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爱情”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2019-11-27苏红瑞

文学教育 2019年15期
关键词:隐喻旅行概念

苏红瑞

在认知隐喻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之前,人们认为隐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认识抽象事物、了解抽象概念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或方法。在人类所有情感中,爱情是最复杂,也是最难表达和解释的一种情感。在中西方语言中,有无数描述爱情的词句。本文将从认知隐喻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比分析出汉英爱情隐喻的相似和不同,并结合文化维度,分析其出现不同的原因。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另一个抽象概念域的映射。隐喻的本质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对具体熟悉事物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抽象陌生事物的经验)的认知活动。”(束定芳,2000:28)。

Lakoff & Johnson(1980)认为概念隐喻包含三种类型: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是将空间领域作为源概念域,将空间概念的关系和范畴系统投射到非空间概念的关系和范畴上,用空间领域的概念去理解非空间领域的概念;本体隐喻是将抽象事物和概念看做具体事物,这样就可以对抽象事物范畴化和量化;结构隐喻指的是,通过一种概念来建构另外一种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自然是不同的,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比如,日常生活中有“时间就是金钱”的表达。因为把时间看成了金钱,那么很多被用于描述金钱的词都能来描述时间,金钱能被节省、浪费,用尽,那么就有相对应的平行表达:“节省时间”,“浪费了半小时”,“时间用尽了”。

二.英汉爱情隐喻的相同点

(一)爱情是火

火是物体燃烧时发光发热的一种现象,中英文里都喜欢用火的概念系统来描述爱情。比如,中文有这样的表达:“爱情是一团烈火,我已被你燃烧”,“冰川上的爱情,依然炽热”,“陈升沉默10年扑灭了她的爱情之火”,“爱情之火,干柴烈焰,苦不能相见诉衷肠”。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Seize the chance when there are sparks of love”, “Feed the fire that keeps marriage alive and it will sizzle”, “Our love must not be extinguished”, “I feel something in my heart, it's like a flickering flame” , “Every time I see you ,this flame lights up”.

之所以用火的概念系统来描述爱情,是因为火的燃烧过程就是爱情的发展过程。比如,两人刚有爱情就是擦出爱情的火花,想要维持爱情,就是给爱情添加柴禾,爱情发展到高潮,就是爱情之火在熊熊燃烧,爱情结束,就是爱情之火被浇灭。把爱情看成火,能表示爱情来得凶猛炽烈,但有时也稍纵即逝,难以挽留。

(二)爱情是容器

根据隐喻理论,爱情是容器属于空间隐喻。空间概念是人脑对自然界中物体位形的反映,它涉及物体的形状、大小、前后、远近、方位、深度等。

中文里有这样的表达“他掉进了爱情的海洋里“,“我又掉进了爱情的蜜糖罐里”,“一对年轻人坠入了爱河”,“她怀着满腔热忱,一头扎进了爱情里”,“姑娘,请走出情网,珍惜生命”,“情深情浅不由人”。英文里也有类似的表达 “love is boundless”,“Love is filled with jealousy and trouble” ,“I am deep in love with her ”,“break the boundary of love”.

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各种空间体验,才能把这些空间体验投射到爱情的概念系统上。

(三)爱情是战争

为了获得配偶、食物和领地,动物之间经常争斗。人做为高级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经常争斗。无论争斗的目的是什么,争斗的形式几乎都是一样的:恐吓、威胁、袭击、打斗、自卫、反击、撤退、投降、胜利等。

被爱情折磨的人们之间也经常争斗。比如,“他靠如下招数,赢得了爱情”,“顾廷烨战胜了‘情敌’齐衡,赢得了美人心”,“当爱情受到威胁时,你会怎么办?”,“暗恋就是一种向爱情投降的爱情故事”,“他在这场爱情里是随时做好了撤退的准备”,“爱情就是一场惨烈的守城与攻城”。英语中有这样的例句:“He defeated his rival in love and married Helen”, “He hit on Mary vigorously and Mary surrendered”,”She decided to defend her love”, “He escaped from the prison of love”,“Thisschoolbeautyis besieged by her pursuers”.

