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2019-11-27孙加兰

名师在线 2019年33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解题作业

孙加兰

(江苏省滨海中学,江苏盐城 224000)

引 言

教师应将培养与强化学生的核心学科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向导和提升学生学科能力为教学依托。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学活力,而且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学科能力[1]。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密切相关,教师要将其渗透到教学的始终,这样才能取得更明显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从知识点的特点出发,合理地组织与设计;也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如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出知识内容。这些都是能取得直观效果的教学模式,能够为课堂教学构建良好的开端。

例如,在讲解“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时,教师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来创设情境。教师首先提出以下问题:(1)有人说:“你的数学成绩好,那么你的物理学习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你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一个人的身高与体重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请从班里抽取适当的样本,收集数据,对它们的相关性进行讨论。这两个问题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少学生之前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但没有得出答案。教师将这个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开端,不仅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经过小组交流讨论后若仍未得出答案,便会对教师接下来的讲解充满期待,学习的兴趣十分浓厚。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优质课堂展开的基础,在放松的环境下,学生会更愿意跟随教师的引导来分析、讨论问题。教师可以结合知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利用知识点。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学科素养时,教师应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引起重视。学生在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步突破知识难点,使思维路径越来越畅通,从而更好地吸收、理解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基于有效探究逐渐积累一些学习经验与心得,掌握解决难度较高的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解题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与进步,才会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复杂问题,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

例如,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已知点P1(x1,y1),P2(x2,y2),则|P1P2|=(x2-x1)2+(y2-y1)2(用P1,P2的坐标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P1P2|)。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这些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复杂问题:把其中一个点换成直线,即已知点P(x0,y0),直线l:Ax+By+c=0,如何用x0,y0,A,B,C表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留出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尝试利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但学生屡屡碰壁,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再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问题,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在其中渗透一些好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教师讲解后,学生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好地提升了学习能力,不仅锻炼了解题技能,而且基于这样的问题探究巩固了所学知识。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结合知识教学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也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探究与解题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解答一些有难度的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非常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例如,在“数列”这一章节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斐波那契数列的相关知识。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感到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典型范例。例如,实际生活与斐波那契数列紧密相关:上一个n阶台阶,若每次可以上一级或两级,求上台阶的方法总数f(n),或设计钢琴键盘等。这些问题利用这一数列形式便可以很快解答。不仅如此,与斐波那契数列相关的自然现象也很有代表性,如向日葵花瓣、松树松果、百合花花瓣数等。当教师将这些知识引入课堂后,学生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意识到,很多数学知识都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不仅强化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也加强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与信心。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生动有趣的知识,不仅让学生直观了解了有效应用数学知识的实例,而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很深的学习印象。学生会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优化巩固性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这也是教师设计作业练习的出发点。教师在调整作业结构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灵活调整作业形式。

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前提下,适当融入一些研究性作业。总体来说,巩固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是教学之重。学生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就无法形成相对扎实的探究综合问题的能力,很难解决各种高难度的问题。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一定要体现出对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在这一基础上再合理地进行拔高和拓宽,这样的设计思路更为合理。

教师在调整作业形式时,要明确设计各种练习的初衷,体现作业设计的作用和价值。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夯实理论基础、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再进行教学深化,引入一些难度更大、思维更活跃的问题。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强化,学生才能有效适应,作业训练的效果也会更理想。

结 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整体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快速进入学习探究的主题中,展开特定问题的思考与训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知识应用能力随着学生知识掌握的不断增多而逐渐提高。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而且需要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构建模式。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解题作业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宝马电子控制基础知识(一)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作业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