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性教学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策略探析

2019-11-27

读与写 2019年14期
关键词:预设解决问题新课标

徐 霜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00)

前言

数学输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等特点,往往也是困扰高中生的学科。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必须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打造生成性教学模式。

1.生成性教学概述

素质教育的深化落实以及新课标的逐渐普及使得教学模式发生变化,教育事业发展中对于知识掌握基本规律的研究逐渐深入。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研究与探索的过程,而不是知识机械性的堆砌,应该是动态性的生成与融合。基于这一观点,教学活动不能使单一化的线性活动,而是推动知识的获取以及体验吸收的程序。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单纯提高性的去讲解、解读、传达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而是要注意学生理念、能力与品质的提升,引导学生与自己的互动,进而深入性的理解认知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思维形式,达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1]。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以平和的态度,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建构和谐丰富的课堂。由此可见,生成性教学就是利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为学生传达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积累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启迪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点拨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生成性教学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2.1 弹性教育情景的设计。生成性教学与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同气连枝,强调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在开展生成性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所以生成性教学在某种程度来讲就是弹性预设。而弹性预设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为学生预留出一定的空间,将教学活动看成“曲线上升”的形式[2]。通过弹性预设,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价值得到进一步凸显,将学习价值与教学价值置于等同位置。与此同时,要求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好额过程中,一定要提出不同的教学判断,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养成思维习惯,形成探索问题的内在驱动力,积极主动的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基于此,教师应该结合现代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

例题:线段AB的定长为6,线段AB的两个断点在抛物线X2=Y上移动,假定线段AB的中点中点为C,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C点到X轴的最短距离计算出来。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之后,学生可以发现,该问题的解答方式可以有两种,其一是首先计算出动弦的中心轨迹值,之后再将纵坐标求出来;其二是根据抛物线的原理以及梯形中位线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此种一题多中解答方法的问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重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做好弹性预设,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多维教学目标,为学生预设可能会出现在课堂上的问题,进而打造生成性的高中数学课堂。

2.2 转换角色,引导提问。在传统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是主体,实施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的完成练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都是被动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提升。若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践行生成性教学模式,教师就要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积极转换师生角色,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思考。之后,教师要引导与指导学生针对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组,通过重点知识实现问题的转换与探索,使得学生在民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建构知识。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点拨与引导,提高教学活动的时效性与针对性。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中生来讲,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性的挖掘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践行生成性教学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时效性的需要,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有效应用知识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广大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清晰深刻的认识到生成性教学的要求与本质,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为学生构建生成性的数学课堂,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问题展开时效性的点拨与引导,有效解决学生的疑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预设解决问题新课标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解决问题的设计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