战争的目的是胜利,为了获胜,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和攻势,战争的结果是非输即赢。从战争的角度理解爱情,能指导我们的追求行动,让我们尽快获得爱情。

(四)爱情是旅行

旅行,是指远行,去外地观光或游览,途中可以观察景色和事物。跟旅行有关的许多概念都被用在了爱情中,比如,旅行中乘坐的交通工具、岔路口、旅行中的美好风景、旅行中的痛苦和磨难等。

比如中文中有这样的表达“爱情总像一场旅行,前方总有未知的惊喜等候着你”,“爱情是场最美最远的旅行”,“站在爱情的岔路口上,很多人选择错了”,“他的爱情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他们两人现在形同陌路”;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Loveisajourney full of happiness and sorrow”, “They went their separate ways last year” ,“Their love come to a dead end”.

三.英汉爱情隐喻的不同表达方式及原因

(一)爱情是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植物从生长到死亡,要经历扎根、萌芽、长叶、抽枝、开花、花朵凋零、落叶,最后枯萎死去这几个阶段。我们呵护爱情跟精心培育植物一样。在中文里,有这样的表达:“爱情是用青春浇灌出的最美的花朵,愿爱情之花处处盛开”,“不知不觉的,你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了”,“爱情都必须去用时间培养,用真心灌溉”,“爱情之花尚未绽放就已凋零”,“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Love sprouted in their hearts after they dated twice”,“Love is a vine that grows into our hearts.”,“We expect their love to be in full blossom and bear gratifying fruit”,“Our love grows stronger”.

从上述例子可看出,在中文和英语中,虽然都将爱情看成植物,但中文并蒂莲是爱情的象征,用莲和藕来指代爱情。在英语中常青藤是爱情的象征。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要好事成双,莲又被为荷,荷与合谐音,象征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并蒂莲,茎杆一枝,花开两朵,可谓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

(二)爱情是宗教信仰

中国是信奉佛教的国家,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前世注定的思想反应在爱情里就是“缘分”这个词。比如在汉语中有这样的表达“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千里姻缘一 线 牵”,“喜结良缘 ”,“ 缘分 到了”,“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

西方人一般信奉基督教,《圣经·创世纪》记载,耶和华造就了一男一女,男的称亚当,女的称夏娃。亚当是用地上的尘土造成的,夏娃则是耶和华取亚当身上的肋骨造成的。所以,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爱情是一个整体概念,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所以在西方人里有这样的表达:“we are one”,“we are made for each other”,“I am her other half,just as she is my other half”.

(三)爱情是身体器官

中英文里都喜欢用“心”和“眼”来表示爱情。比如,在汉语里有“把我的心送给你”,“抛媚眼,暗送秋波”,英语中也有“you are my heart”,“give my heart to you”,“give sb the glad eye”,“cast sheep’s eyes at sb”.受中医五行学说的影响,中国人不仅喜欢用“心”和“眼”来表示爱情,还喜欢用其他身体器官来描述爱情,比如:情肠,互诉衷肠,心肝宝贝,掏心掏肺,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五.结语

本文以概隐喻理论为理论指导,对汉英“爱情”隐喻表达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在英汉两种语言里,用来表达“爱情”的许多概念系统都是相同的,比如爱情是火、战争、容器、旅行;英汉两种语言也喜欢用食物、宗教信仰、人体器官的概念系统来表达爱情,但用这些概念系统表达爱情时,所选用的具体对象不同。本文的研究证实了隐喻对人类理解抽象概念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符合隐喻的形成是基于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模式中对外部世界的体验。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帮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爱情这个概念,还能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隐喻与思维,隐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隐喻旅行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小黑的旅行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夏日旅行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