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诗词热点 颂扬国学经典

2019-11-27钱思越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教书育人 2019年25期
关键词:洞庭湖国学诗词

钱思越 (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诗词一直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的文学媒介,是国学经典中的璀璨明珠。它的结构简洁,节奏优美,意境深邃,又具有一定的绘画性,深受人们喜爱。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诗词的学习已向多元性、整体性发展。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如何提高诗词教学的有效性,丰富国学经典的内涵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重视点拨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整体效果

一直以来,教师对于关于诗词怎么教争论不休:一种是学生在阅读时对诗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可;另一种是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必须逐句地解释诗词。其实,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诗词的语句能够理解时,教师就可以说少些;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的诗词,教师需要进行指导和点拨。诗词的教学不仅要避免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更要防止句句引经据典,寻找出处。

如教师教学唐代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时,对其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剑外”“涕泪”,对“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的“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些词语和地名的指导进行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对这些词语理解了,读懂了,才会理解和体会整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和内容;而对于其余的句子,像“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因为语义清楚明白,教师就没有必要进行句句和字字的解释,学生可以将自学和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如此,学生对古诗的思考有了足够多的时间,并会对学习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对诗句整体的进行把握后,给学生以答疑、指导、帮助和点拨,不要对诗词进行句句的解释和分析,这会给教学诗词带来难度和深度,学生会有望而生畏的想法,并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

二、正确使用教材,提高诗词的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了解教材,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研究,这是“教教材”,而对于相关知识的联系和拓展,应该采用“用教材教”之法,只有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诗词的教学质量。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飘逸洒脱,作者于黄鹤楼目送好友离开,为其送别,以长江水暗喻朋友间的深情情谊;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以酒送别,借物抒情,直抒离别的伤情与苦闷,尽管创作作风不同,但是抒发的都是难能可贵的友情,寥寥数语尽显依依惜别之情。而这些诗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源于他们共同遭遇与时代背景,教学中可以介绍作者的生平和诗创作的背景,之后再引领学生读这些诗,反复揣摩诗所表达的深刻的内容,谈自身的感悟和收获。最后在对诗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出示《别董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等古诗,让学生进行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做到触类旁通,有效提升诗词学习的效果。

教师抓住送别诗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且调动学生对这类诗进行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对某篇送别诗的掌握后,就可以对这一类的诗予以了解,有效提升了其整体的学习本领。

三、关注想象之点,达到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诗词篇幅短而简洁,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激发想象力,学生才能真正让自己的思维飞扬起来。此外,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调节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教学的重点就可以在想象中体现出来。阅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就可发现诗中的想象点。然而,学生的想象怎样引领呢?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从诗的题目《望洞庭》中可以看出诗人距离洞庭湖有些距离,说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像一青螺,学生就可想象月色与洞庭湖水的清澈交相辉映的美景,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晰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想,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找准想象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想象中感觉到诗句的精美独到,体会到的是诗包孕的深刻内涵。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中还有许多需要研究的课题。教师要把握热点问题,掌握和理解内容和深刻意义,进行传承和发扬,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精神境界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猜你喜欢

洞庭湖国学诗词
浅谈洞庭湖渔文化(下)
浅谈洞庭湖渔文化(上)
“垂”改成“掉”,好不好?
洞庭湖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