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019-11-27洪立平

读与写 2019年14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动手解决问题

洪立平

(浙江省兰溪市青少年宫 浙江 兰溪 321100)

1.重视科技活动内容,提升学生科技能力

1.1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现在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有所下降。他们在家里可以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更可能的说是不会做的,一切都由家长代劳。所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1.2 强调主体意识,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新型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体性学习和过程体验,注重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及校内校外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学习者将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充分利用科技活动这一载体,通过专题讨论、方案设计、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指导学生搜集、处理和提取信息,指导学生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表述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与他人正常的交流与合作。

1.3 关注学生发展,建立创新的评价机制。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教与学的效果的反馈,更是对学生学习努力方向的引导,建立崇尚创新的评价制度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力保证。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使学生获得动手成功感。动手的欲望和激情也来自动手成功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要善于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积极思维提供足够的时空,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鼓励学生以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对待挫折失败,以顽强的毅力在科技活动中去取得成功。每一个设想的实现,每一件作品的成功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欣慰,都应给予鼓励。

2.强强科技活动组织建设,确保科技活动正常化开展

2.1 加强领导,营造科技教育的良好氛围。健全管理网络,为科技活动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在实施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重视学校科技活动管理网络的建构:一是要设立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科技工作例会制;三是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2.2 加大投入,完善科技活动的设施硬件。为了更好地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科技活动,为科技活动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科技活动所需的各项设施设备。

2.3 加强师资,培养高素质的科普教育队伍。科技活动实施的重要途径是学科教学的渗透,为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教学能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鼓励支持科学教师学习、进修、外出考察,邀请科技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组织科技辅导员参加各类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会议、培训等,提高学校全体教师的科学素养。

3.创新科技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

依据制定的科技活动规划,人为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主动地建立与应用的各方面的条件,使之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3.1 趣味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等转化为有趣的、充满儿童情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整体性:由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统一制订实施计划,各年级、各学科、各老师一致行动,在全校统一开展科技实践研究。

3.3 针对性:针对科技活动的目标和研究重点,探索实施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措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4 整合性:拓展时间和空间,整合学科的内容资源,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3.5 实用性:运用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推出可以具体指导科技教育活动实用型的成果。

4.整合资源,有序开展科技活动

4.1 整合学科科技内容,进行学科渗透。科技活动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强,与各学科具有紧密和明显的互补性,能活化学科科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各学科中挖掘具有科技教育活动的内容,充分整合学科教学进行科技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前人的科技成果和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探索这些成果取得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在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情趣,强化参与,引导探究,强调创新。其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的进行。把学习搬到了网络教室和网络平台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学得形象、生动、主动,充分拓展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4.2 开设科技活动课程,进行专项教育。根据学校资源和学生特点,开设了科技活动拓展课程,自编的科技读本和征订部分适合学生的科技制作教材,供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时使用。课程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科技读本教学、趣味科学小实验、科幻画、小制作等拓展课程,学校应将其纳入正常的课堂教学管理体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生终身保持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情感态度的重要基础,依托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动手解决问题
我也来动手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解决问题的设计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