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等五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共性与个性途径研索

2019-11-27潘振起

名师在线 2019年33期
关键词:方略建构核心

潘振起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第一中学,河北南和 054400)

引 言

2017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推广教学改革。新一轮教学改革涉及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标准、教材统编、课堂模式、高考方式、教育评价等,其变革的关键是核心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不同?高中学科核心素养该怎样去培养?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探究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研究的背景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如何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问题,而很多国家都将希望寄诸教育。我国是教育大国,近年来国家提出中国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核心素养”这一崭新概念,核心素养的研究成为热点[1]。

目前,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轨迹就是从 “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双基”教育抓得最牢实但课堂效率不高;以“三维目标”教学为特征的素质教育,使课堂形式发生了翻转,但又出现了一些新困惑。如今,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正是课题组的研究任务。

二、研究的收获

(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共性方略

(1)“人本化”设计方略。即教学设计必须面向“人”,针对“人”,服务于“人”,评价量化到“人”。鉴于新的教育目标已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我们的教学也必然迅速调整,一切从“立德树人”出发,最终又必须回归到“立德树人”。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认识到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单纯地教书;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教师的教育对象——“人”,才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系统化”整合方略。在教材内容的使用上,打破章节式、单课式教授习惯,在对学生导学之前,教师要整合教材前后内容、相关知识,改变纯章节式的“封闭型”学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调动既有知识,大胆设想,融会贯通[2]。

(3)“情景化”体悟方略。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之中。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就是让课堂教学手段情景化、教学场地情景化、学习总结情景化。例如,化学科目,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真实的“情景化”体验。“情景化”就是让学生在独特的情景设计中,走进生活、感知形象、理解情境,获取真切体验。

(4)“自主化”建构方略。就是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选取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知识掌握的建构者。在核心素养教学要求下,教师要帮助学生产生“自主式”学习,从实质上看,这种学习是自主自控的。例如,数学、化学,须从学前目标确定,到学习中的方法选择,直至学习之后的自我审视,都是让学生“做主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学习”。

(5)“行动化”求知方略。在教与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行动”起来,眼、口、耳、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 “脑”动起来!核心素养培育的是“会学习”的人,因此必须要让学生的求知变成一个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感知彻悟的“行动”过程。“行动化”课堂,尤其是体育,教师大讲“游泳”不如让其跳进水感受“游泳”,所以“行动化”要求学生需自始至终地达到自发、自主的外在活动与内在活动的高度统一。

(6)“深度化”探究方略。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传统课堂的“浅层化”现象。“浅层化”也有学生的“行动”,但看似活跃,实则被动。在核心素养教学要求下的课堂,如数学、化学,就要彻底摒弃“对不对”“是不是”“要不要”等“浅层次”式的问答,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学科知识内在,鼓励发散性思索、质疑性探究、辩证性分析、批判性定位,达到深度化学习。

(7)“价值化”归向方略。“价值化”就是教育最终的功利化,它体现在教育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受教者的人生意义、社会意义,施教者要在组织施教活动时,将教学目的时刻指向人性的真、善、美,知、情、意,道德、价值、理性,指向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让学生在诗意化学习中,学会理性生活,以便今后自然地融入健康、进步、发展、共赢的和谐世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文化传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文化品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体育品德”,都强调了教育的价值归向。

(8)“完善化”反思方略。从施教效果看,哪一种教育方式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受教者的先天素质有差异,后天的生活环境有不同,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不可能同时同地完全达到。这就需要教师面向核心素养,反复导引,反复帮助学生对已有的认识进行修正和完善,在“学习——矫正——完善——提高”的螺旋式渐进中,培养必备品格。教师在推行反思方略时,要有诚信、耐心和包容心,要学会等待,允许“犯错误”,允许学生修正并提高。

(二)语文等五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略差异性认识

语文学科:抓阅读、写载体,选取文化和价值观视角,通过自主学习,建构学生语文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鉴别能力、批判能力。

数学学科:借助数学知识载体,选取抽象逻辑视角,通过示范、演练、讨论,建构起学生逻辑意识、想象能力、分析运算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英语学科:借助词汇、语法载体,选取文化品格视角,通过建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建立学科思维品质和文化品质。

化学学科:借助宏观学科知识载体,选取实践、情境视角,通过学习、实验、推理、探究,建构起学科微观探析、科学创新、服务社会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学科:借助运动常识、运动行为,选取参与、体验视角,通过体验、磨炼实践,建构起体育品格、健康行为,形成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家国的强烈意识。

三、研究的感受

(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成员普遍意识到相关理论知识欠缺,理论修养不足,阐释问题理由不充分;强调“人本”教育,又有淡化学科知识、轻视学科技能之嫌;“以生为本”的学生活动限度把控不准,课堂容量上不去。

(二)今后设想

在总结近两年研究工作基础之上,继续加强课题内外、校际内外相关话题沟通与交流,重点探究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内外的落实手段,探索新的课堂教授模式、学习模式,让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教育主要任务,推动校本教研纵深开展。

结 语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都面临如何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问题,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我国是教育大国,要想让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如期实现,必须主抓教育,抓人才培养。“核心素养”正是我们的教育为社会、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标准。本课题的研究仍然属于浅层次的,要实现核心素养的科学培养,还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

猜你喜欢

方略建构核心
价值共识、国际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方略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滑块”模型题解题方略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