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素读在低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中的运用

2019-11-27冯玮玮

读与写 2019年14期
关键词:古诗文国学儿童

冯玮玮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翠微小学 广东 珠海 519000)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我们老师绞尽脑汁,使出十八般武艺,只为了鼓励孩子多阅读、爱阅读。可现在的小学生,在文化素养上普遍表现出良莠不齐:不少学生识字量不过关、写作水平低,原因何在?

我觉得:一方面,在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以讲代读、以提问回答代替读书、以议代讲的现象越来越多,而课堂上留给孩子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国学经典的忽视,对国学经典的重“讲”轻“读”。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发展史中,我们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智慧和民族文化,这些智慧和文化都以国学经典的形式传承和保存了下来。阅读国学经典不但可以丰富人的知识,还能滋润人的心灵,它有着巨大的种子能量。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求知欲开始蓬勃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大量的阅读,这个时候趁势引导孩子们进入国学经典的书海,就是要把经典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精神土壤上,静待花开[1]。

不过,国学经典多为古文,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识字量不够,理解能力有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如何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呢?我认为,“素读”经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儿童,正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不但能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更能加强对孩子记忆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中有效运用“素读”学习法呢?结合陈琴老师提出的“素读”教学法相关理论,我在低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研究,并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1.重读轻讲,记忆为先

特级教师陈琴老师在“素读”经典教学法中提出 “讲、读、吟、背”四步环节[2],不难看出背诵是最终目标。那古诗文要不要讲?怎么讲?这一直是我们古文教学的“难点”。讲多了,怕学生失去自己对文字的理解,讲少了,怕学生不能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古诗文要想让学生喜欢,还是要“轻讲”的。把每一篇经典中最有意思的地方,简单而有趣地讲一讲,孩子才不会觉得我们的国学经典可怕、无趣、难学。

2.“素”而不闷,以趣为辅

在低年级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仅仅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读,怕是很难抓住孩子们的学习注意力。那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朗读游戏,如:接力读、男女对读、师生比赛读、拍手读、敲桌读、吟唱读、配乐读等。

孩子们天生喜欢游戏,爱新鲜玩意。前段时间学习《笠翁对韵》,我大胆尝试,引用流行的乐曲节奏,没想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新鲜的调子,诵读兴趣特别浓厚,课堂上男女对读、比赛读、挑战赛各种活动的不断开展,孩子们参与兴趣一波高过一波。甚至连课后都还不让我关音乐,还在继续配乐背诵,还自发地加上了动作,敲桌子当鼓点,好一派“流行+经典”的融合,那一天的课堂,真是非常精彩。

3.“素”“ 吟”结合,授之以法

吟诵,也是经典素读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在经典诵读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吟诵的方法很重要。当然,对于从没有接触过吟诵的低年级孩子,不建议一开始就讲吟诵的知识,以免增加孩子学习国学经典的畏难情绪。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一切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教师的示范是吟诵最好的入门方法。而且老师与孩子一起投入地诵读,比单纯要求孩子自己诵读,效果要好得多。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应多学习,自身要具备相应的古诗文吟诵素养。

在孩子们跟着教师模仿,有了一定的吟诵基础上,老师再适时教学生吟诵规则: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然后,在开展诵读活动的时候,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弟子规》、《声律启蒙》等韵文特点,节奏可以尽量简单些,符合儿童的韵律感即可。当学生掌握了素读吟诵的方法,他们就可以更自由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在素读与吟诵中感受经典的文字美、韵律美,从而爱上素读、吟诵,爱上经典。

4.定量“素读”,温故知新

经典素读的核心价值就是在积累、积淀,陈琴老师建议每天大概背诵100字左右,我也是这样来坚持训练学生的。在学校,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早读、午读、课前3分钟时间,甚至利用课堂的3-5分钟,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另外,建议同学们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背诵,因为集体背诵比回家单独背诵效率更高。

除了每日完成100字左右的“新”量,也要常常“温故知新”,可不能做掰玉米的狗熊,掰一个,扔一个。每天读新内容前,都要先复习一下前几天的内容,还可以开展一些比赛,比如记忆大赛、古诗词背诵大赛等。

经典的熏陶会成为学生阅读的动力。经典作品只有经过“素读”,装进孩子的记忆深处,成为想忘都不能忘的内容,才能发挥功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让孩子们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让孩子们都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中华传承者,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不断探索前行,引领学生畅读国学经典,将经典的芬芳深植每个孩子的心田,静待花开!

猜你喜欢

古诗文国学儿童
“垂”改成“掉”,好不好?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留守儿童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