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生活境遇现状研究

2019-11-26梁涛

市场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境遇主观问卷

梁涛

摘要: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境遇问题不仅关系毕业生自身的成长。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繁荣。本研究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从主观精神生活境遇与客观物质生活境遇两方面入手。追踪调查了某地方高校A学院近三年来860余名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境遇现状。深入了解高校毕业生生活境遇现状旨在为改善高校应届毕业生生活境遇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生活境遇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0-0147-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与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高校毕业生的生活境遇问题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非常广泛,包括日常活动表现和相关活动的心理反应。生活境遇一般是指个体的生活境况与生活遭遇的客观状态,因此,生活境遇应该包含主观精神生活境遇和客观物质生活境遇两方面。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的毕业生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党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历来都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的生活境遇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境遇现状。有助于了解当前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现实生存状况,也有助于探讨出改善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生活境遇的方法,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快速发展。

一、调查的内容、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是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境遇情况。包括主观精神生活境遇与客观物质生活境遇的现状。主观精神生活境遇即他人眼中或自我感知的生活境况,具体表现为别人对其生活状况的评价和自身对生活状况感知时的身心状态及精神面貌。主观的精神生活境遇与客观物质生活境遇有关:客观物质生活境遇主要是指个体现实的物质生活境况和遭遇。包括个体日常生活境遇(如衣、食、住、行、业余生活)和社会境遇(如生存环境、收入状况和社会地位)等内容。

为了尽可能客观真实的了解高校毕业生生活境遇情况,研究者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设计了《地方高校毕业生生活境遇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了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时间、收入状况、情感和情绪状态、休闲生活、体育锻炼、日常消费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总计40个条目。

(二)调查对象

四川省某地方高校A学院的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件检索。收集并整理了大量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著作等,为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调查包括专家咨询和建议、访谈以及问卷调查。根据调查需要,设计了《地方高校毕业生生活境遇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经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反馈结果基本真实可靠。其中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不记名,由学生独立填写。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2016年、2017和2018年四川省A学院860余名高校毕业生,调查发放问卷860份(回收问卷781份,问卷有效率为90.8%),利用统计软件SPSS22.0完成统计工作。

二、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境遇现状

(一)客观物质生活境遇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机构的重要力量,以四川省为例,2018年四川省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42.76万人。四川省百余所高校中,地方高校占比超过80%,因此,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境遇问题自然也就备受各方关注。

个体的工作与生活紧密相关,甚至有时候直接决定了个体的生活境遇状况,因此在调查中专门设计了关注高校毕业生工作情况的条目。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由于人才培养结构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应届毕业生逐渐丧失了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本科/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就业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18届全国本科毕业生的月均收人为5135元,而調查的地方高校A学院的毕业生月收入在3170元左右。以就业满意度为例,“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18届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7%,2018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本科:65%。高职高专:67%)、“发展空间不够”(本科:53%,高职高专:53%)。

调查问卷中,A学院的毕业生在反映其工作境遇时,约67%的被调查者反映自己工作内容烦琐、工作时间长、薪酬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工作成就感低,约70.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被社会和用人单位重视,社会存在感不强、社会地位较低。在日常生活境遇方面,大约80%的被调查者认为日常生活境遇面临衣食住行拮据的问题,6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生活相对单调、生活质量相对较低。约有7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当前的生活环境还有待改善。以上的数据说明大多数高校应届毕业生对客观物质境遇不够满意,地方高校毕业生生活境遇的问题客观存在,这也说明关注并改善高校毕业生生活境遇的工作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二)主观精神生活境遇

生活境遇不仅是客观的现实反映。也包括主观精神生活境遇。二者相互影响。个体的主观精神境遇即他人眼中或自我感知的生活境况,具体表现为别人对其生活状况的评价和自身对生活状况感知时的身心状态及精神面貌。主观精神生活境遇具有内隐性的特点,因此容易被人忽视。主观的精神生活境遇是个体身心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观的精神境遇往往与客观物质生活境遇有关。不管是自己对生活境况的感知。还是别人对其生活的评价感知。主观精神生活境遇都是可以被感知的状态。

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过程中,约70.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被社会和用人单位重视。社会认同度低会引发高校毕业生主观境遇的消极感受。通常这种感受都是以高校毕业生感受到压力和困惑的形式出现。在调查对象中,约有72.6%的对象坦言。外界评价和自身的感受最终可能会对自己的整个生活境遇带来影响。必须要提的是,在调查过程中约有92%的受访者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87.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不良生活境遇只是暂时的。以上数据虽然说明个体的客观物质生活境遇与主观精神生活境遇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情况是良好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培养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高校毕业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各方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高校毕业生的生活境遇。

三、启示与建议

无论是古之先贤,还是今之普通民众,都认为大学生群体是保证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境遇不仅反映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程度,也是我们研究关注的主题。如今,世界各国为了持续推动社会深入发展,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与繁荣,都非常重视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才的健康成长,而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生活境遇是高校毕业生成才的重要环境。了解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境遇现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高校应届毕业生自身的健康成长。高校毕业生生活境遇现状探讨,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境遇状况总体是良好的。必须要注意的是。虽然地方高校应届毕业生生活境遇整体情况良好。但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高校毕业生生活境遇问题处理不当,容易激化为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因此,各方不仅要重视关注高校毕业生的生活境遇问题,也要齐心协力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

猜你喜欢

境遇主观问卷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对立与存在
境遇与作为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境遇与作为
境遇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