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中转变治班理念的探索

2019-11-27

名师在线 2019年16期
关键词:理念笔者班级

李 飞

(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一小学,湖南怀化 418000)

引 言

近年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笔者不断探索和研究了新的教育理念。在阅读了最新的相关理论书籍后,笔者也被这些最新的教育理念所影响,并运用这些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在实践中,笔者感受到了最新教育理念的力量,改善了自身职业倦怠的现状,德育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一、注重心理学技术的应用,先“通情”再“达理”

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往往通过直接说教或者训斥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结果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在了学生的对立面,不仅切断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还使学生关闭了心灵之门,使学生不愿意开口与班主任做任何有意义的交流,导致管理效果不佳。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谁触动了孩子的情感之弦,谁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如果教师能够先与学生建立感情联结,教育效果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1]。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先“通情”再“达理”呢?笔者利用心理学上的“共情”技术,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笔者的班上有一个爱拖着不交作业的学生叫昊昊。有一天,语文教师急匆匆来到笔者的办公室告状,说昊昊竟然当着老师的面撕作业本。昊昊拖着不交作业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每每听到任课教师反映他不交作业的情况,笔者就感到非常头疼。该惩罚的也惩罚过了,为什么效果就是不理想呢?长久以来的失败感使笔者产生了职业倦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决定转变管理理念,摒弃奖励与惩罚的管理方法,转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推动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做到了先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结,再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办公室里,只有笔者和昊昊两个人,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老师:昊昊,在语文课上出了什么事?你为什么会撕掉作业本?

(笔者与学生保持直角侧位相对而坐,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以便使学生有亲切感。)

昊昊:语文老师说我写的字太难看!

老师:太难看。(笔者有意重复了他话中的关键字,让他感受到了笔者在倾听。)

昊昊:还说我写错了那么多!我检查了好几次,都没有检查出来。

老师:错得太多,检查了好几次。

昊昊:妈妈也说我写的字难看,他们都说我!

老师:妈妈也批评你,但就是没有人看到你的进步!是不是?

昊昊:是的,我在练字,我最近一直在练字。(开始流泪。)

由此可见,只要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得当,就能触动学生的情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笔者感到惊讶。他擦干了眼泪后说:“老师,我知道不应该撕烂作业本,只是我当时太生气,没有忍住!”“那该怎么办呢?”笔者趁机引导他自主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应该把字写得再清楚一些,把错字改对,最后再交给语文老师。”由此可见,在处理问题之前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是促进问题有效解决的重要途径。中国有一句古话叫“通情达理”,因此在处理问题时,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先实现“通情”,然后再水到渠成实现最终的“达理”。

二、转变角色,注重问题引导,实现问题的“改善”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笔者也产生过严重的职业倦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管理上把自己当作了主体,但是管理效果总与自己的初衷相去甚远,这使笔者感到压力巨大。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笔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倡导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那么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是不是也应该转变角色呢?是不是也应该体现学生作为管理过程的主体地位呢?笔者开始静心反思:有一个学生叫冬冬,凡事都用拳头说话,动不动就把同学打得鼻青脸肿。笔者曾经语重心长地给他讲道理,但他依然我行我素而且现在见了笔者就躲。通过细细分析笔者发现,每次都是笔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都是笔者感到这样做不对。可是,这是笔者的感受,冬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他认为他做得不对,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还会这样做吗?以前惩罚、说教的方式不仅“治标不治本”,有的时候还起了反作用。否则,为什么他打架的次数越来越多,还越来越严重了呢?

有一天,冬冬和同桌又打了起来。这次,笔者改变了以往滔滔不绝讲个不停的教导方法,而是怀着引导“学生主体”的理念来到了冬冬面前,并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来引导冬冬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问题解决的过程变成了他亲身经历的过程,从而使他在体验中建构起了自己的经验世界。笔者启发他说:“出了问题,就把自己的同学打得鼻青脸肿,不仅伤害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还说明自己是一个只会动拳头的人。你觉得用打同学的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对吗?”“你觉得同学之间和睦相处,让你有什么感受?”……

以往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笔者都是高高在上,以“主体”的身份出现。问题是“及时”地解决了,但这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效果根本不是自己所预期的。而秉持“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使用“问题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推动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这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符的。

在一次以“培养良好的早读习惯”的主题班会上,笔者把自己放到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组织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群策群力,通过“头脑风暴”很快便找到了培养良好早读习惯的方法和策略。这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方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获得经验是在与环境和学习伙伴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合作探究是学生的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在体验中实现自我管理,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广泛采用。

结 语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每位班主任都会采用奖励和惩罚的管理方法。然而很多时候,管理效果都是从原点回到了原点,一次次的教育失败使教师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因此,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学习最新的治班理念。本文结合笔者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最新的治班策略:注重心理学技术的应用;先“通情”再“达理”,转变角色;注重问题引导,实现问题的“改善”。旨在推动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成长。

猜你喜欢

理念笔者班级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班级“无课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