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的思考

2019-11-27吕殿军

读与写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师

吕殿军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青堆镇中心小学 辽宁 庄河 116400)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受教过程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它直接关乎一堂数学教学的成败。成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师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而失败的数学课堂,多半是缺乏精彩的课堂提问。据本人了解,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还存在诸多问题。

1.课堂提问往往停留在意识层面

一线教师已认识到课堂提问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提问的课前预设尤显不足。虽然教师在课堂中也能随机应变,但是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不能紧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因此很难发挥实效。

2.课堂提问缺少启发性,缺乏核心问题

填鸭式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已为广大教师所熟知,现在课堂师生双向交流越来越多,课堂提问日趋频繁。可是教师的提问以机械性提问、识记类提问居多,没有将发展学生思维作为首要目的。另外,一节数学课上也缺少一个或几个具有统领性、涵盖性、辐射性的核心问题。

3.教师的指答方式不够灵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指答方式要么是举手回答,要么是学生齐答,缺乏变化。偶尔教师想要照顾一下发言不积极的学生,却形成了有问无答的难堪局面。其实,每一种问答方式都有各自的利弊,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抢答的方式,将会极大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学习热情也在瞬间高涨。但如果运用次数过于频繁,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为抢到答题机会的往往是成绩优秀、脑筋转的快的学生,数次求而不得就让其他学生放弃了思考,仅以看客的姿态置身于课堂。若教师的叫答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将受到影响。

4.教师的理答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当学生回答错误后,教师或者自己说出答案或者转问成绩优秀的学生,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解思考过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另外,教师给予的表扬不能是简单的“真好”、“真棒”这样单调而空泛的评价。因为这样毫无意义的表扬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

5.教师缺少对自身提问技能的反思

问及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往往将责任归咎于学生身上,认为是由于学生性格内向、能力不足、态度不端造成的。但是多数学生表示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是因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教师忽视了自己在提问上的不足,缺乏对自我提问的反思,最终导致本应建立在意义层面的交流变成简单的一问一答。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应当如何改变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寻求突破。

1.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积极主动发言,教师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对自己的表情、语调、手势等都要进行关注。 教师首先要做到平易近人、平等相待,不能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给学生乱贴标签。教师真正需要做的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加以指导,帮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另外,教师在发扬教学民主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技能、夯实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得力助手、值得信赖的朋友,学生才能借助教师的肩膀领略更远处的风光,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尊师爱生、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毫无戒备的向教师倾诉疑惑,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2.在备课中确定核心问题

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设计出许多问题。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呈现在课堂上。高效的教学必须透过教材,敏锐地捕捉出“该教什么”,而不仅仅是“可教什么 ”。教师在梳理知识点时不但要关注例题,还要关注做一做、练一练,反复推敲,从中提炼出核心问题。

3.教师要认真听取并正确对待学生的回答

小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会离教师的预期答案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学生是在学习中逐渐成长的群体,其认知水平有限。教师应该以宽容的心胸去接纳学生的错误,并以开放的心态认真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积极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莎士比亚曾说过“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可见,每一个孩子都有无尽的潜能,教师要相信只要时间允许、教师讲授得当、启发到位,学生必然能够回答出教师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接受唯一正确的答案,将其他答案拒之门外,对犯错误的学生疾言厉色,次数多了,学生就会对自己产生质疑,自然也就回避抵触主动发言了。所以,教师应当更加关注提问的过程远非答案,提问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提升与发展,若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不能置之不理、视若惘闻,应当迅速挖掘学生答案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巧妙地使用探询问题,一步步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4.教师应与个别学生达成“课堂提问契约”

教师可通过与成绩较差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达成“课堂提问契约”的办法,逐步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谓“课堂提问契约”指的是教师与上述学生达成如下约定:如果学生知道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就通过一个特定动作暗示教师,教师在叫答时就首选该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要对学生答案中的可取之处进行表扬,即便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也要称赞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勇气。此举措不仅有利于受关注对象的发展,对其他学生也有激励作用。因为他们在想连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都频频举手积极回答问题,自己怎能不更加努力积极思考呢?

5.教师要勤于教学提问的反思

下课铃响并不代表着一节课的终结,课后教师要走进学生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亲切交流互动,考察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给学生发表对教师所提问题、教师在理答评价阶段行为看法的机会,为今后把握问题难度、转化提问风格寻找依据。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加强自身提问技能的训练,尤其要加强设计问题、导答、评价这三个环节的练习,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提问行为的合理性,让提问的方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口味。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深入地钻研数学课堂提问,真正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才能更好的运用这个古老的教学方法,奉献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四十分钟,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