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阅读与习作的有效链接

2019-11-27肖淑贞

名师在线 2019年16期
关键词:桂花写作能力习作

肖淑贞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村小学,福建厦门 361024)

引 言

阅读和写作能力作为语文基本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学习与创造性学习,具有根本的支持与驱动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文本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能起到知识教育、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等一举多得的作用。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为例,探究了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教法,以期为阅读与习作创设有效链接。

一、作诗火急——手写我口,注重灵感捕捉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写作基础与阅读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与其他方面的阅历,在学习教材文本、课外文本与其他形式的文学欣赏时,其潜在的写作灵感也会被激发出来,写作欲望呼之欲出,教师只需要灵活与精准地引导即可[1]。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尤其结合“八月桂花香”的金秋时节,把文本的学习、生活的观察、美好的发现与家乡的热爱统一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去捕捉能激发自己写作灵感的句子。如文本中的“摇花乐”场景,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种“快乐”的体验,因此,在写作的实践中,学生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捕捉“快乐”,如桂花的芳香、桂花的用处、桂花的花瓣、桂花的生长习性与桂花对环境的美化价值等。为了确保学生写作的多样性,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快乐瞬间,如制作桂花糕、制作桂花茶、制作桂花标本等,把挖掘到的生活的乐趣与美好转化为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

在这样文本的学习中,小学生能从个人的所见所闻出发,迸发出自己的写作灵感。但在写作实践中,由于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同,教师要注意多样性地保护与激励,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在课堂开展即时的短文写作;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以口述的方式,只要能语句通顺地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即可。出于对小学生信心鼓励和积累的需要,教师应该让每位学生都把自己的这种“习作”固定下来,如及时写在自己的习作本上、课后写在自己的QQ空间或博客中等,让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能看到自己的积累和进步。

二、天籁自鸣——触景生情,注重情感共鸣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会更加丰富与敏感。在阅读语文教材文本或其他文学作品时,其更容易有写作的欲望。在阅读活动中,触动小学生的可能是一段细腻的情感表达、一段深情的对话、一段优美的景观描写等,此时,教师应引导其将情感教育与情感写作结合起来[2]。

例如,《穷人》一课中,在西蒙去世留下两个孤儿后,尽管自己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桑娜却毅然决然地收养了两个孩子,而且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过更艰苦的日子,去“熬”过这艰难的岁月,表现了桑娜善良、乐于助人、勤劳淳朴、有同情心与坚韧不屈等珍贵的品质。为了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全国脱贫攻坚的大局,引导小学生去了解家长、教师与其他人的扶贫经历,甚至是自己家庭的脱贫致富经历,让小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自己的家庭或其他同学、亲戚、朋友的遭遇,去写一段最触动自己情感的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以培养其精准组织和提炼情感的能力。

在情感共鸣的阅读与写作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多样性,避免过于注重“亲情”的现象,引导小学生相对均衡地关注与感悟人与人、人与祖国、人与家庭、人与动物、人与花草树木、人与大自然、小动物之间、小动物与生长环境之间的情感等,让其在对景观的惊叹描写中、在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中、在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中,去培养自己的大爱。因此,在此类写作实践中,教师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记叙文、诗歌、散文与说明文等都可以,从而积极组织小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写作技能。

三、一语天然——有感而发,注重妙手文章

小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变化、学习动态与其他阅历,自由地记录或抒发自己的感受与感悟,并撰写出主题鲜明、思想积极、语句通顺、结构精巧的文章,是其语文知识、文学知识与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的写作能力会成为其自主学习与快速成长的强大驱动力,既为其学习增加了丰富的色彩,也让其“腹有诗书气自华”[3]!

以《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例,教师应让学生从这个充满善意谎言的故事中,通过阅读去探究“谁欺骗谁”“为什么欺骗”“怎样欺骗”的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情感关系与情节发展的逻辑关系,进而去思考其中的“饿”“马”“马草”的寓意。由此引发学生去思考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有哪些“善意谎言”既保护了当事人的自尊又帮助了别人,让学生据此开展令自己最为感动或感恩的故事写作,如贫困家庭学生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各种“善意谎言”中,宁愿亏待与委屈他们自己也要让“我”吃得好、穿得好;离异家庭学生写爸爸妈妈为了保护自己,一直瞒着“离婚”的事实,以让自己获得完整的“爱”等。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把文本与现实结合起来,运用文本知识去探究更多生活中的美好。

根据小学生身心逐渐成熟且稳定的成长趋势,教师要从其未来初中学习与职业理想树立的长远来考虑,运用文本内容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辨的、哲理的、克制的、全面的阅读与写作指导。鉴于课堂时间有限与学生减负的需要,教师要注意组织短文写作与精练写作,如百字写作,只要能准确地讲述一个故事,描写一个心理活动或一个人物肖像即可。但出于保护学生自尊与隐私的需要,教师在点评作品时,对极个别涉及隐私或其他不愿意公开的习作,可以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

结 语

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把解题性的书写与主题性的写作相结合,为小学生创设一切可以写作的机会,既追求答案的准确性,也训练学生精准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选用适当的方式来展示小学生优秀的写作作品,如当堂宣读精彩段落、张贴为班级墙报、为其投稿等,在为其他学生树立写作榜样的同时,激励与不断提升小学生写作的信心。同时教师也不能忽视那些写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必要时,要进行个别指导,使其既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猜你喜欢

桂花写作能力习作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桂花
做桂花糕
桂花蒸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展示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