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弃社会之浊气,学科技之美丽

2019-11-27刘书帆

读与写 2019年14期
关键词:钻研网红科学家

刘书帆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湖北 宜昌 443000)

前不久 ,最新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对比,孙专家表示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来科技事业的发展与前景。这并不是杞人忧天,无稽之谈。在我看来,这样令人忧虑的调查结果正是社会高速发展下人心浮躁的产物,对此作为青年学子,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们,应弃社会之浊气,学科技之美丽。

浮躁的内心,在名利场中乘着高铁不择手段地横冲直冲,或许还是“磁悬浮”呢。就像高铁可以将北京西与香港九龙连成一条线,太快的发展使得人们总是期待着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几十年前人们做梦还是自己控制一座金矿,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却在幻想有朝一日在街上被星探发现一夜成名。科学家的职业总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不断“折节”。是什么让我们不再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是没有热烈的关注无法享受粉丝欢呼的冷清?是几十年默默无闻钻研一处却仍颗粒无收的心酸?非也,以上都出自你那颗浮躁的心,不愿钻研,遗失了初心,社会的浊气已吞噬了你的“冰心玉壶”。

一个人在社会潮流中何其微小,或许你想保持初衷,可时代的潮流推着你向前。在网红当道的今日,希望进入科学行业的青年们显得尤其特立独行。如此说来,真令人嘲讽,网红产业井喷式发展,新偶像时代的来临,人们都朝着同一扇门跑去时,试问又有几人立得住脚立得起身?悲矣!同时当我们为“网红”、“明星”不断喝彩时,有没有人记得这样一类人?对人类痛彻肺腑的怜悯,对知识的渴求,是这些人毕生的追求。于公,他们忘我为国,乃侠之大者;于私,他们从容淡泊,笃定沉静,为我辈之楷模。正是他(她)们拥有一种性情中的大爱。一种“挽持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的为民之情,一种“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报国之心,一种“君子成人之美”的修身之要。我辈之青年应不负这伟大的时代,更应向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天眼之父”南仁东,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等我国一批伟大的科学家们学习。他们“板凳坐得十年冷”依旧难凉热血,谁又不是钻研大半辈子,谁又不是心酸一辈子,为的不是那一纸成就,为的就是中国科技的崛起与复兴!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有上一辈人辛苦奋斗创造出来的科技成就,我们才有了今日经济的繁荣,大好河山,大美中国。科技之美丽我们有目共睹,我们是否也应将这一粒美丽的种子埋在心中,滋润它生根发芽?

除此之外,国家对科学家的重视同样也不能令人忽视。目前我国科学技术职业的人员待遇水平与其对社会的贡献不成正比,社会地位也远不及所谓的网红小生。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不但是政府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增加合理的税收,加大对科学家的奖励与关注度。社会各界大众也应该达成重视科学,关注长远价值、公益价值的共识,更应有着眼于未来智慧的行动。

如今,如何让我辈之青年锐意进取,让文明瓜瓞绵绵,在代代接力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辈之青年应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心怀科学,尊重科学,尊重知识。

愿我辈之青年,弃社会之浊气,学科技之美丽,有一份热,为社会发一份光。

猜你喜欢

钻研网红科学家
Desire for Youth
乐在钻研中
假如我是科学家
我要当网红
«ВаНхУН»
汉字新解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