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11-26张霞荣祖兰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专业

张霞、荣祖兰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410217)

1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与实践脱离

大多数的高职学校更注重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的课时比例较小,还有一些课程教育没有及时更新。如果学生只掌握理论知识,没有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学校在组织学生长时间接受课程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这样学生虽然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工作能力并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这样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技术要求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1]。

1.2 校企合作重于形式化

由于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这也给学生的学习锻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学校在组织学生接受实习训练时,没有和企业统一目标。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并没有肩负起培养学生的这个职责,而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针对企业进行教育,或者采取一些政策上的优惠,鼓励校企合作。

2 关于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校企合作关系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上,并没有全面体现。所以学校应该在企业合作方面进行努力,通过对企业资源的利用创设新的职场课堂,展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理论得到实践与证实,经过不断的努力和锻炼,最终达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对于想要合作的企业进行深度了解,比如可以对当地的知名汽车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规模以及近期想要发展的方向。其次,校区之间通过沟通和协作共同创办方案,并且进行生产实训的学习培养方案落实,构建一个以职场为主要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校企合作间可以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并发挥突出作用的一个过程。教程对接主要是在教育和生产之间,只有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之间的有效对接,才能达到高校学习与企业实训一体化的发展程度[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设立了企业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

2.2 整合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教学资源作为整体的实施保障

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由于企业是出资方,在经济方面付出较大。但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构建学习方案,并根据新的需求添加新的设备,时刻保证资产课堂的完整性。同时,为了能够让培养的学生为企业所用,企业还可以从本公司调动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到课堂进行教学,培养出更加符合本企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另外,校企合作的课堂构建成功后,校企双方还需要协调研究出一条可实施的教学路线,并通过工作经验较强的教师队伍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和培养,提供更为准确和先进的实践教学资源,完善汽车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创意形式。

2.3 全面运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特点

目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汽车专业试点院校采用,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他们已经不仅仅只是学校里的学生,更是企业里的学徒。所以,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核心,他们将是促进校企融合的纽带。现代学徒制目前最客观的问题是对于教师的需求,因为现在的教学模式是要实现校企双方的合作,所以单纯的采用校内教师,已经无法满足对于知识的教学。这就需要能够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师,只有真正实现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了解基础知识又能体验到实践活动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才能够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意义。现代学徒制的执行方案应该与企业的实训条件相一致,帮助高校进行实训条件的更新和改正。

3 高职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内容

3.1 人才培养标准的制订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遵循人才培养方案,这也是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了解当前汽车行业的标准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结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要求,制定出更加详细的人才培养标准。

3.2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调整课程的时候,要考虑到企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了解现代化的学徒制特点。选择“1+0.5+0.5+1”的这种模式(图1),学校在学生入学第1年进行素质教育,进行最基本的公共数据和专业素质传授,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观企业的销售或维修部门,了解企业文化,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组织学生学习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这个过程中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企业的教师共同开展的,选择的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第4 个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就业方向,或者是鼓励学生进入企业面试。在校企共同合作的过程中,采取以师带徒的方法,带领学生接受企业的考核,完成企业的任务。在学生入学的第3年,就可以签订合同,进入企业实习,享受和其他员工一样的福利待遇了。

3.3 完善半工半读的现代学徒制度

(1)校企双方应该根据现代学徒制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规划,保证学生学习生涯的5 个学期中,每个学期都能够有2 周的时间进行生产性的实际操作。

(2)让学生在最后1 个学期,进入企业进行岗位实训,成功确保这种校企合作方法的有效性。

(3)在学徒制度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能够正确地选择自己所适用的专业和企业实习岗位。

(4)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双方的学习理论进行对本专业教材的编制,让学生的理论学习更能贴近企业实训的要求。

3.4 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在班级人数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培养,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在授课的内容上应该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料。总体来说,汽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学生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学习,还能够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和工作考核。学徒制的授课过程中,授课人员要在班级授课的内容上教授学生一些关于企业发展的知识,尽最大能力将所要教学的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贴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现代学徒制度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实行“考教分离”的形式,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而企业管理人才进行考核工作,这样既避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徇私舞弊,也是对于教师教学的一种考核,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把学生的考核结果反馈给学校,为教师提供更多可行的教学建议。

3.5 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汽车专业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需要提高,所以学校首先让学生对工作岗位进行了解,然后让他们通过实训的形式,更加深层掌握岗位工作技能。企业可以为学校的实习生提供一个基础的实习工作,让企业内有丰富经验的服务顾问带领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在这期间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有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而带领他们的专业企业人才可以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帮助他们纠正自身的问题,也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情况中学习经验丰富工作者自身的优势,提升他们的待人处事能力。提高学生的本身素质能力,为高校的就业率带来保证。

4 结束语

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下,取得了更多的有效方法,不过在这个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突出作用的还是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度与校企合作这2 种形式是同生共存的,这也是目前在实际情况下,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培养提升整体专业教育素质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专业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