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艺术

2019-11-27韦洪健

读与写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韦洪健

(贵州省织金县后寨苗族乡中学 贵州 织金 552100)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于教育,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人,我们的历史责任更重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探索,积累了一点经验,供大家商榷。

1.定性语文课,注重工具功能

初中语文教学突出其工具性,的确有一定的理由。在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语文课所占的比重首屈一指,应该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其文学性,也无可厚非。毫无文学成份的语文课,只是语言文字的解剖学,除语言文字工作者对它有兴趣外,恐怕就只好供孔乙已们研究“回字有四种写法”了。但是,我们在津津乐道这些性质之时,千万不能忽略甚至忘记了初中语文的其他同样重要的性质。初中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性的学科。这种特性突出地体现在它的许多课文以及学生的作文之中。中国素有“诗言志”的传统,现代的文学作品更是注重张扬自我,抒发生命的感受;初中的课文所选的多是个中精华。在教学之中,教师若不调动学生的情感介入,只在那里空作语言及写作技巧等等的分析;那么学生单觉索然无味还不算糟糕,更为糟糕的是任你口若悬河,学生还以为你在讲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而学生作文缺乏了真情,单卖弄文笔,写出的只不过是现代的八股文,语文教学设若沦落到如此地步,岂不悲哉? 初中语文还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综合性,不仅指它具有以上的多重性质,更指它的内容上囊括各科。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其课文内容,就会惊叹:一套语文教科书,堪称一部学生版的百科全书。有人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认为既然“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而语文“明显属于分科的学科”,并以此否定具综合性,其实只是一种误解。

2.联系实际生活,继发兴趣,加深巩固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而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每个学生而言他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最重要的。同时,我也清楚地意识到: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听到学生的声音,尤其是不一样的声音。因此,我设计了“辩论赛”这个环节。我的目的是打破传统教学,完全解放学生。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我在上《羚羊木雕》这堂课的时,提出问题:在这场家庭矛盾中,谁是谁非,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但说法不一,此时,我灵机一动,大家对这场家庭矛盾的争议都很大,这样,我们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故事中来,进行一场以“羚羊木雕是否应该要回来”为主题的辩论赛吧!将全班分为正、反两方,正方代表“我”,反方代表父母,进行课堂辩论。双方同学都说得十分投入,真是精彩极了,连我也被大家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你们的见解令我吃惊,使我震奋!正、反两方都说得很有道理,不分胜负!

3.教师要开发孩子们的主体意识

语言的掌握是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基本保障,也使教师在传递知识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传播载体。我们将语文教学视为语言的一门艺术,在语文课堂上语言教学有着十分显著地效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在语文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语文教师要懂得怎样去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孩子们的主体意识,给孩子们多设立一些悬念供其想像和发挥,让孩子学会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加会运用思考和推理去解决纳那些没有掌握的知识,对于孩子们的求知欲以及思维的敏锐度都会有所帮助,进而能帮助孩子们融会贯通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事先设计好各个环节的所有问题,使孩子们带着问题的去看书、听讲,有利于孩子们独立理解能力的锻炼。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之上,要注意深入浅出,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善于采用疑问想开拓性的新型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多多提问多多思考,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深受启发,更加乐于去探索的新的知识渴望掌握更多的新的内容。

4.教师在课堂中要渗入情感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尤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可怕的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语文课上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