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

2019-11-28戚成芹

关键词:鞋匠参议员林肯

戚成芹

(安徽省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

《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这篇课文描写了一详一略两件事,在事例中抓住了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让人物的人格魅力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如何通过感悟林肯的演讲词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成了本文的重点。如何理解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对他态度的变化反衬林肯高大的人物形象则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品读文字,分析句子所表现出的深刻哲理。

一、以题为眼,提升人物形象

好的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品味文题,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读文先读题。鞋匠的儿子是谁?课文为什么要用“鞋匠的儿子”作题目呢?在教学中,我始终紧扣“鞋匠的儿子”这个课题研读文本。在感悟林肯的三段语言,分析林肯的人格魅力时,就文题引导学生对比感知:参议员提到“鞋匠的儿子”,是——(不怀好意)?而林肯说出这句话——(充满自豪)?“如果你是羞辱林肯的参议员,(指课题)怎么读课题?”当变为赞叹时,参议员们又会怎样说这五个字呢?在对比中,学生读出了林肯的内心独白:虽然我出身卑微,但我会以我的行为证明我的人格、品质、精神是伟大的。所以,他能赢得对手的尊重、敬佩。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课文之后,我再让学生练笔:我眼中的林肯。交流讨论后,学生再齐读课题,已是满怀敬意。

二、抓住线索,感受人格魅力

林肯在演讲前后,参议员们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设计时就抓住了这明暗两条线索,以参议员态度变化为切入点,以此为辅线展开教学。在学生默读全文后,找出几个表示参议员们态度变化的词语:尴尬、羞辱、嘲笑、静默、赞叹,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引导他们通过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去探究、感悟课文的重点,体会人物所独具的伟大的人格魅力。

三、品读文字,感悟人物形象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表现林肯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我牢牢抓住林肯的三段演讲让学生自读、自思、自悟,圈出一些关键的词语,透过它们去揣摩文字背后的含义。比如,在第一段中,通过感悟出三个“永远”所包含的不同意思,从而体会出林肯对父亲的感激、尊敬之情。在第二段中,特别强调“改正”这个词,并通过几个不同的句子来加以区别“改正、修理”词语的意思,从而引导学生明白林肯主要是想让参议员们改变观点,改变态度,此时林肯的宽容大度、谦逊朴实、仁爱正义的人格魅力跃然纸上。最后,通过引读方式让学生齐声朗读这三段演讲词,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林肯身上独具的伟大的人格魅力。

四、拓展延伸,丰满人物形象

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林肯的人格魅力后,定是心潮澎湃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假如你就是刚才那位傲慢的参议员或其中的一位参议员,你一定会有很多话想和林肯说,那就拿起笔来,以“我眼中的林肯”为题,好好地写下来吧。学生伴随着优美、舒缓的旋律有感而发,写出了一段段发自肺腑的内心独白。我选择几篇写得好的作品,将内容拍照上传,通过有感情地朗诵,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共鸣。学生的作品中有的表现出被他的魅力折服;有的表现出懊悔自责;有的表现出精神获得了重生……此时林肯这一伟大的人物形象立刻丰满了起来。

此外,我还让学生在课外搜索了林肯在当选总统期间所做的重大贡献的资料,很好地进行了课外知识的拓展,充分调动了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着不足。因本节课课堂的密度较大,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考虑还不够周到,从而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人物的人格魅力体会不够等。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播放林肯相关的故事影片或视频,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体悟人物形象;因时间太有限,只上传了几位学生的感悟片段,交流的范围还不够广,如果能扩大点范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互评,这对于领悟林肯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定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课堂上我还应特别注重环节的细化,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鞋匠参议员林肯
林肯的自嘲
林肯的幽默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林肯航海家Nautilus加州海岸限量版
哲学家与鞋匠
四颗补鞋钉
延安时期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生活论略
33
亚伯拉罕·林肯:永不言弃
鞋匠阿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