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澜壮阔七十载,住有所居新时代

2019-11-27本刊评论员

上海房地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住宅建设征文住房

文/本刊评论员

走进新时代的2019年,我们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历史沧桑巨变,总是在今昔对比中给人以强烈震撼。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新中国创造了波澜壮阔、举世瞩目的历史,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全方位和飞跃式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租赁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只有极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改革开放以后,民用住宅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尤其在全面实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住房发展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平方米,比1956年增加了33.3平方米,增长5.8倍。自2008年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来,到2018年底,帮助约2亿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从廉租房到公租房,从经济适用住房到共有产权住房,从棚户区改造到老旧住区改造,基本形成了一张多元化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保障网。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为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上海房地》编辑部策划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活动,既希望回顾辉煌发展历程,抚今追昔,也期待展现真情实意,凝心聚气。

我们邀请多位德高望重的改革亲历者,聚焦70年来上海住房发展走过的历程,谈住宅建设、住房解困、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房地产市场培育与发展、旧房和旧区改造、住房保障等重大问题和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变迁。这些访谈内容,以专题论述文章或口述整理材料的形式,陆续在本刊的专栏刊出。本期两篇专栏文章的作者堪称“重量级”,都曾在重要岗位上推动过重大制度改革,直接参与了重要市场的创建。读了两位老领导的精彩口述,我们既对上海房地行业的艰辛探索深感佩服,也会因上海房地的先行成就倍感自豪。

从4月份开始,我们启动了“‘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广泛征集各方面作者的真实回忆、真情讴歌、真挚赞美和真知诠释。征文活动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已征集到上百份稿件。通过专家评审等程序,录用了部分优秀稿件。本期刊载了第一批征文稿件,主题内容涉及住房解困、住房保障、旧区改造、公积金工作等方面,较为集中地展示了作者们对房地工作的真情真意。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当前,住房发展事业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住房发展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新时代推进住房发展,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将其作为根本指导思想,贯穿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过程,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猜你喜欢

住宅建设征文住房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图图话话堡”征文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住宅建设中暖通工程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
下期征文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建设中的应用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续期法律问题研究
迟缓的善后 ——帕特里克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