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取放运动器材良好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11-27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运动器材皮球良好习惯

彭 芹

(新疆和田市嘉兴幼儿园,新疆和田848000)

取放运动器材,是幼儿体育课堂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幼儿个体方面看,让幼儿学会取放运动器材,可以有助于他们形成维持课堂秩序有序的良好习惯,也能使大班幼儿通过规范地取放运动器材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意识;从幼儿园生活和集体的利益来看,培养规范取放运动器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得运动器材放置美观整洁,减少教师不必要的的麻烦。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小注重对幼儿的器械取放运动器材的良好习惯培养。

首先,老师要做好示范作用。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每天跟他们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老师,小孩子会不自觉地去模仿自己的老师,以老师为自己心中的榜样。所以,老师作为他们的引路人,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人生价值和行为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大班的孩子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当我们需要用到某种器械地时候,可以先让幼儿仔细观察这种器械在哪里,组织幼儿有序取拿器械,让幼儿在心中形成一个物品有序存放的概念。活动结束时,当老师要求幼儿把玩具放回原位时,可以身先士卒,同样拿一样器械摆放在原来的位置,这样幼儿就能直觉感知器械地摆放过程,为以后的收拾取放运动器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留给孩子充分反复实践的机会。大班幼儿记忆的形成都是通过反复实践形成的。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可以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收拾习惯。当孩子知道如何摆放器械以后,在每次的活动结束时,就要留有时间让幼儿亲自实践练习。不能因为时间紧迫或者其它原因,就忽略了让幼儿亲自取放运动器材器械地过程。当幼儿把器械取放运动器材完以后,老师还应该对幼儿的收拾取放运动器材结果进行总结,对于积极的小朋友,或者对那些收拾取放运动器材得较好的小朋友给予表扬,对懒于收拾取放运动器材的小朋友或者取放运动器材不够好的小朋友要根据情况给予指导,期望他下次能有待改进。

此外,老师在要求孩子们取放运动器材器械地时候,语言一定要柔和简洁,不能带有命令或强制性语气。大班幼儿动作比较慢性,我们老师一定要有耐性,不能因为孩子收拾取放运动器材较慢我们老师就去一手包办,而是要从促进幼儿成长为目的进行耐心地教育和引导。要注意大班幼儿取放运动器材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有序取放运动器材的良好习惯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不怕烦,有耐心,多与孩子交流,根据幼儿特点,采用儿歌和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培养良好的习惯。

记得在一次幼儿园体育游戏观摩活动中,我有幸参观了某老师的一节大班户外体育游戏《送小猪回家》。这次活动有一大亮点让我至今受益匪浅,某老师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巧妙地利用送“小猪”回家,让孩子们自觉乐意地将活动器械(皮球)归位。活动结束那一关键时刻,某老师用温柔的语言告诉幼儿:孩子们,我们要回去休息了,大家一起来把这些“小猪”(皮球)也送回家去吧!于是,这群可爱的孩子欣然接受了老师的提醒,争先恐后地把一个个小猪送回了家。在这次活动中,某老师一改以往老套的说教方式:游戏结束了,把皮球放回篮子吧!而是采用很委婉的方式让孩子们很乐意地将皮球送回了原处。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享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大班幼儿意识能力处于较弱阶段,要想养成一个良好的收拾取放运动器材器械地习惯,还需要我们老师协同帮助。

结束语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去培养,而且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对于幼儿取放运动器材的良好习惯,要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儿童应从培养点滴的行为习惯开始!

猜你喜欢

运动器材皮球良好习惯
智能化管理在体育器材中合理运用的策略分析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拍皮球
小小月牙会跳舞
左和右
拍皮球
捞皮球
我错了(二)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