养分需求,也可用稀释8~10倍的沼液、粪水加2%磷酸钙淋施1~2次。秋瓜在3~4叶定苗之后,用0.15%乙烯利溶液喷洒瓜苗,促进早生、多生雌花,使瓜抑苗,防徒长,以达到提高早期产量的目的。

4.7.2 杂草清理 瓜地田边及畦沟的杂草要及时清理和防治,可用除草剂防治或人工拔除,以减少虫害。

4.7.3 搭架绑蔓 黄瓜出现瓜蔓时要及时搭瓜架、线架或网架,高度不低于2m,绑蔓宜在晴天进行。

4.7.4 灌溉与排水 黄瓜不耐涝,但要求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要注意雨天的排水工作。播种时湿度不要太大,以免引起烂种;发芽期要求水分充足,以利种子内的贮藏物质水解、转化和利用,但不可过湿,以防沤根、徒长和病害发生;在幼苗期至开花期也要注意控制水量,不宜过湿过旱,保持湿度适宜,直到根瓜坐住;根瓜坐住后至结瓜期要求土壤水分充足,田间应保留浅水层,以促进营养和生殖均衡生长,经对比试验,能保证田间浅水层的瓜田由于水份充足,产量能提高15%以上。

4.7.5 采收期追肥 保证品质前提下,早收根瓜,防止坠秧;分批采收,提高产量。每采收2次,结合灌溉施5kg复合肥+2.5kg尿素+5kg钾肥,高峰期可适当增加施肥量。结瓜期需水量多,要保持浅水层,保证瓜体发育需要,防止瓜肉产生苦味。

4.8 病虫害防治

钦州黄瓜绿色生态栽培主张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4.8.1 黄瓜种植地主张实施水旱轮作生产模式,最大程度减轻病虫害病源。种植前要把田边杂草全面清除并制作成火烧土,并可用作盖种肥;生产过程中注意防控杂草,减少病虫害宿体。

4.8.2 健身栽培,提高黄瓜抗逆性。主施有机肥,配合磷钾肥,及时追肥,合理控旺,提高黄瓜抗逆性。

4.8.3 采取针对性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猝倒病选用甲霜灵、恶毒灵等交替喷施,齐苗后及时用药;疫病选用甲霜灵、克露可湿性粉剂等交替使用;霜霉病选用乙磷铝、代森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百菌清等喷雾防治;细菌性叶斑病可用加瑞农,或中生菌素、农用硫酸链霉素、水合霉素等防治;蚜虫用阿维菌素或吡虫啉等防治。

4.9 清洁田园

收获结束后,将残枝败叶、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瓜架收回,保持田间清洁。

5 小结

通过对钦州黄瓜绿色生态栽培综合技术进行归纳整理,了解钦州黄瓜种植的土地选择、品种选择、播种季节、整地方法、盖膜方法、肥水管理、田间管理和病虫害控制等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为钦州黄瓜高产种植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

猜你喜欢

钦州市钦州绿色生态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童画世界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黑白灰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
广西钦州坭兴陶窑变、雕刻艺术价值初探
钦州学院教师学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